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老京城的春秋過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513869
- 條形碼:9787520513869 ; 978-7-5205-1386-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老京城的春秋過往 內容簡介
《老京城的春秋過往/縱橫精華·第三輯》帶你好好的瞧一瞧這曾經的四九城,細細的去體會一下老北京城曾經的那些過往經歷,將有關于這座城市的一幅幅的生活畫卷慢慢的展現給你看。且不管現在的你是北京人還是外地人,此書都能夠幫助你更加全面去認識北京這所城市,更加深刻的去了解北京的深厚文化底蘊。
老京城的春秋過往 目錄
民國頤和園開放舊事/竇忠如
王謝門庭:京津兩座慶王府/華爾嘉
從王府到帥府/張勇年整理
古都團城今昔/胡瑞峰
“盧溝橋”名稱的來歷/曉平
居庸疊翠:守護京師的北門鎖匙/高巍
北京動物園話舊/胡瑞峰
漫話東北義園/陳芳
北京圖書館的滄桑巨變/金人
北京的四合院/胡瑞峰
大柵欄今昔談/王寶璋
什剎海荷花市場/郭子異
憶舊東安市場/朱家溍
金魚池史話/胡瑞峰
北京的會館/吳哲征
宣武會館訪思/靜庵
北京典當業踏跡/全水
京城當鋪遺址/董寶光
舊北京的保鏢業/吳國洋、
老北京的賽馬會/杭思源
北京早期電影業和一個電影放映世家/侯希蘭
日寇占領下的北平城/曹國平
淪陷時期的北大紅樓/劉靜
舊北平的日軍牢房/譚伊孝
煙花女喜獲新生
——北京封閉妓院前后/孫樹宏
1949:北京向妓院開刀/張潔珣
北京取締一貫道/李萬啟
老京城的春秋過往 節選
《老京城的春秋過往/縱橫精華·第三輯》: 關溝南起南口,北至八達嶺。從南口入山后,初入谷時便覺澗隨山轉,道路出于澗之上,兩側山上偶見樵夫的足跡和鳥獸經過的留痕,可見其深險幽僻。沿著澗中的山路繼續前行,七里之處就是東園,這里景物清曠,巖壑雄秀。再往前走就是南關,可見居庸關關城。關城建筑依山勢起伏連綿,周圍有樺木峰、九仙山、妙溝嶺、燒鍋峪和銀洞崖等,回環成勢,拱衛四周。再上行四里,為三橋子村,以一棵大銀杏樹出名,濃蔭有一畝地那么大。再一里為四橋子村,多杏樹,澗中巨石即“仙枕”,此處路徑尤險。再過去就是二堡、三堡,三堡位于澗中三岔口處,澗東一脈斜出,分澗為二。循主岔北行,可直達八達嶺。沿東岔北行,二里外即彈琴峽,因谷底水流入罅,上下隱現,湍急相擊,濠濮間潺潺有金石聲,聲如彈琴,故名。此峽在修京張鐵路時因破壞了地形而大受影響。彈琴峽之水來自石佛寺山谷中。那里林麓蒼黝,多花崗巖裂隙,諸水匯而出澗,南折,下深。石佛寺谷口處,兩山相對,橫嶂如門,兩山之上長城高懸,在谷口處斜向下垂,相對如鉗。高城流水,溪光云影,倍增幽意。沿主岔上行四里為青龍橋,早年來八達嶺在此下車,后步行前往。已無墜壑之感,因為已走出關溝了! ‘數厝苏f,關溝美景有七十二處,也有人說不止。而這七十二景具體何指?竟然也沒有統一的說法。其中,比較著名的有五桂頭、彈琴峽、白風冢、仙人橋、點將臺、拴馬樁等。這些景觀可分為三類:一類是天然的,依人們的生活經驗,將自然界中的景觀,按其外形,與生活中的某種物質相聯系,因此生發出來的。如拴馬樁;第二類是人工建筑,如云臺、長城、關城等;第三類是將某一景物與某一名人或某一典故結合起來命名的。像仙人枕,又稱穆桂英點將臺,還有六郎卸甲屯、楊六郎洗臉盆、楊六郎磨刀石等。如果在春夏相交之際到關溝來,望著溝中的蔥郁草木,盛開的百花,層巒的疊翠,登高遠眺,面對宜人的景色,也會想象出一批新的景觀呢! ∽跃佑龟P修建以來,這里流傳了許多當年打仗的故事。遼代天祚年間(1101-1125),金兵入關經過這里時,山上的巖石突然崩塌,遼兵被砸死不少,金兵不戰自勝。金朝定都北京以后,重整關門,冶鐵固置,并且布設鹿角蒺藜百十里,派精兵強將把守關口。元太祖攻打居庸關時,有人向他獻計說:“從此而北,黑林中有間道,騎行可一人,終夕可到!庇谑窃婷钤藘狠p騎前導,急速行軍。為防止軍士說話,讓他們每人口中都含了木板,避免暴露。天黑時軍隊進入山谷,輕裝前進,黎明時到達青龍橋。緊接著擊鼓摧兵,疾奔南口,如從天降。金人遇到意外襲擊,潰不成軍! ≡诰佑龟P一帶,流傳*多的,還是有關楊家將的故事。雖然事實上楊令公只是在山西雁門關外與契丹轉戰,從未到過這里。不過,作為中原統治者與來自西北的少數民族激戰的一處關卡,或者是宋軍將這些傳說帶到這里,以鼓舞士氣,或者只是當地人民借民族英雄的英名來提高居庸關的知名度,像位于古北口東邊小山上的楊令公祠,就是遼宋和好后,為了表達這種關系,而由契丹人特意在此修建的,以向由此經過的宋朝使節表達友好之情。此祠建成后經多次修復,共有兩重殿宇。前殿是楊令公和他的八個兒子的塑像,后殿是余太君和八姐、九妹的立像。其中大多為傳說人物。此外,在關溝內還留有楊五郎的石刻像,位于彈琴峽的山腰上。據說五郎兵敗后在五臺山削發為僧,其屬下為紀念他而刻此像。還有像前面提到的仙枕石,又稱穆桂英點將臺,為獨臥溝中的一塊巨石,高約3米。石上有大小圓洞共28個,傳說為穆桂英在此扎營時留下的痕跡!
- >
煙與鏡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莉莉和章魚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