-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回望崢嶸讀初心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9297590
- 條形碼:9787539297590 ; 978-7-5392-9759-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回望崢嶸讀初心 本書特色
《回望崢嶸讀初心:發生在江西紅土地上的100個經典革命故事》緊捆新時代的主題,服務“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講好江西故事,對于引導全省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和青少年學習黨史,切實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知史愛省,進一步增強“四個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回望崢嶸讀初心 內容簡介
每一位革命烈士承載著一個紅色印記,每一處革命舊址凝固成一座紅色地標,每一個革命足跡升華為一個紅色音符。一張張老照片記載著革命者的崢嶸歲月,一篇篇紅色故事傳承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 精選江西紅土地上感人的革命故事,編纂一本江西經典革命故事集,作為全省“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學習材料。
回望崢嶸讀初心 目錄
理想信念篇
高高打出共產黨的旗子——**面軍旗是這樣誕生的
毛委員干革命的“三不一圖”——三灣村的三灣改編
要革命的跟我走——朱德天心圩整軍
身處低谷依然革命熱情高漲——“油印博士”鄧小平主辦《紅星》報
不要黃金不要高官——賀龍數十次申請入黨
《可愛的中國》手稿是怎樣送到黨組織手中的——方志敏手稿“越獄”記
鐫刻著悲壯故事的半面紅旗——曾山與胡海的“艱苦奮斗”
腳蘸鮮血寫下“革命成功萬歲”——蓮花君子劉仁堪
“死到陰間不反水”——江善忠跳崖殉志
“革命者是不怕死的”——向先鵬怒撕“悔過書”
自敲門牙扮乞丐——項與年智送情報
血染的結婚新照——陳毅安新婚殉黨
粒火能燒萬重山——賀國慶與蓮花縣僅存一支槍
為夫守望一百年——“共和國**軍嫂”陳發姑
“等著我”的望夫石——池煜華的終生守候
“寧愿殺頭,也不能告訴任何人”——賀頁朵的入黨誓詞
重新回到娘懷抱——段子英八年尋黨路
這是革命的營養——井岡山上南瓜香
人民立場篇
誰叫旱龍吐甘水——毛澤東與紅井
貳角錢伍角錢——謝長發珍藏的兩張蘇區票子
共產黨啥事都替我想到了——農婦劉長秀的心里話
一個獨特窗口——謝大娘家的“天窗”
這是誰做的好事——朱德為戰士補草鞋
一條夾褲御風寒——朱德愛民如子暖人心
沒見過這么好的軍隊——陳毅賠水桶
一切為了便民——彭德懷修建紅軍橋
心中的神——周桂蘭一生供奉方志敏
一口米缸——陳嬌枝家的傳家寶
本是一家人——老鄉認親救人
慰勞紅軍去——父老鄉親戰地情
有鹽同咸——彭儒淚飲鹽開水
紅軍真好——賠償躬背嫂的一籮銅板
反水帶槍當紅軍——八角樓上標語背后的故事
娘家“念想”成了公債券——賴三秀變賣首飾支援革命
務實擔當篇
伙夫頭——朱軍長脫險記
挑糧小道——朱德一條扁擔兩頭挑
揭穿假面具——鄧小平糾“左”
鄧小平斷案——他是如何識破敵特“反間計”
立法須務實——張聞天與《勞動法》的修訂
崽賣爺田心不痛——彭德懷拍案罵李德
虎口借宿——陳毅夜宿土豪家
“紅埔”軍校——劉伯承蘇區辦學
甘為“碎布頭”——董必武的黨性觀念
婦娘學犁——蔡暢帶頭破邪俗
病榻受命——張子清身負重傷守井岡
點子部長——歐陽崇庭巧運鹽
鹽娘——奇女子聶槐妝
一封密函——陳寶符穿越硝煙送信
為革命忍辱負重——磨盤山下三姐妹
又一支革命勁旅——蕭勁光民主改造紅五軍團
你喂的鴿子飛了——長征前夕的秘密談判
報紙里的秘密——項英讀報察軍情
奉獻犧牲篇
帶鐐行——劉伯堅慷慨就義
同為革命后代——鄧子恢、林伯渠孩子“調包”記
一棵青松一綹紅繩標忠骨——林瑞笙犧牲自己救戰友
解散工會的字我不簽——陳贊賢寧死不屈
踏著我們的血跡向前進——兩兄弟同赴刑場
用身體鋪就勝利路——馬奕夫飛身堵槍眼
八子參軍——楊榮顯老人的榮光和遺憾
如果我們有人“光榮”了,就照看好這些松樹——參軍前相約種下十七棵“信念樹”
夫妻倒下有兒女,兒女倒下有兄弟——邱會培一家七口為革命壯烈犧牲
面對幼女“哇”的哭聲——李美群馬前托孤
為了戰友們安全突圍——吳月娥抱敵跳深澗
被點“天燈”剜心肝的連長——戰斗到*后一息的邱金輝
“珍重珍重,特此送你行色”——張朝燮與王經燕的生死戀歌
我們一定等著你回來——鐘生貴孜一路長征一路歌
血鹽——老余為護鹽又失一子
殺不盡的是共產黨員——酷刑中的楊士杰與鐵一般的信念
三女勇跳千丈懸崖——為了保護整村的父老鄉親
懷孕八個月的女漢子——被群眾譽為“油籮蜂”
紀律規矩篇
規矩如鐵——毛澤東保護小商人合法利益
到你們家拿了兩碗米十個蛋——毛澤東與一張珍貴的字據
王佐的不解與感動——朱德請官兵吃團結菜
誰來“埋單”——朱德用布匹折作茶水錢
如果有一天我違反紀律——朱德的承諾與信豐肅紀
軍長也要通行證——朱德視察竹篙寨石洞遇阻
《戒酒歌》是這樣寫成——毛澤東、周恩來蘇區狠剎酗酒風
一碗臘肉一匹布——彭德懷與續綿婆婆的“交易”
軍團長怎能不是普通黨員——彭德懷參加黨小組生活會
再苦也不能強迫群眾——“大老劉”拒吃狗肉
南瓜藤上長出銀毫子——“小菜王”的意外發現
調查研究的利器——“何青天”的三件寶
一缽雞湯——黃公略和士兵們的一頓飯
難道沒有一點情面嗎——兩件小事引發的“意見”
埋在瓜田里的二十三枚銅板——蕭克帶頭執行紅軍紀律
清正廉潔篇
蘇區反腐**槍——公審處決謝步陞
兩次派人送錢來——毛主席下鄉也交食宿費
這個錢一定要給——周恩來買雞蛋
如此“小灶”——劉少奇省糧支前
來了一位“真包公”——陳云鐵面整頓兵工廠
我們當干部的應當帶頭——張聞天拒吃消費合作社的客飯
我當的是窮人的主席——手經百萬真金白銀的方志敏的清貧人生
一件破布褂——掌管全縣財務分配大權的“赤色公仆”賴森和
你們還算是一個共產黨員嗎——謝覺哉痛斥貪污犯
國家銀行的一百天革命競賽——毛澤民動員支前
我把一切交給黨——董振堂為革命不留私產
腰纏萬貫的乞丐——劉啟耀寧可討飯不動公款
蘇區干部好樣的——辦米“老彭”餓自家
領了錢怎么像共產黨員呢——蘇區的紅色商人
自帶干糧——蘇區干部的好作風
后記
回望崢嶸讀初心 節選
《回望崢嶸讀初心:發生在江西紅土地上的100個經典革命故事》: 高高打出共產黨的旗子——**面軍旗是這樣誕生的 1927年9月初的一天夜晚,修水縣城的一家商會會館里,燈一夜未熄。在師部參謀處一張寬大的八仙桌上,工農革命軍**師的年輕軍官陳樹華、何長工、楊立三,正連夜為秋收起義設計工農革命軍軍旗。 八七會議曾明確指出秋收起義要和南昌起義一樣,使用國民黨的旗幟以團結國民黨左派。毛澤東回到長沙后,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發現人民群眾對國民黨的看法有了根本改變,認為秋收起義應“高高打出共產黨的旗子”。于是,他以湖南省委的名義寫信給中央,提出不能再打“國民黨左派的旗子”,“國民黨的旗子已成為軍閥的旗子,只有共產黨的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 旗幟就是方向,旗幟立起來了,大家才有希望,才知所趨赴。設計好軍旗,責任重大。三位年輕軍官經過熱烈的討論,*后確定由何長工模仿蘇聯紅軍軍旗的大概樣式進行設計。他設計出了一面由鐮刀、斧頭和五角星圖案組成的紅旗,得到一致贊同。第二天,他們按設計方案制作出了一面軍旗,旗底為紅色,象征革命;旗幟中央縫一個金黃色的大五角星,象征中國共產黨;五角星正中央是鐮刀和斧頭圖案,代表工農;靠旗桿有一條十厘米寬的空白,上寫著“工農革命軍**軍**師”的番號。整面旗幟的含義是:工農革命軍**軍**師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工農武裝。 一面莊重、神圣、鮮艷,凝聚工農革命意義的軍旗就這樣誕生了。 軍旗樣式確定之后,一師師部決定連夜趕制100面軍旗。裁縫出身的班長張令彬購買了布匹,縣總工會委員長徐光華請來了縣里幾乎所有的裁縫以及會針線的婦女。就這樣,在修水縣城的一家祠堂里,一面面紅色的旗幟、一條條紅色的識別帶、一個個紅色的袖套,在飛針走線中制成。 秋收起義前夕,工農革命軍的**面軍旗在師部特務連戰士的護衛下,首先飄揚在師部的上方。就這樣,**面革命的紅旗打起來了。**師**團全體官兵頸系紅領帶,臂佩紅袖章,浩浩蕩蕩地奔向平江,打響了秋收起義的**槍;第二團、第三團在安源、銅鼓也打響了暴動的槍聲。從此,武裝斗爭的熊熊烈火迅速燃遍了湘贛邊界的遼闊土地。 在滾滾紅流中,毛澤東吟就了著名的《西江月·秋收起義》: 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匡廬一帶不停留,要向瀟湘直進。 地主重重壓迫,農民個個同仇。秋收時節暮云愁,霹靂一聲暴動。 毛委員干革命的“三不一圖”——三灣村的三灣改編 1927年9月29日,毛澤東率秋收起義余部來到了三灣村。部隊經過多次戰斗,已不足千人。官多兵少,槍多人少,人心浮動,悲觀情緒蔓延。起義部隊面臨分崩離析的險境。當晚,毛澤東在泰和祥雜貨鋪主持召開了前敵委員會擴大會議,總結秋收起義的經驗教訓,分析部隊的政治思想情況,決定對部隊進行改編。 次日清晨,毛澤東在三灣楓樹坪向部隊宣布了改編的決定:一是在部隊建立各級黨的組織,班排有小組,“支部建在連上”,營團有黨委;二是對部隊進行了組織整頓,將原來的一個師縮編為一個團;三是成立士兵委員會,實行軍隊內部的民主制度。 毛澤東神情堅定地說:“同志們,現在敵人只是在我們后面放冷槍,這有什么了不起?大家都是娘生的,都有兩條胳膊兩條腿。賀龍同志兩把菜刀起家,現在當了軍長。 ……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煙與鏡
- >
姑媽的寶刀
- >
巴金-再思錄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