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婚姻”的認知模式:基于漢語和英語語料的隱喻分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453770
- 條形碼:9787519453770 ; 978-7-5194-5377-0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婚姻”的認知模式:基于漢語和英語語料的隱喻分析 本書特色
“婚姻”是一個永恒的話題,為人文、社會科學諸多領域共同關心。以往大多數學者從文學、法學、人類學、心理學等角度探討婚姻。在語言學領域中,語義學家、詞典學家始終想給“婚姻”這一概念擬定一條清晰的定義,然而,從未有過一條定義能盡表其義,讓所有的人都感到滿意。認知科學的發展給了人們一個認識“婚姻”的新視角。認知科學家們提出了諸多理論,對人類大腦的思維機制作出了種種猜想,其中不少已獲得實證數據的支持。在人文、社會科學的“認知轉向”下,隱喻理論有了重大突破。本研究就是基于概念隱喻理論和它*的一些發展,探討人們對于婚姻的認知模式。本文的研究問題主要有兩個:(1)漢語和英語分別依靠哪些概念隱喻來建構“婚姻”這一概念?(2)在漢語和英語就“婚姻”所建構的概念隱喻中,是否蘊含著某種統一、基本的認知模式?對于研究問題一,本文利用訪談、情感信箱、影視和文學作品匯集婚姻語料,運用Pragglejaz小組提出的MIP (Metaphor Identification Process) 對隱喻表達進行判定,進而確定婚姻概念隱喻的來源域;對于研究問題二,本文利用Grady的基本隱喻理論和K?vecses的隱喻認知文化視角分析所得的概念隱喻,并從中提煉出婚姻的認知模式。
“婚姻”的認知模式:基于漢語和英語語料的隱喻分析 內容簡介
本書就基于概念隱喻理論和*新的一些發展,探討人們對于婚姻的認知模式。本書結合漢語和英語分別依靠哪些概念隱喻來建構“婚姻”這一概念,在漢語和英語就“婚姻”所建構的概念隱喻中,是否蘊含著某種統一、基本的認知模式這兩個問題,利用訪談、情感信箱、影視和文學作品匯集婚姻語料,運用Pragglejaz小組提出的MIP (Metaphor Identification Process) 對隱喻表達進行判定,進而確定婚姻概念隱喻的來源域;利用Grady的基本隱喻理論和K·vecses的隱喻認知文化視角分析所得的概念隱喻,并從中提煉出婚姻的認知模式。
“婚姻”的認知模式:基于漢語和英語語料的隱喻分析 目錄
“婚姻”的認知模式:基于漢語和英語語料的隱喻分析 作者簡介
杜垚,女,1985年生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2009年獲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文學學士學位;2011年獲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外國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碩士學位;2015年獲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語言研究所外國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博士學位;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語言學系作訪問學生。2015年7月至今,在中國科學院大學外語系任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認知語言學和學術英語寫作。在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和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等期刊發表論文5篇,主持科研項目3項。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虎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