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中國自然保護區生態狀況調查:自然中國志:黑龍江勝山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1002770
- 條形碼:9787571002770 ; 978-7-5710-0277-0
- 裝幀:105g啞粉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自然保護區生態狀況調查:自然中國志:黑龍江勝山 本書特色
1. “自然中國志”系列暨中國自然保護區生態狀況調查,為國家出版基金項目,是《中國國家地理》自然觀察書系的升級版,在繼承該系列精華內容和設計的同時,增加了對愛好者和觀察者更友好的保護地特點提亮、典型物種秒懂、典型共生和群落現象詳解、保護工作及相關規定等內容,好看、實用,值得珍藏。“自然中國志”系列帶你親近自然。 2. “自然中國志”編纂指導委員會,由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度擔任主任,成員包括在自然科學領域做出重大貢獻的孫鴻烈、劉昌明、李文華、陸大道、劉光鼎、秦大河等知名專家學者。 3. 《自然中國志·勝山》為《中國國家地理》團隊精心打造的“自然中國志”系列開篇之作,以期重新定義中國的生態之美。 4. 影像生物調查所(IBE)通過實地調查、拍攝,與黑龍江勝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聯合推出本書。 5. 簡潔的文字與彩色的圖片,將幫助讀者收獲一份來自大自然的珍貴禮物。 依據此次綜合調查結果編撰出版的《自然中國志·勝山》,是勝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以影像手段來保護自然的重要嘗試,旨在通過鏡頭和文字集中展現勝山優美的自然環境和富集的生物多樣性。這里的每一張照片、每一段文字,不僅真實,還展示了自然之美;不僅“識草木鳥獸之名”,還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不僅展示愛輝區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自然保護區建設的成果,還展示黑龍江人踐行美麗中國的決心。 黑龍江勝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郭建華
中國自然保護區生態狀況調查:自然中國志:黑龍江勝山 內容簡介
“自然中國志”系列暨中國自然保護區生態狀況調查,為國家出版基金項目,是《中國國家地理》自然觀察書系的升級版,在繼承該系列精華內容和設計的同時,增加了對愛好者和觀察者更友好的保護地特點提亮、典型物種秒懂、典型共生和群落現象詳解、保護工作及相關規定等內容,好看、實用,值得珍藏。“自然中國志”系列帶你親近自然。 《自然中國志·勝山》為“自然中國志”系列開篇之作。黑龍江勝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黑河市愛輝區,是黑龍江省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大、小興安嶺拱衛的明珠。這里物種繁多,在60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生活著2053種形形色色的野生動植物,更是環北極代表物種——駝鹿分布的南部界限,第三紀森林——天然紅松林分布的北部界限。本書從秘境、多樣、共生及抵達四個方面系統梳理了勝山的自然生態面貌,生物多樣性狀況,物種與物種、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共生關系,以及自然觀察視角下的勝山看點與精華;以精美的影像深度呈現勝山多樣的生境、獨特而豐富的生命以及隨著季節流轉而變換的勝山自然生態之美。
中國自然保護區生態狀況調查:自然中國志:黑龍江勝山 目錄
中國自然保護區生態狀況調查:自然中國志:黑龍江勝山 作者簡介
影像生物調查所(IBE)是一家專業的自然影像機構,致力于創立“IBE 中國自然影像志”,專注于呈現中國自然之美。以“記錄自然之美,傳遞生命感動”為宗旨,期望解決中國自然影像缺失,公眾對中國自然了解匱乏的問題。 黑龍江勝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小興安嶺最北端。2007 年4 月由國務院批準建立,總面積600平方千米,屬森林生態系統類型。這里林海莽莽,物種多樣,是環北極代表物種——駝鹿分布的南界,第三紀森林——天然紅松林分布的北界。
- >
推拿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朝聞道
- >
史學評論
- >
隨園食單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姑媽的寶刀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