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是汝師齋遺詩:附三種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822628
- 條形碼:9787559822628 ; 978-7-5598-2262-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是汝師齋遺詩:附三種 內容簡介
《是汝師齋遺詩》又名《是汝師齋詩》,是朱次琦現存早的詩集,全集收錄朱次琦三十歲之前的作品,共計136首,內容可為四類,分別表達了作者三十歲之前的親友交情、游覽雜記、風物賞閱、品評學政等經歷,其中以作者抒發的對故人友情懷念的篇幅居多。通過《是汝師齋遺詩(附三種)/西樵歷史文化文獻叢書》,讀者不僅能一睹九江先生年輕時之文采,了解其年輕時之閱歷,更能感受晚清中國嶺南社會的文風之盛。
是汝師齋遺詩:附三種 目錄
原刊本封面
原刊本書名頁
陳璞序
正文
附傳
《朱次琦先生事實考》評介
原鈔本封面
正文
《朱九江先生傳》評介
原刊本封面
正文
《朱九江先生講學記》評介
原刊本書名頁
原刊本牌記
正文
是汝師齋遺詩:附三種 作者簡介
朱次琦(1807-1882),字稚圭,號子襄,廣東南海(今佛山市南海區)人。于嘉慶十二年(1807)八月二十二日出生于九江太平村,因其后來在九江禮山草堂講學而出名,故人稱九江先生。年五歲時,入私塾讀書,六歲開始能與人對聯,七歲開始學寫詩,十三歲時在鄉間即有“神童”之譽。道光四年(1824),時歲十八,人廣州羊城書院學習,朱次琦在讀書之余,則練習書法,書藝大進。凡是書籍,涉獵百家,無所不讀。道光十二年(1832),入越華書院學習,道光二十七年(1847)丁午科進士。道光二十九年(1849)正月,赴山西候補知縣,曾處理邊疆土地糾紛,咸豐二年(1852)出任山西襄陵縣知縣,后因病于咸豐六年(1856)辭官南歸辭官歸鄉后,在南?h學官尊經合教書講學。咸豐八年(1858),又回到南海九江的家族宗祠講學,在九江禮山(今之忠良崗)設立草堂講學,一生從事講學活動,很多人慕名而來。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自卑與超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與地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