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中國書法教程米芾行書習字帖(修訂版)/中國書法教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4075698
- 條形碼:9787534075698 ; 978-7-5340-7569-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書法教程米芾行書習字帖(修訂版)/中國書法教程 內容簡介
米芾的行書大刀闊斧,獨往獨來,痛快淋漓,奇縱變幻,特點十分明顯。其書札瀟灑飄逸,隨筆跌宕多姿,碑版大氣磅礴,歌行風卷云舒,尤其是題跋精妙絕倫,不過不輕易示人而已。他說:“吾書小字行書有如大字,唯家藏真跡跋尾問或有之,不以與求書者,心既貯之,隨意落筆,皆得自然。”對于米芾的行書特點,沈鵬先生有一段十分中肯的評論:“米芾重視整體氣韻,兼顧細部的完美,因而書寫時能夠左右顧盼,前后呼應,行與行之間以及每一行之中各有正、側、偃、仰,其間正、側、偃、仰的程度又各有不同,書寫前意在筆先,胸有成竹,書寫過程中隨遇而變,獨出機巧。米芾書法中時常有側傾的體勢,欲右先左,欲揚先抑,都是為了增加跌宕磊落的風姿,駿快跳躍的神氣,出于天真自然,絕不矯揉造作。”
中國書法教程米芾行書習字帖(修訂版)/中國書法教程 目錄
前言
**章 用筆
**節 起筆法
第二節 行筆法
第三節 收筆法
第四節 基本筆畫
1.橫法
2.豎法
3.點法
4.撇法
5.捺法
6.鉤法
7.折法
第五節 用筆特點
1.變長為短
2.變斷為連
3.變直為曲
4.直
5.潤
6.枯
7.輕
8.重
第二章 結體
**節 形式
第二節 原則
第三節 部首法
1.部首在左
2.部首在右
3.部首在上
4.部首在下
5.部首在外
第四節 錯落法
1.左短右長
2.左長右短
3.上窄下寬
4.上寬下窄
5.左窄右寬
6.左寬右窄
7.左小右大
8.左大右小
第五節 盡態法
1.長
2.短
3.大
4.小
5.疏
6.密
7.正
8.偏
第六節 迎讓法
1.上下相讓
2.左右朝揖
第七節 欹側法
1.右側
2.左欹
3.上欹下側
4.左欹右側
第八節 洗練法
1.省筆
2.減筆
3.略筆
第九節 呼應法
1.意連
2.形連
第十節 異形法
1.同畫異態
2.同形異化
3.同字異體
第十一節 假借法
1.借楷
2.借草
第三章 章法
**節 原則
第二節 要素
第四章 創作
**節 內容
第二節 幅式
米芾行書集字
《蜀素帖》
《苕溪詩帖》
《長至帖》等
**章 用筆
**節 起筆法
第二節 行筆法
第三節 收筆法
第四節 基本筆畫
1.橫法
2.豎法
3.點法
4.撇法
5.捺法
6.鉤法
7.折法
第五節 用筆特點
1.變長為短
2.變斷為連
3.變直為曲
4.直
5.潤
6.枯
7.輕
8.重
第二章 結體
**節 形式
第二節 原則
第三節 部首法
1.部首在左
2.部首在右
3.部首在上
4.部首在下
5.部首在外
第四節 錯落法
1.左短右長
2.左長右短
3.上窄下寬
4.上寬下窄
5.左窄右寬
6.左寬右窄
7.左小右大
8.左大右小
第五節 盡態法
1.長
2.短
3.大
4.小
5.疏
6.密
7.正
8.偏
第六節 迎讓法
1.上下相讓
2.左右朝揖
第七節 欹側法
1.右側
2.左欹
3.上欹下側
4.左欹右側
第八節 洗練法
1.省筆
2.減筆
3.略筆
第九節 呼應法
1.意連
2.形連
第十節 異形法
1.同畫異態
2.同形異化
3.同字異體
第十一節 假借法
1.借楷
2.借草
第三章 章法
**節 原則
第二節 要素
第四章 創作
**節 內容
第二節 幅式
米芾行書集字
《蜀素帖》
《苕溪詩帖》
《長至帖》等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二體千字文
- >
姑媽的寶刀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