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云計算解決方案架構設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542698
- 條形碼:9787302542698 ; 978-7-302-54269-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云計算解決方案架構設計 本書特色
● 管理數字化轉型和云遷移過程中的變化 ● 設計和構建支持特定業務用例的架構 ● 設計、修改和聚合基礎的云架構 ● 熟悉云應用程序的安全性和云計算的安全威脅 ● 設計和架構小型、中型和大型云計算解決方案
云計算解決方案架構設計 內容簡介
采用云計算是數字化轉型的核心組成部分。擴展IT環境,使之具有彈性并能降低成本正是企業所要實現的。《云計算解決方案架構設計》根據業務和技術服務需求,提出并講解許多關鍵的云計算解決方案設計的考慮事項和技術決策,這些都是部署模型所必需的。
《云計算解決方案架構設計》首先介紹云計算的基礎知識及架構概念,然后介紹云服務模式(IaaS、PaaS和SaaS)、部署模型(公有云、私有云、社區云和混合云)和實施辦法(企業、MSP和CSP),以解釋和描述企業在云遷移期間的主要考慮事項和面臨的挑戰。接下來,本書將深入探討如何在云環境中利用DevOps、云原生和無服務器架構,內容包括擴展云環境的行業更好實踐。*后,本書深入討論如何管理必要的云技術服務組件,如數據存儲、安全控制和災難恢復。
讀完本書后,無論選擇哪個云服務供應商,都將非常熟悉采用云服務所需的所有設計考慮因素和運維方面的交易。
云計算解決方案架構設計 目錄
第1章 什么是云計算 1
1.1 云計算的歷史 2
1.2 云計算的定義 4
1.3 云計算的基本特征 5
1.4 云計算的運維模式 7
1.5 云服務模式 8
1.5.1 IaaS 8
1.5.2 SaaS 10
1.5.3 PaaS 11
1.5.4 其他云服務模式 13
1.6 云洗白 18
1.7 云計算的分類 18
1.8 本章小結 20
第2章 治理和變更管理 21
2.1 IT治理 22
2.2 實現戰略 23
2.3 變更管理 24
2.4 IT服務管理 26
2.5 構建云計算解決方案目錄 30
2.6 本章小結 32
第3章 設計的考慮因素 33
3.1 設計基礎—思考流程 33
3.2 設計基礎—云計算不是一項技術,而是一種經濟上的創新 34
3.3 設計基礎—計劃 36
3.4 了解商業戰略和目標 40
3.5 本章小結 44
第4章 業務驅動因素、衡量指標和用例 45
4.1 投資回報率 45
4.2 投資回報率指標 50
4.3 關鍵性能指標 51
4.3.1 業務目標KPI 52
4.3.2 經濟目標指標 52
4.4 一般用例 53
4.5 本章小結 53
第5章 構建行政決策 55
5.1 顛倒流程,尋獲洞察 57
5.2 實時協作 57
5.3 表達挑戰而不是需求 57
5.4 自動化和使能化 57
5.5 停止討論技術——戰略 58
5.6 經濟,不是定價——經濟因素 58
5.7 解決方案,而不是服務器——技術 59
5.8 成本較低可能對業務不利——風險 59
5.9 采用是可選的 60
5.10 面向高管的技術 61
5.10.1 面向高管的云服務模式 61
5.10.2 高管的部署模型 62
5.10.3 高管的實施模型和IT治理 62
5.11 本章小結 63
第6章 遷移的架構 65
6.1 用戶特征 65
6.2 應用程序設計 69
6.3 應用程序遷移 70
6.4 應用程序的工作負載 70
6.4.1 靜態的工作負載 71
6.4.2 千載難逢的工作負載 71
6.4.3 不可預測和隨機的工作負載 71
6.5 應用程序類別 72
6.6 應用程序依賴關系 74
6.7 API的使用 74
6.7.1 SOAP 75
6.7.2 REST 75
6.8 對技術架構的要求 76
6.9 法律/法規/安全性要求 76
6.10 業務連續性和災難恢復——BCDR 76
6.11 經濟因素 77
6.12 組織評估 77
6.13 本章小結 78
第7章 基礎的云架構 81
7.1 基礎的架構類型 82
7.1.1 單服務器 82
7.1.2 單站點 82
7.2 OSI模型和層描述 84
7.2.1 邏輯和物理設計 86
7.2.2 自動伸縮架構 86
7.3 復雜的架構類型 86
7.3.1 多數據中心的架構 86
7.3.2 全局服務器負載均衡 87
7.3.3 數據庫彈性 87
7.3.4 緩存和數據庫 88
7.3.5 基于警報和隊列的可伸縮設置 88
7.3.6 混合云站點架構 90
7.3.7 可伸縮的多云架構 90
7.3.8 故障轉移多云架構 90
7.3.9 云和專用主機架構 91
7.4 為混合云設計架構 92
7.4.1 混合用戶接口 92
7.4.2 混合處理 92
7.4.3 混合數據 92
7.4.4 混合備份 93
7.4.5 混合后端 93
7.4.6 混合應用程序功能 93
7.4.7 混合多媒體Web應用程序 93
7.4.8 混合開發環境 94
7.5 本章小結 95
第8章 解決方案的參考架構 97
8.1 應用程序的安全性 97
8.2 Web應用程序托管 99
8.3 公共網絡 100
8.3.1 云供應商網絡組件 100
8.3.2 企業網絡組件 100
8.3.3 安全組件 100
8.4 API管理 101
8.5 電子商務 101
8.5.1 公共網絡組件 102
8.5.2 云供應商組件 102
8.5.3 企業網絡組件 104
8.6 移動化 105
8.6.1 移動架構組件 106
8.6.2 移動設備組件 106
8.6.3 公共網絡組件 107
8.6.4 云供應商組件 107
8.6.5 企業網絡組件 108
8.7 企業社會協作 109
8.8 大數據分析 113
8.8.1 公共網絡組件 114
8.8.2 云供應商組件 115
8.8.3 企業網絡組件 116
8.8.4 安全組件 117
8.9 區塊鏈 118
8.10 物聯網架構 120
8.11 混合集成架構 124
8.11.1 公共網絡組件 125
8.11.2 云供應商網絡組件 125
8.11.3 企業網絡組件 126
8.12 本章小結 127
第9章 云環境的關鍵原則和虛擬化 129
9.1 彈性基礎設施 129
9.2 彈性平臺 130
9.3 基于節點的可用性 131
9.4 基于環境的可用性 131
9.5 技術服務消費模型 132
9.6 設計平衡 132
9.7 虛擬化 133
9.7.1 計算虛擬化 133
9.7.2 網絡虛擬化 134
9.7.3 數據虛擬化 135
9.7.4 應用程序虛擬化 137
9.8 本章小結 137
第10章 云客戶端和關鍵的云服務 139
10.1 云計算客戶端 139
10.2 IaaS 141
10.2.1 計算服務 141
10.2.2 存儲服務 141
10.2.3 通信服務 144
10.2.4 計量/監控 146
10.2.5 審計服務 147
10.3 PaaS 149
10.4 數據庫 149
10.5 集成開發環境 151
10.6 SaaS 151
10.7 本章小結 152
第11章 運維要求 153
11.1 應用程序編程接口 154
11.1.1 API級別和類別 155
11.1.2 用于云存儲的通用API 155
11.1.3 通用云中間件API 155
11.2 公共基礎設施文件格式——VM 155
11.3 數據和應用程序聯合 156
11.4 部署 156
11.5 聯合身份 156
11.6 身份管理 156
11.7 可移植性和互操作性 156
11.8 生命周期管理 157
11.9 位置識別 157
11.10 計量和監控 158
11.11 開放式客戶端 158
11.12 可用性 158
11.13 隱私 158
11.14 彈性 158
11.15 可審計性 159
11.16 性能 159
11.17 管理和治理 159
11.18 跨云的事務和并發性 159
11.19 SLA和基準 159
11.20 供應商退出 160
11.21 安全性 160
11.22 安全控制 160
11.23 分布式計算參考模型 162
11.24 本章小結 162
第12章 CSP的性能 163
12.1 CSP性能指標 163
12.2 CSP基準 164
12.3 本章小結 169
第13章 云應用程序開發 171
13.1 核心應用程序的特征 172
13.1.1 松散耦合 172
13.1.2 面向服務 172
13.2 云應用程序組件 173
13.2.1 服務器端 174
13.2.2 客戶端 175
13.3 DevOps 175
13.4 微服務和無服務器架構 176
13.5 應用程序遷移計劃 176
13.6 本章小結 177
第14章 數據的安全性 179
14.1 數據安全生命周期 180
14.2 數據分類 182
14.3 數據隱私 182
14.4 個人識別信息——PII 183
14.5 本章小結 184
第15章 應用程序的安全性 185
15.1 應用程序安全性的管理流程 185
15.2 應用程序安全性的風險 188
15.3 云計算的威脅 188
15.4 本章小結 188
第16章 風險管理和業務連續性 189
16.1 框架的風險 189
16.2 風險評估 190
16.3 監控風險 192
16.4 業務連續性和災難恢復 192
16.5 本章小結 193
第17章 動手實驗1——單服務器的基本云設計 195
17.1 動手實驗和練習 195
17.1.1 復雜性 196
17.1.2 消除噪聲 196
17.1.3 Burstorm實驗1——背景(NeBu Systems) 197
17.1.4 Burstorm實驗1——開始 198
17.2 本章小結 208
第18章 動手實驗2——高級云設計的洞察 209
18.1 數據驅動的設計 209
18.2 并非所有數據都有用 210
18.3 Burstorm實驗2——高級洞察(NeBu Systems) 211
18.4 Burstorm實驗2——訪問附加的詳細信息 211
18.5 Burstorm實驗2——選擇直接比較 212
18.5.1 按價格進行比較 213
18.5.2 按性能進行比較 215
18.5.3 按性價比進行比較 216
18.6 本章小結 218
第19章 動手實驗3——優化當前狀態(12個月后) 219
19.1 使當前狀態數據可視化 219
19.1.1 可視化數據 220
19.1.2 更新NeBu Systems的遷移進度 221
19.1.3 當前賬單文件 222
19.2 本章小結 238
第20章 云架構的經驗教訓 239
云計算解決方案架構設計 作者簡介
Kevin L. Jackson是全球知名的云計算專家、技術思想領袖、GovCloud Network公司的首席執行官(CEO)/創始人。Jackson的商業經歷包括擔任摩根大通(J. P. Morgan Chase)副總裁和IBM全球銷售總監。他已將任務應用程序部署到美國智能社區云計算環境(IC ITE),并撰寫和出版了多本云計算書籍。他還是注冊信息系統安全專家(CISSP)和注冊云安全專家(CCSP)。
感謝我的合著者Scott Goessling,他豐富的知識和洞察力極大地提高了我的專業技術和個人能力。我要向我的孩子Lauren、Lance和Karl表達我的愛意和真誠的贊美,能陪伴他們走過人生旅途,每天都讓我充滿自豪。最后,我的妻子Lisa給了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你是我的一切!
Scott Goessling是Burstorm的首席運營官兼首席技術官,他幫助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自動化的云解決方案設計平臺。他曾在菲律賓、日本、印度、墨西哥、法國、美國生活和工作。Scott還作為許多技術方面的專家參與了幾家成功的初創企業,其中包括一家網絡硬件創新公司,該公司最后以80多億美元的價格被收購。
Scott的觀點結合了許多現實世界中的經驗。他對營養療法、家庭裝修、改裝汽車、烹飪、攝影、雕塑等多個領域有濃厚的興趣,最重要的是,他還對養育子女備感興趣。 Kevin L. Jackson是全球知名的云計算專家、技術思想領袖、GovCloud Network公司的首席執行官(CEO)/創始人。Jackson的商業經歷包括擔任摩根大通(J. P. Morgan Chase)副總裁和IBM全球銷售總監。他已將任務應用程序部署到美國智能社區云計算環境(IC ITE),并撰寫和出版了多本云計算書籍。他還是注冊信息系統安全專家(CISSP)和注冊云安全專家(CCSP)。
感謝我的合著者Scott Goessling,他豐富的知識和洞察力極大地提高了我的專業技術和個人能力。我要向我的孩子Lauren、Lance和Karl表達我的愛意和真誠的贊美,能陪伴他們走過人生旅途,每天都讓我充滿自豪。最后,我的妻子Lisa給了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你是我的一切!
Scott Goessling是Burstorm的首席運營官兼首席技術官,他幫助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自動化的云解決方案設計平臺。他曾在菲律賓、日本、印度、墨西哥、法國、美國生活和工作。Scott還作為許多技術方面的專家參與了幾家成功的初創企業,其中包括一家網絡硬件創新公司,該公司最后以80多億美元的價格被收購。
Scott的觀點結合了許多現實世界中的經驗。他對營養療法、家庭裝修、改裝汽車、烹飪、攝影、雕塑等多個領域有濃厚的興趣,最重要的是,他還對養育子女備感興趣。
感謝我的合著者Kevin Jackson,他的知識、經驗和耐心不斷提高我的專業技術和個人水平。如果沒有我的勞拉Laura和年幼的兒子Grayson無盡的愛、理解和支持,那么這一切都不會成為可能。感謝你們無條件的愛。
- >
巴金-再思錄
- >
姑媽的寶刀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煙與鏡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