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昭昭千載:法律碑刻功能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593330
- 條形碼:9787532593330 ; 978-7-5325-9333-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昭昭千載:法律碑刻功能研究 本書特色
李雪梅教授《昭昭千載:法律碑刻功能研究》為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徐世虹主編“中國古代法律文獻研究叢刊”之一,主要通過一些有代表性的法律碑刻實例,探討法律碑刻的分類、分類依據與原則,揭示法律碑刻在公文流轉和政務運行及定章立制等方面的功能和社會意義。全書結構謹嚴,敘述流暢,內容豐富,屢有創見,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昭昭千載:法律碑刻功能研究》共分九章,*章《法律碑刻分類探討》探討法律碑刻的分類、辨析碑志中的法律碑刻、探索法律碑刻的分類依據和歸類原則;第二章《法律視角下的傳統碑志義例研究》對傳統金石學之義例、墓志例、公文碑例和私約碑例加以研究;第三章《碑本”的制度內涵:以唐開元十六年〈少林寺碑〉為例》對該碑所載公文加以整理、探討碑石外觀與公文結構、分析公文、討論“碑本”的制度內涵。第四章以“御筆”與“御制”之辨為題,對宋《大觀圣作之碑》和《八行八刑條制碑》進行比較研究;第五章從行政授權角度,分析《千倉渠水利奏立科條碑》《范文正公義莊規矩碑》“中書札子”等宋代碑石上法規與公文的關聯、意義等。第六章《程序的意義:從“規約”到“規范”》探討《沸泉分水碑記》“一石三刻”的經典意義、古代水利規范的層級性結構、法律規范的核心要素、法律規范和民間規約的相對性等問題;第七章以南宋《給復學田公牒》和《給復學田省札》為例,討論公文碑中的司法樣態。第八章從《永定河志》看公文碑的效用探討法律碑刻定章立制的意義與功能;第九章《會館碑刻與“公產”保障機制》以北京會館為例,討論其公產特性、爭訟原因與管轄、爭訟經驗與公產保全措施等。李雪梅教授《昭昭千載:法律碑刻功能研究》為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徐世虹主編“中國古代法律文獻研究叢刊”之一,主要通過一些有代表性的法律碑刻實例,探討法律碑刻的分類、分類依據與原則,揭示法律碑刻在公文流轉和政務運行及定章立制等方面的功能和社會意義。全書結構謹嚴,敘述流暢,內容豐富,屢有創見,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昭昭千載:法律碑刻功能研究》共分九章,*章《法律碑刻分類探討》探討法律碑刻的分類、辨析碑志中的法律碑刻、探索法律碑刻的分類依據和歸類原則;第二章《法律視角下的傳統碑志義例研究》對傳統金石學之義例、墓志例、公文碑例和私約碑例加以研究;第三章《碑本”的制度內涵:以唐開元十六年〈少林寺碑〉為例》對該碑所載公文加以整理、探討碑石外觀與公文結構、分析公文、討論“碑本”的制度內涵。第四章以“御筆”與“御制”之辨為題,對宋《大觀圣作之碑》和《八行八刑條制碑》進行比較研究;第五章從行政授權角度,分析《千倉渠水利奏立科條碑》《范文正公義莊規矩碑》“中書札子”等宋代碑石上法規與公文的關聯、意義等。第六章《程序的意義:從“規約”到“規范”》探討《沸泉分水碑記》“一石三刻”的經典意義、古代水利規范的層級性結構、法律規范的核心要素、法律規范和民間規約的相對性等問題;第七章以南宋《給復學田公牒》和《給復學田省札》為例,討論公文碑中的司法樣態。第八章從《永定河志》看公文碑的效用探討法律碑刻定章立制的意義與功能;第九章《會館碑刻與“公產”保障機制》以北京會館為例,討論其公產特性、爭訟原因與管轄、爭訟經驗與公產保全措施等。
昭昭千載:法律碑刻功能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包括法律碑刻之分類、傳統金石學中的碑例、法律碑刻的程序和文本、從水利碑刻看法律規范的層級性結構、公文中的動態司法等章節。
昭昭千載:法律碑刻功能研究 目錄
序:“碑本”價值再發現(李雪梅)
**章 法律碑刻分類探討
一、 法律碑刻分類舉要
(一)碑志之分類編纂
(二)碑志中顯見的法律碑刻分類及問題
(三)碑志中隱性的法律碑刻分類及問題
二、碑志中的法律碑刻辨析
(一) 石刻通目中的法律碑刻
(二)地方碑志中的法律碑刻
三、法律碑刻之分類依據和原則
(一)法律碑刻的分類依據
(二)法律碑刻的歸類原則 第二章 法律視角下的傳統碑志義例研究
一、傳統金石學之義例研究
(一)元《金石例》:碑志義例學的奠基之作
(二)金石義例學之特色
(三)碑志之“例”與律例之“例”
二、墓志例、公文碑例和私約碑例
(一)墓志例的禮法范世功能
(二)漢代公文碑例
(三)漢代私約碑例 第三章 “碑本”的制度內涵:以唐開元十六年《少林寺碑》為例
一、碑石所載公文整理
(一)碑陽刻文
(二)碑陰刻文
二、碑石外觀與公文結構
(一)分散載錄與局部觀察
(二)整體視角的解讀
(三)“違制”與“錯置”
三、公文分析
(一)武德四年教書
(二)武德八年教并牒
(三)貞觀六年牒文
(四)開元十一年牒文
四、“碑本”的制度內涵
(一)結構與定名
(二)開元十一年是否立碑?
(三)“御書”與“特權”
(四)開元牒文的“反常
第四章 “御筆”與“御制”之辨:宋《大觀圣作之碑》和《八行八刑條制碑》比較研究
一、《大觀圣作之碑》碑文與結構
二、《大觀圣作之碑》之法制內容及特色
三、《八行八刑條制碑》的程序特色
(一)“御制”“御筆”和立碑時間節點
(二)立法鏈條中的學規
(三)“程序”與效力來源 第五章 行政授權:宋代碑石上法規與公文的關聯
一、《千倉渠水利奏立科條碑》中的“奏立”
(一)“奏立”中的公文運行
(二)科條“奏立”的法律依據
二、《范文正公義莊規矩碑》之公文體式
(一)碑文結構與特色
(二)義莊規矩的公文化
三、北宋“中書札子”的法律意義
(一)“中書札子”的行政授權
(二)行政授權中的權責利 第六章 程序的意義:從“規約”到“規范”
一、《沸泉分水碑記》“一石三刻”的經典意義
二、古代水利規范的層級性結構
(一)頂層制度規范:律典中的罪名設定
(二)中層制度規范:水利令式科條
(三)基層水規與中層規范之同異
三、法律規范的核心要素
四、法律規范和民間規約的相對性 第七章 公文碑中的司法樣態:以南宋《給復學田公牒》和《給復學田省札》
為例
一、碑石概貌及碑文研究
(一)碑石概貌及刊刻時間
(二)相關研究
二、學田案之經過
(一)府學申狀與平江府初審
(二)陳焯翻訴與平江府再審
三、公文運轉中的案情虛實
(一)申狀中的疊加與省并
(二)判詞中的“質之條法”和“法司具條”
(三)案件之隱情和破綻
四、結語:公文碑的法律屬性
(一)省札之行政終裁效力
(二)公文碑的法律屬性
附:南宋《給復學田公牒》和《給復學田省札》碑文整理 第八章 定章立制:從《永定河志》看公文碑的效用
一、創制及“可奉為程式”的臣公奏議
二、河神祭祀碑和制度公文碑
(一)河務紀事碑中的河神祭祀
(二)制度性碑刻中的公文和禁令 第九章 會館碑刻與“公產”保障機制
一、公產的多重涵義及相對性
二、北京會館的分類及公產特性
(一)北京會館的數量及分類
(二)同鄉公有公產與同業獨立公產
(三)公產增值與承繼
三、會館公產爭訟之原因與管轄
(一)會館公產爭訟表現及原因
(二)會館公產爭訟的管轄與審級
四、爭訟經驗與公產保全措施
(一)完善自治管理規則
(二)刻碑警示與公示
昭昭千載:法律碑刻功能研究 作者簡介
《昭昭千載:法律碑刻功能研究》為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徐世虹主編“中國古代法律文獻研究叢刊”之一,著者李雪梅教授為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著有《法制“鏤之金石”傳統與明清碑禁體系》(中華書局,2015年)等。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自卑與超越
- >
煙與鏡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