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經濟,制度與人的發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810882
- 條形碼:9787521810882 ; 978-7-5218-1088-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經濟,制度與人的發展 內容簡介
1978年12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召開,會議作出了改革開放這一“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自1978年再出發的中國,開始創造震撼世界的“中國奇跡”。 然而,“中國道路”的探索、“中國奇跡”的開創是充滿艱辛和挑戰的。20世紀80年代末,蘇聯解體、東歐劇變、柏林墻倒塌,所謂的“華盛頓共識”形成并廣泛傳播……中國的改革開放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新的改革思想和理論“瓶頸”亟待突破!1992年初春,88歲高齡的鄧小平,以其巨大的政治氣魄和寬闊的歷史視野,發表了著名的南方談話。“計劃不等于社會主義”“市場不等于資本主義”的辯證解讀、“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的高超提煉,推動著中國市場化改革再入歷史新境。1992年10月12-18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以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為指導,首次明確指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動員全黨同志和全國各族人民,進一步解放思想,把握有利時機,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 進入21世紀第二個十年,中國改革開放正面臨著“美國一”的貿易霸凌主義和英國脫歐等逆全球化的挑戰。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果斷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戰略決策,一方面向積存多年的頑瘴痼疾、利益格局開刀,另一方面致力于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以300多個重大改革方案,發出了“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的時代之音。
經濟,制度與人的發展 目錄
高質量發展給中國經濟帶來新機遇
A股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的演變
——基于2010年和2016年數據對比分析
兩種經濟動力源:對中國經濟動力優勢的分析
從“關系經濟”向“契約經濟”躍遷的,必要性和路徑研究
——基于新制度經濟學的視角
新中國60年政治經濟學教材體系的演變
交易費用測量的兩個層次及其相互關系研究述評
中篇 制度
構建產權制度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關鍵
——兼論建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產權制度
制度變遷視角下互聯網金融發展問題及對策
轉型期我國市場化進程的多視角分析
尋租理論:產權理論的一個擴展
——兼論新產權理論的構架及其現實意義
新制度經濟學國家理論的構建:核心問題與框架
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是完善土地承包經營的產權制度
論建立我國國家創新體系的制度安排
下篇 人的發展
人工智能、技術進步與勞動力結構優化對策研究
基于人的發展視角的新型城市化探討
有關人的發展經濟學的幾點思考
人的發展指標的構建——基于馬克思主義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理論的分析
對馬克思關于“人的發展”理論的再認識
從加入WTO談中國企業的人力資本投資
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思路與對策
經濟,制度與人的發展 作者簡介
朱巧玲(1962-),女,漢族,經濟學博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政治經濟學學科帶頭人及博士導師組組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湖北省經濟學學會理事,中國人的發展經濟學學會副會長,中國策劃研究院兼職研究員,湖北省委宣講團專家成員。 主要從事政治經濟學、新制度經濟學和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教學和研究。曾多次獲校級、省級教學和科研成果獎。主持和參與完成國家社科基金、省(部)級及其他課題20多項;出版專著4部,主編和參編著作近30部。在《經濟學動態》《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財貿經濟》《農業經濟問題》《宏觀經濟研究》《光明日報》等報刊上發表論文上百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莉莉和章魚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