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橫戈太行:曾美將軍在抗日戰爭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1148566
- 條形碼:9787551148566 ; 978-7-5511-4856-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橫戈太行:曾美將軍在抗日戰爭 內容簡介
曾美將軍戎馬一生,具有濃厚的傳奇色彩。《橫戈太行》描寫了曾美將軍在抗日戰爭時期的戰斗生活。 1941年6月,日寇華北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調集七萬人向晉北抗日根據地發動了空前規模的“大掃蕩”。作為根據地前哨陣地的山(陰)、代(縣)、崞(縣)地區完全淪陷,晉察冀邊區通往延安的交通要道被敵人切斷了。緊急關頭,曾美被任命為河北區隊區隊長,率部殺回山代崞,與敵人展開英勇斗爭,粉碎了敵人的圍剿。隨后挺進同川,襲擊陽明堡,夜打宏道鎮,激戰龍王堂……勝仗一個接著一個,在山代崞地區站穩了腳跟。經過三年苦戰,河北區隊日益壯大,在敵后之敵后打開了局而,重新建立了山代崞抗日游擊根據地。1944年10月,曾美擔任冀晉軍區二分區司令員,帶領二分區全體軍民,向日寇發起了更為猛烈的攻勢……
橫戈太行:曾美將軍在抗日戰爭 目錄
**章 重返山代崞
第二章 打破敵人的“圍剿”
第三章 痛打搶糧隊
第四章 壯士血染西梁溝
第五章 山泉村遭襲
第六章 挺進同川
第七章 智除漢奸郭穩官
第八章 七月劇社
第九章 威震敵膽
第十章 暴風雨來了
第十一章 逼出來的勝仗
第十二章 氣壯山河劉子干
第十三章 棗園慘案
第十四章 復仇之戰
第十五章 利劍斬惡魔
第十六章 便衣偵察員
第十七章 夜襲宏道鎮
第十八章 西頭村祝捷大會
第十九章 活埋鬼子兵
第二十章 政治攻勢顯奇效
第二十一章 制服“笑面鬼”
第二十二章 探頭伏擊戰
第二十三章 護送聶司令員過封鎖線
第二十四章 中解口受挫
第二十五章 逼退敵人,歡笑聲中過春節
第二十六章 消滅伸進根據地的*后一個據點
第二十七章 游擊區搞起了大生產
第二十八章 消滅藤井憲兵隊
第二十九章 分區司令員
第三十章 勝利的曙光
后記
橫戈太行:曾美將軍在抗日戰爭 節選
《橫戈太行》: **章 重返山代崞 一 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日本帝國主義為了發動太平洋戰爭,駐華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叫囂“治安強化運動”,搞所謂“三分軍事,七分政治”的“總力戰”,調兵七萬,向我北岳區發動了空前大規模的“掃蕩”,揚言“不能徹底解決中國問題,也要確保華北”,使華北成為“大東亞戰爭的兵站基地”。 敵人經過一個多月的瘋狂“掃蕩”,我以五臺山為中心的抗日游擊根據地被敵人不斷蠶食、分割,根據地在不斷縮小,人力、物力、財力在不斷減少,而作為根據地前哨陣地的山(陰)、代(縣)、崞(縣)地區,則完全淪陷于敵手,成了敵后之敵后。 山代崞地區是以五臺山為中心的抗日游擊根據地的*前沿,是晉察冀邊區通往延安的交通要道,東傍五臺山,西臨同蒲路,北據內長城,南邊滹沱河環繞,東西兩山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加之這個地區物產富饒,特別是滹沱河沿岸,素有“東是搖錢樹,西有聚寶盆,中有米糧川”之美稱,所以,日寇對這一地區早已垂涎三尺,企圖把這一地區變成他的“確保治安區”和兵站基地。為了保持掠奪和進攻五臺山抗日根據地的軍事優勢,日寇以崞縣縣城為中心駐扎了一個旅團的兵力,沿五臺山由南到北構筑了數道封鎖線,把山區和平原分割成若干小塊,切斷了山代崞地區與晉察冀邊區的聯系,又在這一地區密布據點,妄想以此把這一地區變成所謂的“明朗治安區”。 面對敵人的瘋狂進攻,久經考驗、在戰火中鍛煉出來的晉東北軍民并沒有被嚇倒,而是把仇恨埋在心里,與敵人展開了殊死的斗爭。他們的心里只有一個信念:戰斗、戰斗、勇敢地戰斗,我們用心血澆灌起來的根據地,決不能被敵人一塊一塊地蠶食掉!在這種情況下,晉察冀軍區根據中央的指示,決定采取更加靈活的斗爭方式,實行精兵簡政,整編主力軍、地方軍、民兵三級武裝,重點是加強地方武裝與民兵建設,堅持地區斗爭,粉碎敵人的蠶食政策,與敵人爭奪山代崞地區的控制權。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曾美的二十六團開始了整編。 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曾美和政委韓莊走進了二分區的司令部。二分區機關駐扎在平山縣蛟潭莊,司令部設在一座普通的土坯房院落里。 “傷養好了沒有?”司令員郭天民一見面就關心地問。 “養好了。”曾美簡潔地回答。他很年輕,今年只有二十七歲,可從他十六歲參加紅軍算起,到今年軍齡已經有十一個年頭了,可以說是一名久經沙場的老兵了。殘酷戰爭環境的磨煉,讓他年輕的臉上多了幾分滄桑,看上去更加成熟和干練。他個子不高,略顯消瘦的臉頰白白凈凈,顴骨微微隆起,兩眼閃著明亮的光芒,說話時嘴角常常漾出微微的笑意,給人一種和藹可親的感覺。曾美受傷還是兩個月以前的事兒。那天是8月30日,曾美正帶著二十六團參加反“掃蕩”,他們剛轉移到井陘與盂縣交界的仙人村一帶,兩千余名敵人就向仙人村撲來。曾美果斷地決定向仙人村以北的下口、天桂山突圍。這時,天已蒙蒙亮,曾美叫參謀把地圖攤開,準備查看突圍行動路線,突然遭到伏在莊稼地里的敵人的襲擊,一顆機槍子彈從曾美的左耳根穿了過去,臉、嘴腫脹起來,已不能講話,可他還是堅持著部署部隊突圍行動,命令一營阻擊敵人,大部隊立刻突圍到了下口地區。曾美隨即隱蔽在天桂山一個只有兩三戶人家的村里養傷。到了第五天頭上,敵人開始搜山,情況十分危急。醫生擔心曾美的安全,搞了一副擔架準備抬著他下山。這時,二營營長劉水生趕來說:“山下都是敵人,你們險些把團長送到敵人手里,趕快抬回去。”劉營長的意見是正確的,天桂山地勢非常險要,四面都是懸崖峭壁,只有一條小路可盤桓上山。二營據險當關,敵人始終沒有上來,山上倒比山下安全。此后曾美就留在天桂山養傷,一直到了9月底才傷愈歸隊。 “形勢越來越嚴重,根據地、游擊區都在縮小,大部隊活動相當困難。”寒暄了幾句,郭天民就直奔主題,嚴肅地說,“所以,軍區決定把二十六團編散,經分區研究,由曾美同志帶一個營重返山代崞地區,加強四區隊的力量。曾美同志,你接替馬天祥的職務任區隊長,智生元同志接替李道之的職務任政委。韓莊同志帶一個營去滹沱河南岸地區,加強五區隊。這樣,你們一個在滹沱河北岸,一個在滹沱河南岸,猶如兩把尖刀插進敵人的心臟地區,讓敵后之敵后重新成為我們的天下。你們有什么意見?” 郭天民的話讓曾美心里激蕩起來。他立刻意識到,山代崞地區的形勢比幾個月前更為嚴峻,無論派誰去都一樣,這副擔子可不輕啊!對這一地區,曾美不僅非常熟悉,而且有著深厚的感情。因為,從1937年起,曾美就一直在那一帶工作、生活、戰斗。他清楚,在敵人的血腥統治下,那里不僅環境險惡,而且生活異常艱苦,常常是人不卸裝,槍不離身,鋪著地,蓋著天,睡不上個囫圇覺,吃飯也成問題,糧、油蔬菜奇缺,很少能吃到一頓可口的飯菜,部隊不能按時換裝更是常事兒。曾美剛到山代崞地區的時候,管理員對他說:“晚上咱們吃莜面好不好?”曾美是南方人,誤以為莜面就是油炒面,回答得很干脆:“好!”可到開飯的時候,端上來的哪是什么油炒面,而是一疙瘩、一疙瘩黑乎乎的東西。曾美夾起一塊放進嘴里嘗了嘗,覺得味道還不錯,心想,管它是啥面,填飽肚子再說。可睡到半夜就麻煩了,凡是南方人都喊肚子脹得難受,甚至有的拉開稀了。曾美很納悶,這是咋回事兒,為什么南方人脹肚拉稀,而北方人則無事? ……
橫戈太行:曾美將軍在抗日戰爭 作者簡介
趙韜,1957年生,河北石家莊人。1986年畢業于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后就職于黨委宣傳部門,發表了大量新聞通訊。著有長篇紀實文學《橫戈太行》《鏖戰華北》《太行之殤》,長篇小說《澶淵夢》《房洞》等。
- >
隨園食單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煙與鏡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史學評論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