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來自異國的圣人:孔子在早期美國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78921
- 條形碼:9787100178921 ; 978-7-100-17892-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來自異國的圣人:孔子在早期美國 本書特色
在華人大量涌入美國前,美國人早期的對華了解很大程度上來自于圖書、紙媒等各種印刷品文獻。在這些文獻涉及中國的內容中,對孔子及其思想的介紹占有相當分量。可以說,那個時期美國人*熟悉的中國人非孔子莫屬,孔子的形象某種程度上代表了中國的形象,他的思想觀念對于美國人認知中國起了重要影響。本書通過深入發掘、研究大量的美國早期印刷品文獻(包括流入北美的歐洲印刷品)來考察1849年以前美國人對孔子的認知史及孔子在美國的形象的起源和早期演變。本書梳理了孔子步入美國的初始途徑,對孔子在美傳播的主要推動者群體進行了分析,詳細勾畫了早期美國所理解的孔子及其思想,闡釋了美國人對于孔子憎愛雜陳的態度以及對孔子影響下的傳統中國的認識。本書還著重論述了孔子與美國早期倫理道德、政治原則、發展道路和外交思路等線索的交叉,展示了孔子思想在美國社會生活中的實際意義。本書使用的英文文獻有860種之多,這其中既有歐美各界人士寫作并在早期美國流傳的涉及孔子的介紹性材料,也有大量紙媒材料甚至連今天美國人都很少有人知道的當時的一些地方小報和以手稿信件為代表的未曾公開發表的文獻,涵蓋思想、文化、宗教、社會、政治、外交等多個領域。將這么多年代久遠的文字材料用于研究孔子在早期美國的影響,在國內外學術界尚屬首次。
來自異國的圣人:孔子在早期美國 內容簡介
在華人大量涌入美國前,美國人早期的對華了解很大程度上來自于圖書、紙媒等各種印刷品文獻。在這些文獻涉及中國的內容中,對孔子及其思想的介紹占有相當分量。可以說,那個時期美國人很熟悉的中國人非孔子莫屬,孔子的形象某種程度上代表了中國的形象,他的思想觀念對于美國人認知中國起了重要影響。本書通過深入發掘、研究大量的美國早期印刷品文獻(包括流入北美的歐洲印刷品)來考察1849年以前美國人對孔子的認知史及孔子在美國的形象的起源和早期演變。本書梳理了孔子步入美國的初始途徑,對孔子在美傳播的主要推動者群體進行了分析,詳細勾畫了早期美國所理解的孔子及其思想,闡釋了美國人對于孔子憎愛雜陳的態度以及對孔子影響下的傳統中國的認識。本書還著重論述了孔子與美國早期倫理道德、政治原則、發展道路和外交思路等線索的交叉,展示了孔子思想在美國社會生活中的實際意義。本書使用的英文文獻有860種之多,這其中既有歐美各界人士寫作并在早期美國流傳的涉及孔子的介紹性材料,也有大量紙媒材料甚至連今天美國人都很少有人知道的當時的一些地方小報和以手稿信件為代表的未曾公開發表的文獻,涵蓋思想、文化、宗教、社會、政治、外交等多個領域。將這么多年代久遠的文字材料用于研究孔子在早期美國的影響,在靠前外學術界尚屬搶先發售。
來自異國的圣人:孔子在早期美國 目錄
來自異國的圣人:孔子在早期美國 作者簡介
張濤,四川岳池人,北京大學博士。現為四川外國語大學美國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重慶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專家委員會專家和中華美國學會理事。曾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喬治·華盛頓大學和密蘇里大學等高校和科研機構從事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領域為中美文化關系史、美國華人華僑史、美國種族關系史、美國社會文化等,已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等各類研究課題6項,出版學術專著4部,在國際A&HCI期刊和國內CSSCI來源期刊等權威期刊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多篇被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和《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全文轉載,數次獲得學校和省級學術獎勵。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推拿
- >
我與地壇
- >
煙與鏡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隨園食單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