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非常網管 IPv6網絡部署實戰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5498274
- 條形碼:9787115498274 ; 978-7-115-49827-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非常網管 IPv6網絡部署實戰 本書特色
《非常網管:IPv6網絡部署實戰》作為市面上為數不多的強調IPv6實用性的圖書,借助于EVE-NG網絡模擬工具對IPv6的基本知識以及應用部署進行了詳細介紹。 《非常網管:IPv6網絡部署實戰》共分為8章,其內容涵蓋了IPv6的發展歷程、現狀以及特性,EVE-NG的安裝和部署,IPv6的基礎知識,IPv6地址的配置方法,DNS知識,IPv6路由協議,IPv6安全機制,IPv6網絡過渡技術和協議轉換技術,以及IPv6應用的過渡技術等。本書中涉及的理論知識可服務于書中介紹的IPv6部署實驗(即實驗為主,理論為輔),旨在讓讀者以EVE-NG模擬器為工具,通過動手實驗的方式徹底掌握IPv6的具體應用。 《非常網管:IPv6網絡部署實戰》適合大中型企業、ISP運營商的網絡架構、設計、運維、管理人員閱讀,也適合高校網絡專業的師生閱讀。
非常網管 IPv6網絡部署實戰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凸顯IPv6實用性的技術圖書, 借助于EVE-NG這款網絡模擬工具對IPv6原理以及應用進行了詳細介紹, 確保讀者在掌握IPv6理論知識的同時, 能夠通過書中大量的實驗 (依托于EVE-NG模擬工具) 來徹底掌握IPv6的具體部署和實施。
非常網管 IPv6網絡部署實戰 目錄
1.1 IPv4局限性 2
1.1.1 地址枯竭 2
1.1.2 地址分配不均 3
1.1.3 骨干路由表巨大 3
1.1.4 NAT破壞了端到端通信模型 3
1.1.5 QoS問題和安全性問題 4
1.2 IPv6發展歷程及現狀 5
1.3 IPv6的特性 7
1.4 總結 9
第 2章 EVE-NG 10
2.1 EVE-NG簡介 10
2.1.1 EVE-NG的版本 10
2.1.2 EVE-NG的安裝方式 11
2.1.3 計算機的硬件要求 11
2.1.4 安裝VMware Workstation 11
2.2 EVE-NG部署 12
2.2.1 導入EVE-NG虛擬機 13
2.2.2 VMware Workstation中的網絡類型 16
2.2.3 EVE-NG登錄方式 19
2.3 EVE-NG管理 21
2.3.1 EVE-NG調優 21
2.3.2 性能測試 23
2.3.3 EVE-NG主界面 28
2.3.4 實驗主界面 30
實驗2-1 IPv4路由和交換綜合實驗 39
實驗2-2 防火墻配置 45
實驗2-3 EVE-NG磁盤清理 49
第3章 IPv6基礎 51
3.1 IPv6地址表示方法 51
3.1.1 首選格式 51
3.1.2 壓縮格式 52
實驗3-1 驗證IPv6地址的合法性 52
3.1.3 內嵌IPv4地址的IPv6地址格式 55
實驗3-2 配置內嵌IPv4地址格式的IPv6地址 55
3.1.4 子網前綴和接口ID 57
實驗3-3 設置不同的前綴長度生成不同的路由表 57
實驗3-4 驗證基于EUI-64格式的接口ID 59
3.2 IPv6地址分類 62
3.2.1 單播地址 62
實驗3-5 增加和修改鏈路本地單播地址 63
實驗3-6 數據包捕獲演示 64
3.2.2 任播地址 69
實驗3-7 一個簡單的任播地址實驗 69
3.2.3 組播地址 72
實驗3-8 路由器上常用的IPv6地址 74
實驗3-9 抓包分析組播報文 75
3.2.4 未指定地址和本地環回地址 76
3.3 ICMPv6 76
3.3.1 ICMPv6差錯報文 77
3.3.2 ICMPv6消息報文 78
實驗3-10 常用的IPv6診斷工具 78
3.3.3 PMTU(路徑MTU) 82
實驗3-11 演示PMTU的使用和IPv6分段擴展報頭 83
3.4 NDP 85
3.4.1 NDP簡介 85
3.4.2 NDP常用報文格式 86
3.4.3 默認路由自動發現 89
實驗3-12 網關欺騙防范 90
3.4.4 地址解析過程及鄰居表 96
實驗3-13 查看鄰居表 96
3.4.5 路由重定向 98
3.5 IPv6層次化地址規劃 98
第4章 IPv6地址配置方法 100
4.1 節點及路由器常用的IPv6地址 100
4.1.1 節點常用的IPv6地址 100
4.1.2 路由器常用的IPv6地址 101
4.2 DAD 101
實驗4-1 IPv6地址沖突的解決 102
4.3 手動配置IPv6地址 105
實驗4-2 禁止系統地址自動配置功能 105
4.4 地址自動配置機制及過程 108
4.5 SLAAC 109
實驗4-3 SLAAC實驗配置 112
4.6 有狀態DHCPv6 114
4.6.1 DUID和IAID 116
4.6.2 DHCPv6常見報文類型 118
4.6.3 DHCPv6地址分配流程 118
實驗4-4 路由器做DHCPv6服務器分配 119
實驗4-5 用Windows做DHCPv6服務器 125
4.7 無狀態DHCPv6 133
4.8 DHCPv6-PD 134
實驗4-6 DHCPv6-PD實驗 136
第5章 DNS 142
5.1 DNS基礎 142
5.1.1 域名的層次結構 143
5.1.2 域名空間 143
5.1.3 域名服務器 144
5.1.4 域名解析過程 145
5.1.5 常見資源記錄 147
5.2 IPv6域名服務 148
5.2.1 DNS系統過渡 148
5.2.2 正向IPv6域名解析 149
5.2.3 反向IPv6域名解析 149
5.2.4 IPv6域名軟件 150
5.2.5 IPv6公共DNS 151
5.3 BIND軟件 152
5.3.1 BIND與IPv6 152
實驗5-1 在CentOS 7下安裝配置BIND雙棧解析服務 153
5.3.2 BIND中的IPv6資源記錄 160
5.3.3 BIND的IPv6反向資源
記錄PTR 160
實驗5-2 配置BIND IPv6本地域解析服務 161
5.3.4 ACL與IPv6動態域名 166
實驗5-3 配置BIND IPv6動態域名和智能解析 167
5.3.5 IPv6域名轉發與子域委派 171
5.4 Windows Server DNS域名服務 174
實驗5-4 Windows Server 2016 IPv6 DNS配置 174
實驗5-5 配置DNS轉發 183
實驗5-6 巧用DNS實驗域名封殺 183
實驗5-7 DNS委派 184
5.5 IPv4/IPv6網絡訪問優先配置 188
實驗5-8 調整雙棧計算機IPv4和IPv6的優先 190
第6章 IPv6路由技術 193
6.1 路由基礎 193
6.1.1 路由原理 193
6.1.2 路由協議 194
6.2 直連路由 195
6.3 靜態路由 197
6.3.1 常規靜態路由 197
實驗6-1 配置靜態路由 199
6.3.2 浮動靜態路由 202
實驗6-2 配置浮動靜態路由 202
6.3.3 靜態路由優缺點 208
6.4 默認路由 209
實驗6-3 配置默認路由 209
6.5 動態路由協議 211
6.5.1 靜態路由與動態路由的比較 211
6.5.2 距離矢量和鏈路狀態路由協議 212
6.5.3 常見的動態路由協議 216
6.6 RIPng 217
實驗6-4 配置IPv6 RIPng 218
6.7 OSPFv3 221
實驗6-5 配置OSPFv3 222
6.8 路由選路 225
6.8.1 管理距離 225
6.8.2 路由選路原則 226
第7章 IPv6安全 229
7.1 IPv6安全綜述 229
7.2 IPv6主機安全 231
7.2.1 IPv6主機服務端口查詢 231
7.2.2 關閉IPv6主機的數據包轉發 232
7.2.3 主機ICMPv6安全策略 233
7.2.4 關閉不必要的隧道 234
7.2.5 主機設置防火墻 235
實驗7-1 Windows防火墻策略設置 236
實驗7-2 CentOS 7.3防火墻策略設置 245
7.3 IPv6局域網安全 247
7.3.1 組播問題 247
7.3.2 局域網掃描問題 248
7.3.3 NDP相關攻擊及防護 249
實驗7-3 非法RA報文的檢測及防范 252
7.3.4 IPv6地址欺騙及防范 257
實驗7-4 應用URPF防止IPv6源地址欺騙 258
7.3.5 DHCPv6安全威脅及防范 260
7.4 IPv6網絡互聯安全 262
7.4.1 IPv6路由協議安全 263
實驗7-5 OSPFv3的加密和認證 264
7.4.2 IPv6路由過濾 267
實驗7-6 IPv6路由過濾 269
7.4.3 IPv6訪問控制列表 274
實驗7-7 應用IPv6 ACL限制網絡訪問 276
7.5 網絡設備安全 281
實驗7-8 對路由器的遠程訪問進行安全加固 282
第8章 IPv6網絡過渡技術 286
8.1 IPv6網絡過渡技術簡介 286
8.1.1 IPv6過渡的障礙 286
8.1.2 IPv6發展的各個階段 287
8.1.3 IPv4和IPv6互通問題 287
8.1.4 IPv6過渡技術概述 288
8.2 雙棧技術 289
實驗8-1 配置IPv6雙棧 289
8.3 隧道技術 299
8.3.1 GRE隧道 299
實驗8-2 GRE隧道互連IPv6孤島 299
實驗8-3 GRE隧道互連IPv4孤島 303
實驗8-4 IPv4客戶端使用PPTP VPN隧道訪問IPv6網絡 306
實驗8-5 IPv6客戶端使用L2TP VPN訪問IPv4網絡 319
8.3.2 IPv6 in IPv4手動隧道 322
8.3.3 6to4隧道 323
實驗8-6 6to4隧道配置 325
8.3.4 ISATAP隧道 327
實驗8-7 ISATAP隧道配置 328
8.3.5 Teredo隧道 331
實驗8-8 Teredo隧道配置 332
8.3.6 其他隧道技術 338
8.3.7 隧道技術對比 338
8.4 協議轉換技術 339
8.4.1 NAT-PT轉換技術 339
實驗8-9 靜態NAT-PT配置 340
實驗8-10 動態NAT/NAPT-PT配置 341
實驗8-11 防火墻上的NAPT-PT配置 343
8.4.2 NAT64轉換技術 346
實驗8-12 NAT64配置 346
實驗8-13 DNS64配置 348
8.4.3 其他轉換技術 350
8.5 過渡技術選擇 351
第9章 IPv6應用過渡 352
9.1 遠程登錄服務 352
9.1.1 遠程登錄的主要方式 352
9.1.2 IPv6網絡中的Telnet服務 354
實驗9-1 在CentOS 7系統上配置Telnet雙棧管理登錄 354
9.1.3 IPv6網絡中的SSH服務 358
實驗9-2 在CentOS 7系統上配置SSH雙棧管理登錄 358
9.1.4 IPv6網絡下的遠程桌面服務 362
實驗9-3 在Windows Server 2016上配置雙棧遠程桌面登錄 362
9.2 Web應用服務 368
9.2.1 常用的Web服務器 368
9.2.2 IPv6環境下的Web服務配置 368
實驗9-4 在CentOS 7下配置Apache IPv6/IPv4雙棧虛擬主機 369
實驗9-5 在CentOS 7下配置Tomcat IPv6/IPv4雙棧虛擬主機 374
實驗9-6 在CentOS 7下配置Nginx IPv6/IPv4雙棧虛擬主機 378
實驗9-7 在Windows Server 2016下配置IPv6/IPv4雙棧虛擬主機 381
9.3 FTP應用服務 384
實驗9-8 在CentOS 7下安裝配置vsftpd FTP雙棧服務 385
實驗9-9 在Windows Server 2016下配置IPv6 FTP雙棧服務 390
9.4 數據庫應用服務 394
實驗9-10 在CentOS 7下安裝配置MySQL數據庫雙棧服務 395
9.5 反向代理技術 399
實驗9-11 基于Nginx的IPv6反向代理 400
9.6 網絡管理系統 406
實驗9-12 開源網管軟件NetXMS的部署應用 407
非常網管 IPv6網絡部署實戰 作者簡介
崔北亮,高級工程師,南京工業大學信息中心副主任,持有CCIE、VMware VCP等多項行業認證,從事網絡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20多年,具有豐富的授課經驗和網絡管理、運維經驗,還是多本IT暢銷圖書的作者。 羅國富,副研究員,南京農業大學圖書與信息中心校園網主管,長期從事校園網建設管理和信息化項目建設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網絡管理、信息安全、系統維護和應用開發等。 饒德勝,現任職于河海大學網絡與信息管理中心網絡部,負責校園網及數據中心網絡的規劃、設計與實施,主要研究方向為網絡技術架構、網絡安全、VPN等。
- >
我與地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姑媽的寶刀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自卑與超越
- >
煙與鏡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