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新書--廊坊師范大學院史學史研究與教學論集:史學之史 倚京探津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1153940
- 條形碼:9787201153940 ; 978-7-201-15394-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書--廊坊師范大學院史學史研究與教學論集:史學之史 倚京探津 內容簡介
《史學之史 倚京探津:廊坊師范學院史學史研究與教學論集》書名擬訂為“史學之史倚京探津”,另加副標題以明底里。“史學之史”,即為史學史,字面之內具備豐厚的內涵。要之,史學史是從整體歷史學縱向分立而出,又有相對獨立系統的專史,從而凌駕歷史學之上予以總結和審視,并且成為史學理論研究的知識基礎。“京”字的本義是高丘或高大的建筑,“倚京”,可直解為倚靠著高大之地;“津”字是渡口,引申為探索新知、探索新境的突破口,“探津”,就是指尋求前進方向、尋求學術增長。當然,京、津明顯又是北京、天津的簡稱。兩重含義結合一起,形象地顯示出廊坊師范學院之史學史專業的學術境遇,就是與京、津兩處的史學史學術重鎮相距不遠,前后乘風,左右逢源。這是本校史學史專業奠基和建設的優越條件之一。今后,更須在各級領導部門的支持下,與更多地區、更多單位廣為聯系,汲取經驗,推進合作。“沾光”于學術重鎮,是為了自己盡快地亮起來,發光發熱,成為本專業的又一亮點。這在全國歷史學科的建設上,也具有很大的意義,畢竟在全國,迄今史學史的學科仍然是亮點稀少。對于這門總結和審視歷來歷史學發展狀況的“史學之史”,焉能如此不被廣為重視?這在歷史學科建設中是急需彌補的弱項。
新書--廊坊師范大學院史學史研究與教學論集:史學之史 倚京探津 目錄
試論史學理論學術體系的建設
改革開放40年以來的中國史學史研究
試論魏晉南北朝正史《五行志》中的“服妖”撰述
女真貴族的史學自覺與金代實錄的編纂
元朝起居注新探
易生錯覺的現存明代起居注
《明孝宗實錄》修纂凡例探析
《明孝宗實錄》焦芳“曲筆”問題考論
清代乾嘉史家的著述價值觀
乾嘉史家的“博古”與“知時
黃彭年史地思想初探
社會史與思想史互動研究的典范
——侯外廬《中國古代社會史論》研究特色簡析
構筑中國史學史的學術高地
——喬治忠教授訪談錄
教學篇
論中國史學史知識體系的更新
——課程教學與學術研究的體驗
史學概論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當代視野下的中國史學史教學改革
疏通知遠 樂知好學
——中國史學史教學改革新探
從經濟史傳透視司馬遷的政治觀
——關于《史記·平準書》教學的一點看法
中國近現代史學課程專題化教學改革模式新探
——以廊坊師范學院的教學實踐為例
視野宏闊 求真立新
——讀喬治忠著《中國史學史》
闡幽發微體新思精
——讀喬治忠《中國史學史》
一部追求會通的史學著作
——讀瞿林東先生《中國史學史綱》
開展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中國史學史教學
——評”馬工程“教材《中國史學史》
求精求新 繼往開來
——讀《增訂中國史學史資料編年》前三卷
時移世轉仍遵囑 業繼薪傳敢續麟
——評《增訂中國史學史資料編年》(清代卷)
義精本真業繼薪傳
——讀《增訂中國史學史資料編年》
后記
新書--廊坊師范大學院史學史研究與教學論集:史學之史 倚京探津 作者簡介
時培磊,男,山東日照人,南開大學歷史學博士,日本愛知大學中國學博士。現為廊坊師范學院社會發展學院教授,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省級重點發展學科帶頭人。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兩項,出版專著兩部,發表學術論文三十余篇。科研成果獲省級二等獎。教學上曾獲省級教學競賽一等獎和全國教學競賽二等獎。
- >
莉莉和章魚
- >
經典常談
- >
史學評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虎
- >
回憶愛瑪儂
- >
唐代進士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