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周令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5687326
- 條形碼:9787535687326 ; 978-7-5356-8732-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周令釗 本書特色
1.周令釗是共和國美術工作者的杰出代表。在他漫長的美術生涯中,他為黨和人民創作了很多經典的作品。從開國大典上的毛主席像,到代表國家形象的莊嚴國徽,從兒時記憶中的少先隊旗到見證新中國走向富強的第二、三、四套人民幣。他為新中國設計、壁畫、裝飾畫的當代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被中國美協尊稱為“新中國設計師”。他一生的藝術創作實踐和印證著今年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政協文藝社科組上所講的堅持與時代同步伐、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的“四個精神”。 2.周令釗被中國美協尊稱為“新中國設計師”,其創作風格獨具,卓爾不凡。他的全集式的畫集的出版是對周令釗藝術成就的全方位展示,是弘揚中華文化、展示中國風范的當代藝術的大手筆,是美術界的一大盛事。 3.周令釗先生的相關出版物,已有畫集和作品展畫冊,周令釗的社會關注度一度很高,2018年8月,習近平同志給中央美術學院八位老教授的回信中,周令釗是排在**位的,且是信中重點提及的同志。目前推出《周令釗》是順應時勢、響應社會之舉,具有巨大的社會效益。 為新中國設計“國家形象”的藝術家。 中央美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范迪安:他和走進共和國的一代中國設計藝術家一道,用嶄新的視覺形象“設計”了嶄新的國家形象,使國家意志視覺化,反映了人民當家作主的精神風貌,開創了設計藝術領域民族風格與時代內涵完美結合的新方向,推動設計藝術更緊密地聯系和服務于社會文化生活,實現公共性價值,也體現出中國設計藝術新的時代水平。 周令釗先生是老一輩畫家中典型的“多面手”。他長期堅持深入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用藝術形象傳達自己的感受,在藝術概括和表現手法上總是別出心裁,創造出嶄新的藝術形式。他深入研究中國繪畫傳統,特別下大力氣研究少數民族豐富多彩的裝飾美術形式,將其吸收融化為自己的表現語言,在創作實踐中追求民族化風格。無論是“大畫”還是“小畫”,無論是應用性的裝飾藝術還是獨立性的主題創作,他都特別重視思想性與藝術性的高度統一,作品意境充滿生活的氣息,藝術風格清新明快,在以線造型和隨類賦彩的有機結合上充分體現出獨特的創造力。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他在裝飾性繪畫上的能力和他從事公共藝術的經驗進一步匯集在一起,創作了許多大型壁畫,為中國壁畫藝術的復興和服務應用于社會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在美術教育上也同樣長期耕耘,誨人不倦,言傳身教,培養了大批藝術人才,是新中國美術教育的一代名師。 藝術和設計理論家、美國藝術中心設計學院(Art CenterCollege of Design, Pasadena)理論系教授、汕頭大學長江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中央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王受之:周令釗先生是大畫家,是一個畢生為探索一條民族化、裝飾化的新類型的繪畫形式而奮斗的畫家,他為國家重大項目的設計工作都得到正面的肯定,并且他一生為人低調,不追名逐利,人們在談到他的時候,只知道他參加設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徽、共青團的團旗;與夫人陳若菊等人合作,設計了第二、三、四套人民幣;參加設計了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國家在北京舉辦的全運會大型團體操和在天安門前的大規模游行的活動。關于繪畫方面,部分人知道他畫了1949年開國大典時懸掛在天安門城樓上的**張毛主席像,他的油畫《五四運動》陳列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內。而對于他畢生求索的也是他投入時間*多、*有收獲的繪畫藝術創作方面的成就,卻知道不多。 解放后中國的繪畫藝術存在幾條不同的發展途徑,但是基本原則都是寫實主義、典型化,周先生在這個彌漫全國藝術界的大氛圍中,能夠默默地摸索一條不同的繪畫路徑,克服典型化造成的刻板單調模式,克服主題化造成的說教類型,從生活中發掘元素,通過質樸、流暢的方式表現出來,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具有趣味性、生活化、民俗化、傳統氣息的特點,這在全國也是少見的。 民族化是周先生創作的一個努力方向。他對傳統文化有非常深厚的感情,從不綴手的速寫本收錄了數量龐大的民族文化素材,他深入到祖國各地搜集傳統圖案,記錄了全國各個少數民族的裝飾特征,從服飾到建筑,從生活起居方式到他們日常使用的工具。這些龐大的資料,通過他的整理,融合到他的繪畫上,因此,他的繪畫中的民族感覺是自然而流暢的,絕對沒有獵奇的矯揉造作。 尤其在水粉這個領域里,我敢說他幾乎是登峰造極的一位大師。水粉這種媒介界乎于水彩和油畫之間,比油畫和丙烯流暢,比水彩又凝重。一般人不是走油畫傾向就是走水彩傾向,周令釗先生的水粉,融會貫通兩方面的特征,揚長避短,他在廣西畫的一系列風景和人物,水粉使用得淋漓盡致,透明、半透明、不透明技法互相滲透,要濃就濃得好像深不見底,要清就清得澄如藍天,加上他的獨特的線條,游走在色彩之間,民族風氣交相輝映,那批作品在我看來,簡直是稀世之寶! 2018年8月,國家主席習近平給中央美術學院老教授周令釗、戴澤、伍必端、詹建俊、聞立鵬、靳尚誼、邵大箴、薛永年回信。這封信特別提到美育的重要性,在國內藝術界引起強烈的反響,廣泛學習。而周令釗先生更加是盡人皆知的大師了。他的畫集的出版具有極其重要的社會價值。
周令釗 內容簡介
周令釗是被總書記點名表揚的,共和國美術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與共和國同成長的設計師和壁畫家,他的藝術發展歷程從某種程度上說是濃縮了新中國以來設計與壁畫發展的軌跡。 《周令釗》是集周令釗先生藝術成就大成的作品全集,全書共3卷(設計卷1卷,繪畫卷2卷),收錄作品1200余幅。本套書相當于周令釗先生全集性的作品集,全書囊括了周令釗先生一生創作的主要作品。包括素描手稿近300幅、水粉、水彩作品約400余幅、設計作品近400幅(包括郵票設計、人民幣設計、書籍設計、插畫設計、大型美術活動設計等)以及壁畫作品和文稿等。周令釗先生為黨和人民創作的很多經典作品,也都收錄在本書中,例如第二、三、四套人民幣的總體設計,中國國家博物館藏《世界各國人民大團結》,開國大典天安門城樓上的像,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收藏的歷史油畫《五四運動》,八一勛章、獨立自由勛章、解放勛章,人民大會堂湖南廳的《韶山》湘繡畫屏等。
周令釗 目錄
序言
百年之紀——周令釗先生的藝術和人生
圖版
一碗水,兩家喝,
甘和苦,大家嘗
從廢墟中建設起來
從焦土中建設起來
抗日游擊隊隊員1-6
抗日游擊隊隊員7
抗戰時的南寧小鎮1
抗戰時的南寧小鎮2、3
抗戰時的南寧小鎮4、5
收復后的城市1
收復后的城市2
收復后的城市3
收復后的城市4
戰時街景
柳州街頭
抗戰時的演劇五隊排練場
趙侯、來追、胡茂林、胡寶兒
周令豪畫速寫
抗戰時的云南
云南芒市
馬
滇緬路上
云南抗戰景象
在緬甸的印度姑娘
在緬甸的印度老人
在緬甸的印度人
云南騰沖
云南龍陵
緬甸戰后殘垣
緬甸
小馬
母親鄭家一
育才學生
在育才聽時事報告
上海育才學校的學生
自畫像
上海育才學校
西湖翠柳
杭州西湖
上海郊區
冬日的茅屋
杭州六和塔
大雨將至
社會組時事報告
聽時事報告
育才學校開會1
育才學校開會2
育才學校活動
育才樂隊
育才音樂組演出
北京太廟東側
在北大紅樓前出發迎解放軍
進城
在匯文中學的北京黨訓班
上大學時的若菊
京郊小學
打場
回憶開國大典毛主席畫像繪
制現場
為開國大典繪制的毛主席畫像
1949年10月1日的天安門
廣場閱兵儀式
土改之創作色彩草圖
土改之創作素材
張樹義
戎冠秀
郭愛妮
盧翠英
北海春
北京天安門
孩子們的玩具
我的畫具
美院北院(火車胡同)
家里的小桌
美院教室一角
靜物
若菊寫牡丹
人像
農民
左暉的兒子
容容五個月零十天
種棉能手參觀染織廠
若菊
容容剛睡醒
岳麓
湘江
原中央美院大門
……
第二輯:
圖版
河南速寫1
電廠速寫
河南速寫2
河南速寫3
河南速寫4
河南速寫5
河南速寫6
侯文舉老人
林縣女青年
王青林
學生
軍人
張文現
男青年
郭世雄
任驗玉
青年軍人
候車
打石頭
林縣青年
女青年
畫像
修車1、2
隧道出口
大瀑布
深谷清泉
太行瀑布
太行碧綠
雄獅守候
太行水庫
太行紅旗渠
太行春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1
安陽小水電站
紅旗渠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2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3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4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5
韶山灌渠速寫1
韶山灌渠速寫2
韶山灌渠速寫3
韶山銀河
韶山灌渠1
韶山灌渠2
韶山灌渠3
韶山灌渠4
韶山灌渠5
韶山水庫
韶山林圃
韶山
土罐、玉米
春信
椰林嬰兒園
織網廠
畬女
鼓浪嶼
日光巖
唐開元寺
萬泉河
椰林風動
惠安古榕
棕櫚樹
海南椰林
陽朔西郎山1
陽朔西郎山2
陽朔古城
金鉤巖上掛
鳳尾竹
漓江竹叢
侗鄉送茶籽
挑擔甘泉水
快樂的程陽寨小河邊
放排
勐侖密林
云南洱海
大理蒼山
大理小巷
石林之春
瀾滄彝族女族長
瀾滄拉祜族婦女
大理白族
云貴少數民族1
云貴少數民族2
石林哈尼女
云貴少數民族3
云貴少數民族4
云貴少數民族5
云貴少數民族6
云貴少數民族7
云貴少數民族8
云貴少數民族9
云貴少數民族10
云貴少數民族11
云貴少數民族12
云貴少數民族13
云貴少數民族14
瑞麗傣族姑娘
云貴花朵1
……
第3輯
周令釗 作者簡介
周令釗,1919年出生于湖南平江,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壁畫學會顧問、享有國務院特殊津貼。歷任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民族畫室主任、中國郵票局藝術設計顧問、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水粉畫協會會長、全國郵票設計評審委員等職務。 代表作有第二、三、四套人民幣的總體設計,中國國家博物館藏《世界各國人民大團結》,開國大典天安門城樓上的第一張毛主席像等。
- >
自卑與超越
- >
隨園食單
- >
我與地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唐代進士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