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走過丹江:長篇散文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510652
- 條形碼:9787569510652 ; 978-7-5695-1065-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走過丹江:長篇散文 本書特色
長篇散文以個人的視覺,紀實的文字,敘寫了一個人眼中丹江的前世今生。關于丹江的誕生,從一滴水,一眼泉,一條溪流到大江奔流,丹江流淌億萬年,流程近四百公里,視覺和行程超過兩千多公里。思考的側重點是寫江與人、人與江的相互影響,相互滋養與共生。對丹江沿岸的風物景致,人文景觀只進行了隨機點綴式的描寫。
走過丹江:長篇散文 內容簡介
從丹江源頭到南水北調中線渠首,歷時30周,行程2000 多公里,走訪400個村鎮500余人……一部充滿活力和生命的丹江傳記。
走過丹江:長篇散文 目錄
走過丹江:長篇散文 相關資料
育善用兩三年時間完成《走過丹江》,走得細致、認真,寫得細膩、通透。寫了丹江的命運興衰,丹江兩岸人們的繁衍生息、悲歡離合。他走過今天的丹江,回味歷史的丹江,思考未來的丹江。也可以說是李育善版的丹江的*部傳記。 ——著名作家 賈平凹 這是一部寫丹江的非虛構作品。一般來說,作家寫山川日月、江河湖海,寫的是人文地理。“觀水有術,必觀其瀾”,是說觀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看它的波瀾起伏處。一如歷史學家,能將歷史的波瀾處說清楚,歷史也就講出了大概。但文學家更應該是“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日月的光輝要照耀世間每個角落和縫隙。李育善的《走過丹江》,既是觀瀾之作,也是見微知著之作。他書寫了丹江的前世今生和兩岸的風物風情,但他更是借助丹江書寫了兩岸人民創造的丹江史。他寫了丹江人,那是丹江魂。 ——文學批評家 孟繁華 李育善的《走過丹江》,有調查,亦有想象,有實證,更有情懷。歷史與現實、風物與人物交織在一起,既寫出了一條江的柔美與滄桑,也講出了江水和人心的深沉對話。用腳丈量、用心體悟的丹江,已經成為李育善寫作中新的精神地標。 —--文學評論家 謝有順 讀這部書,會想到丹江和生活在它的兩岸的人們。人與丹江處于一種相互影響和滋養的共生關系,一種彼此間深刻滲透融入的狀態。作者在江邊長大,波光里閃現生命的記憶,濤聲中有著情感的回音。 ——《光明日報》文藝部主任彭 程 育善寫丹江,不是抒情,不是寫意,不是做山水文章秀。他在探索這條水系與流域土地、山脈,以及人物的關聯。神性在天,風俗在地。他走的是方志路數,《史記》有“河渠書”,《漢書》有“溝洫志”,他在“盡力乎溝洫”。這本書,他是傾盡心力寫的,也寫出了使命感。祝賀育善! ——《美文》雜志副主編 穆 濤
走過丹江:長篇散文 作者簡介
李育善,筆名雨善,陜西省丹鳳縣棣花鎮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陜西省作家協會第二屆、第三屆簽約作家,入選“陜西百名優秀中青年作家藝術家資助計劃”。出版《驚蟄之后》《李育善散文集》《山里的事》作品集。曾先后榮獲第三屆柳青文學獎新人獎等十多項文學獎。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自卑與超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