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上海研究院現代慈善研究中心現代慈善前沿叢書新中國70年.現代慈善新征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54369
- 條形碼:9787520154369 ; 978-7-5201-5436-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上海研究院現代慈善研究中心現代慈善前沿叢書新中國70年.現代慈善新征程 本書特色
現代慈善研究中心為堅持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并舉,特別設立了“慈善研究課題”。每年以公開征集、差額評審的形式,資助十項課題研究,次年將課題成果匯集成冊,即“現代慈善前沿叢書”。本書為該系列的第二本。匯集了十個課題研究成果,涉及領域包括慈善法、慈善稅收、精準扶貧、慈善動員與志愿者及慈善創新等,撰寫者包括上海社會科學院楊雄研究員、上海交通大學徐家良研究員、北京師范大學王振耀教授等慈善名家及青年學者。中心期望能夠從經濟社會、法律環境、制度文化和財稅政策等各個角度,提出有效促進慈善業發展的政策咨詢建議,*終與上海研究院國家社會科學新型智庫的智囊功能有效融合,為開創新時代慈善事業發展新局面添磚加瓦。
上海研究院現代慈善研究中心現代慈善前沿叢書新中國70年.現代慈善新征程 內容簡介
現代慈善研究中心為堅持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并舉,特別設立了“慈善研究課題”。每年以公開征集、差額評審的形式,資助十項課題研究,次年將課題成果匯集成冊,即“現代慈善前沿叢書”。本書為該系列的第二本。匯集了十個課題研究成果,涉及領域包括慈善法、慈善稅收、精準扶貧、慈善動員與志愿者及慈善創新等,撰寫者包括上海社會科學院楊雄研究員、上海交通大學徐家良研究員、北京師范大學王振耀教授等慈善名家及青年學者。中心期望能夠從經濟社會、法律環境、制度文化和財稅政策等各個角度,提出有效促進慈善業發展的政策咨詢建議,很終與上海研究院國家社會科學新型智庫的智囊功能有效融合,為開創新時代慈善事業發展新局面添磚加瓦。
上海研究院現代慈善研究中心現代慈善前沿叢書新中國70年.現代慈善新征程 目錄
叢書序二 新時代呼喚深化和推進慈善研究 李培林/4 導論 新中國70年與互聯網時代的慈善公益 鄭秉文/7
**章 新中國成立70周年專題研究 上海研究院現代慈善研究中心/23
第二章 “互聯網+慈善”助力精準扶貧的模式與發展對策研究 丁輝俠 等/71
第三章 “互聯網 ”時代慈善商業化的發展路徑探索:基于中外經驗的比較研究 顏卉/130
第四章 以互聯網為依托推進我國傳統慈善組織轉型研究 孫永勇/205
第五章 構建社會信用共同體:互聯網慈善中的社會信用體系重構研究 唐俊/274
第六章 數字時代的公益模式創新研究 呂鵬 劉學/336
第七章 慈善金融政策何以擴散 李健 等/385
第八章 公益創投的運行機制與生態網絡 劉志陽/433
第九章 慈善信托危機的救濟手段與解決機制 袁杜娟 等/500 后記 謝玲麗/561
上海研究院現代慈善研究中心現代慈善前沿叢書新中國70年.現代慈善新征程 作者簡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之后中國社會的公益慈善事業從傳統到現代的轉變過程分析。第二章 “互聯網 ”促進慈善公益新發展,“互聯網 ”的背景下,傳統慈善組織利用現代信息網絡獲得新的生機和活力,我國的慈善組織現在大都已經意識到利用互聯網轉型的重要性,并且已經有了很多嘗試。第三章“互聯網 ”時代慈善商業化的發展路徑探索:基于中外經驗的比較研究,從“互聯網 慈善”優缺點、功能優勢等方面進行了分析闡述 ,并從慈善商業化的形成緣由入手,闡述了慈善商業化的幾種基本方式,對慈善商業化面臨的風險和挑戰進行了分析。第四章為以互聯網為依托推進我國傳統慈善組織轉型研究,在大量調研的基礎上以WH市慈善總會為例對其進行了研究。第五章《構建社會信用共同體:互聯網慈善中的社會信用體系重構研究》對互聯網 慈善時代的社會信用問題進行了專題討論。第六章《互聯網條件下香港慈善組織籌資模式研究》對香港地區慈善組織和慈善活動以及“互聯網 慈善公益”進行了專題實地調研第七章《數字時代的公益模式創新研究——基于企業扶貧的案例分析》對“互聯網 ”時代的企業扶貧進行了專題案例分析。第八章《慈善金融政策何以擴散——我國地方政府公益創投的一項事件史分析》、第九章《公益創投的運行機制與生態網絡》和第十章《慈善信托危機的救濟手段與解決機制》是本書第三個板塊,是對慈善公益組織的制度創新與前沿進行了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之后中國社會的公益慈善事業從傳統到現代的轉變過程分析。第二章 “互聯網 ”促進慈善公益新發展,“互聯網 ”的背景下,傳統慈善組織利用現代信息網絡獲得新的生機和活力,我國的慈善組織現在大都已經意識到利用互聯網轉型的重要性,并且已經有了很多嘗試。第三章“互聯網 ”時代慈善商業化的發展路徑探索:基于中外經驗的比較研究,從“互聯網 慈善”優缺點、功能優勢等方面進行了分析闡述 ,并從慈善商業化的形成緣由入手,闡述了慈善商業化的幾種基本方式,對慈善商業化面臨的風險和挑戰進行了分析。第四章為以互聯網為依托推進我國傳統慈善組織轉型研究,在大量調研的基礎上以WH市慈善總會為例對其進行了研究。第五章《構建社會信用共同體:互聯網慈善中的社會信用體系重構研究》對互聯網 慈善時代的社會信用問題進行了專題討論。第六章《互聯網條件下香港慈善組織籌資模式研究》對香港地區慈善組織和慈善活動以及“互聯網 慈善公益”進行了專題實地調研第七章《數字時代的公益模式創新研究——基于企業扶貧的案例分析》對“互聯網 ”時代的企業扶貧進行了專題案例分析。第八章《慈善金融政策何以擴散——我國地方政府公益創投的一項事件史分析》、第九章《公益創投的運行機制與生態網絡》和第十章《慈善信托危機的救濟手段與解決機制》是本書第三個板塊,是對慈善公益組織的制度創新與前沿進行了研究。
主編鄭秉文,男,1955年生于遼寧。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黨委書記、所長,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委員。施德容,男,現任上海市特奧會主席、中國特奧會副主席,上海社工協會會長、上海慈善基金會副理事長,上海股權投資基金協會副會長,上海建筑材料(集團)總公司董事長,上海盛融投資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兼總裁,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唐代進士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