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聯結碎片:解讀艾柯的迷宮文本理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50655
- 條形碼:9787520350655 ; 978-7-5203-5065-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聯結碎片:解讀艾柯的迷宮文本理論 內容簡介
《聯結碎片:解讀艾柯的迷宮文本理論》在對艾柯著述進行廣泛閱讀和深入理解的基礎上,發現他對迷宮文本的思考貫穿了他整個學術和創作生涯,思想碎片散落和淹沒在其理論書籍、隨筆和小說的各個角落;他在代表作《玫瑰的名字》中將理論付諸實踐,把理論說不清的還加以補敘。由是《聯結碎片:解讀艾柯的迷宮文本理論》提出一個命題——艾柯其實已經斷斷續續、零零散散地論述過迷宮文本理論,只是以碎片形式罷了,需要聯結。 《聯結碎片:解讀艾柯的迷宮文本理論》嘗試對相關理論碎片進行發掘、爬梳和聯結,勾勒出其迷宮文本理論的基本輪廓。
聯結碎片:解讀艾柯的迷宮文本理論 目錄
緒論
**節 艾柯的學術和創作行旅
第二節 國內外艾柯研究現狀
第三節 命題的選擇、研究框架和意義
**章 問道中世紀:艾柯迷宮文本之形上理論
**節 中世紀對異質文化和引文庫的利用給文學的啟示
第二節 中世紀思維方式和文化活動形式的現代延伸
第二章 攜手讀者:艾柯迷宮文本之讀者再現理論
**節 讀者再現現代藝術作品的語義迷宮結構
第二節 動態的意指/交流取代機械的組合/分節
第三節 讀者、文本和作者之文本符號學
第四節 符號鏈和百科全書語義迷宮
第三章 重釋清單:艾柯迷宮文本之無限開叉理論
**節 作為迷宮結構之類比的百科全書目錄
第二節 清單與無限組合
第四章 升級迷宮:艾柯迷宮文本之組合理論
**節 迷宮譜系作家的詩性哲學之維
第二節 博爾赫斯對組合迷宮的形上之思
第三節 卡爾維諾的組合敘事實驗
第四節 艾柯無縫拼接的迷宮文本
第五章 改造副文本:艾柯迷宮文本之交叉輪轉理論
**節 處于邊緣的副文本:作為門軸的形式框架
第二節 也在邊緣,也在中心:副文本越界
第三節 評注性副文本:引文庫的融通形式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聯結碎片:解讀艾柯的迷宮文本理論 節選
《聯結碎片:解讀艾柯的迷宮文本理論》: 卡爾維諾認為,像博爾赫斯、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卡、貝克特、加繆和熱奈特這樣的文學哲學家才能面對日益復雜的社會和文學現象,文學作品不僅要精確地呈現世界和人,而且還要為闡釋世界和人提供哲學視野。這樣,文學就相當于一部認知機器,進行不斷的符號化過程。卡爾維諾在烏力波實驗文學、混沌理論啟示下,根據博爾赫斯迷宮構想,從現實主義出發,利用科學對敘述形式進行改革,提出了動態的組合迷宮思想,并在長篇小說創作中將迷宮小說推上一個新臺階。卡爾維諾三部小說《看不見的城市》《命運交叉的城堡》和《寒冬夜行人》有著博爾赫斯式的敘事結構:時間增生和分岔。《看不見的城市》以城市圖像或博爾赫斯棋盤符號為出發點,對城市無限復雜的細節進行無限描述。在帝國疆土問題討論上展示忽必烈汗和馬可·波羅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樹形迷宮思維和根莖迷宮思維。忽必烈和馬可·波羅用不同方法測量無限,是組合分析和分形幾何兩種方法的博弈。二者相互映證其不足,同時又互補。他的《寒冬夜行人》用書頁混雜和錯亂之書游戲踐行了博爾赫斯《巴別圖書館》中提出的百科全書組合迷宮思想:其中讀者所閱讀的書內容不連貫、不相關,甚至顯得混亂不堪,讀者在換書過程中卻讀到了無數其他文本。這樣的敘述程式是將巴特作者已死概念在小說中進行實戰演習,體現作者之死使讀者之生成為可能;同時在書籍的錯版敘述中還將世界文學地圖描繪出來。在卡爾維諾筆下,雖然這樣的故事以冬夜旅行者閱讀不斷錯版的書為借口,還是可以游戲般地敘述下去的,但是不難發現讀者創造文本面臨的巨大困難和焦慮。其中的讀者“既象征理解的過程,又象征通過閱讀來確認的機械過程”。他的《命運交叉的城堡》堪稱奇幻的圖像解釋學:利用塔羅牌和偉大的繪畫作品進行圖畫敘事,闡釋威尼斯畫家卡巴喬的畫作《圣喬淇奧修道院》,用畫中畫重新演繹博爾赫斯故事中套故事的結構。 艾柯在哲學上訓練有素,視百科全書、圖書館和萬維網為認知暗喻,互文性、認識論話語和辯論風格是艾柯小說三個重要特征。其故事具有調查性,敘述時往往就語言、知識和權利進行探討和追問①。艾柯在《玫瑰的名字》中毫不掩飾地借用博爾赫斯觀點,稱每個觀點都是對前代觀點的重述;并把博爾赫斯本人通過佐治這一人物寫進小說,管理迷宮圖書館。以此方式,艾柯承認他與博爾赫斯在百科全書迷宮敘事上的淵源關系。他承繼博爾赫斯故事對異質文化兼收并蓄、合理利用的百科全書派風格,在卡爾維諾組合迷宮敘事法基礎上,用無限的清單敘述法把人類文化中的先進思想有機地組合到敘事當中,提出迷宮文本是組合和拆解式樣的,是分形和交叉的迷宮。在萬維網出現之前,《玫瑰的名字》依照《巴別圖書館》和《阿萊夫》的組合構想,用無限的書目清單敘述,不斷分形和交叉,成為萬維網格式文本。這是博爾赫斯《交叉小徑的花園》迷宮路徑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大獲全勝。 在德勒茲看來,艾柯小說好像聚集了幾個世紀文化的阿萊夫或者黑洞。在歐洲和全世界,艾柯是人類文化思想集大成者,他的著作無處不閃耀著智慧的光芒和思維的分量。一部《玫瑰的名字》就把世界上無數重要的思想碎片進行了重組和洗牌,為故事服務。讀者若能發現這一點,就是對艾柯分形和交叉迷宮的肯定和接受。無限的書目清單涉及的知識分子遍布各個學科,包括理論家皮爾斯、巴赫金、洛特曼、德勒茲、福柯、德里達、懷特、古德曼、羅蒂;哲學家維柯、康德、維特根斯坦;敘事家坡、喬伊斯、博爾赫斯、巴思、卡爾維諾和品欽,等等。 ……
聯結碎片:解讀艾柯的迷宮文本理論 作者簡介
朱桃香,1966年出生,湖北荊門人,文藝學博士,暨南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語言文學系教授。主要研究西方文論、敘事理論和外國經典名著。在《外國文學研究》《當代外國文學》《湘潭大學學報》《學術研究》《暨南學報》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多篇,出版專著《喬治·艾略特的(米德爾馬契)敘事研究》,主持了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翁伯托·艾柯的迷宮文本敘事研究”。
- >
推拿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自卑與超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