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01大學生都需要讀點系統科學
02現代科學技術體系中的系統科學
03用系統觀點看系統科學
04科學轉型視野中的系統科學
05系統科學的歷史回顧
06本書導讀
第1講系統的概念
11貝塔朗菲和一般系統論
12整體、系統、非系統
13組分、元素、要素
14系統的整體涌現性
14系統的規模
15局整關系
第2講系統的結構
21什么是結構
22結構的幾種類型
23分系統
24層次
25幾種典型結構的形式化描述
26結構效應與整體涌現性
第3講系統的環境
31什么是環境
32環境效應與系統的整體涌現性
33系統與環境的互動
34系統的邊界
35開放性與封閉性
36系統與生態
第4講系統的功能
41什么是功能
42功能的刻畫
43什么決定功能
44系統的功能結構
45功能模擬方法
第5講系統的屬性
51什么是屬性
52共時性特性與歷時性特性
53定性特性和定量特性
54系統的秩序性
55系統的持存性
56系統的演化性
第6講系統的形態與狀態
61形態:系統科學詞匯表的新成員
62什么是形態
63系統的外部形狀
64系統的內部構形
65系統的整體神態
66系統的狀態
第7講系統的分類
71系統的非系統科學分類
72系統的系統科學分類
73基于數學模型的系統分類
第8講系統的模型
81原型與模型
82系統的框圖模型
83系統的數學模型
84系統的網絡模型
86基于計算機程序的系統模型
第9講系統與信息
91什么是信息
92信息與載體
93信息運作
94信息與系統
95信息與負熵
96信息與涌現
第10講系統工程
101系統工程簡史
102系統工程:組織管理的技術
103時間維中的系統工程
104邏輯維中的系統工程
105知識維中的系統工程
106系統工程的幾項重要技術
第11講運籌理論
111運籌學簡史
112運籌學:指導系統工程的科學理論
113制定規劃的科學理論:規劃論
114排隊與服務的科學理論:排隊論
115尋找目標物的科學理論:搜索論
116運籌=算計+計算
第12講控制理論
121無所不在的控制現象
122控制理論簡史
123控制與信息
124控制與反饋
125控制與系統
126控制系統的描述
第13講博弈論
131從諾伊曼到納什
132博弈與系統
133零和博弈
134非零和博弈
135囚徒困境
136禮尚往來:競爭導致合作
第14講系統動力學
141無法簡化的復雜性
142從佛瑞斯特到圣吉
143基本概念和思路
144系統基模
145學習型組織
146系統思維
第15講模糊系統理論
151扎德與模糊系統理論
152破除精確性崇拜
153模糊性的數學刻畫
154模糊控制
155模糊綜合評判和決策
156思維系統與模糊性
第16講軟系統方法論
161切克蘭德與系統方法的軟化
162對世界系統論運動的整體評價
163硬系統和軟系統
164解釋性系統理論
165軟系統方法的應用流程
166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論
第17講灰色系統理論
171從灰箱到灰色系統
172灰色性的數學刻畫
173灰色預測、灰色決策、灰色控制
第18講系統的他組織
181概念詮釋
182外部環境的他組織
183控制中心的他組織
184人類自覺的他組織
185工程系統:一類典型的他組織
186人工科學
第19講自組織理論
191事物“自己運動”的科學表述
192什么是自組織
193幾種早期的自組織理論
194平衡態自組織理論
195控制論的自組織理論
196自組織與他組織相結合
第20講非線性動態系統理論
201無所不在的非線性
202穩定性與不穩定性
203動態系統的運動體制
204吸引子與目的性
205分岔與多樣性
206永恒的新奇性
第21講耗散結構論
211普利高津和耗散結構論
212典型系統:貝納德流
213開放與耗散是自組織的必要條件
214遠離平衡態是耗散有序之源
215漲落導致有序
216不可逆性與復雜性
第22講協同學
221哈肯與協同學
222典型系統:固態激光器
223協同導致有序
224棄舊圖新——不穩定性原理
225靜為躁君——支配原理
226看不見對手——序參量原理
第23講突變理論
231從居維葉的災變論到托姆的突變論
232典型系統:狗的攻擊與尖頂突變
233突變的主要特征
234托姆原理
235跟微積分并駕齊驅,還是“皇帝的新衣”?
第24講分形理論
241曼德勃羅與分形理論
242典型問題:英國海岸線有多長?
243自然分形與數學分形
244自相似:部分與整體相似
245從整數維到分數維
246奇形怪狀也有意義
第25講混沌理論
251混沌理論群星爭輝
252典型系統:蟲口模型和洛侖茲模型
253道是無序卻有序
254確定性系統的內在隨機性
255蝴蝶效應——對初值的敏感依賴性
266混沌的魅力
第26講超循環論
261典型系統:**個活細胞的創生
262超循環:循環的循環
263超循環:解決因果難題的必要工具
264超循環:克服信息危機的關鍵機制
265超循環:一旦—永存機制的締造者
第27講復雜適應系統理論
271圣塔菲學派的復雜性探索
272復雜適應系統的組分與結構
273復雜適應系統的環境
274復雜適應系統的信息運作
275復雜適應系統的特性
276復雜適應系統的生成
第28講開放復雜巨系統理論
281從系統學到開放復雜巨系統理論
282什么是開放復雜巨系統
283人體:一類典型的開放復雜巨系統
284社會:一種特殊的開放復雜巨系統
285世界:一個需要特別關注的開放復雜巨系統
286方法論:從定性到定量綜合集成法
第29講復雜網絡理論
291無所不在的網絡
292網絡研究的基本概念
293網絡理論的演進:規則網絡隨機網絡復雜網絡
294小世界網絡
295無標度網絡
296網絡結構與系統復雜性
第30講系統科學名家對系統科學的哲學思考
301系統科學需要哲學的指導
302貝塔朗菲:向辯證唯物主義尋找哲學基礎
303維納:給信息時代的唯物論指明生存發展之路
304普利高津:科學研究需要一個更加辯證的自然觀
305哈肯:尊奉辯證法為協同學的哲學基礎
306錢學森:堅持馬克思主義哲學對系統科學的指導
主要參考文獻
致謝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