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太平天國社會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43305
- 條形碼:9787520343305 ; 978-7-5203-4330-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太平天國社會史 本書特色
太平軍之興起,根源在于清政府吏治腐敗,屬官逼民反。但曾幾何時,太平天國統治區也民變蜂起,這一現象內含深意。以往有關太平天國的研究,多關注太平天國對清王朝的反抗,少談(或不談)民眾對太平天國的反抗,這就引出了耐人尋味的“反抗反抗者”的問題。對于一個哪怕是“革命”的政權來說,要保持長治久安,民心所向和轉向也是頭等重要的問題。本書通過對170余起典型案例的研判,全景式地展現了太平天國政權與民眾關系的互動情形及影響,在太平天國政治史、軍事史等專門研究基礎上,建構了太平天國社會史(民眾反抗史)的重要一面,客觀地總結了太平天國的歷史經驗與歷史教訓。
太平天國社會史 內容簡介
太平軍之興起,根源在于清政府吏治腐敗,屬官逼民反。但曾幾何時,太平天國統治區也民變蜂起,這一現象內含深意。以往有關太平天國的研究,多關注太平天國對清王朝的反抗,少談(或不談)民眾對太平天國的反抗,這就引出了耐人尋味的“反抗反抗者”的問題。對于一個哪怕是“革命”的政權來說,要保持長治久安,民心所向和轉向也是頭等重要的問題。本書通過對170余起典型案例的研判,全景式地展現了太平天國政權與民眾關系的互動情形及影響,在太平天國政治史、軍事史等專門研究基礎上,建構了太平天國社會史(民眾反抗史)的重要一面,客觀地總結了太平天國的歷史經驗與歷史教訓。
太平天國社會史 目錄
序二郭衛東(1)
序三劉 平(1)
緒 論(1)
**節 選題緣起(3)
第二節 概念界說(8)
第三節 學術回顧(29)
第四節 資料梳理(51)
第五節 理論思路(61)
小 引(65)
**章 時序數量(68)
**節 19世紀60年代的民變(69)
第二節 典型年份的剖析(100)
小 結 (122)
第二章 地域分布(125)
**節 民變在蘇南和浙江的比較(125)
第二節 蘇州地區民變的地域特色(132)
第三節 市鎮鄉村民變居多的現象(163)
小 結(166)
第三章 人員構成(170)
**節 領導人和參與者的量化分析(172)
第二節 各階層在民變中的角色(178)
小 結(192)
第四章 變亂肇始(195)
**節 類型區劃(195)
第二節 對抗爭對象的探討(208)
第三節 平民武裝起因比照(245)
第四節 動員模式(265)
小 結(286)
第五章 調控應對(290)
**節 調控十策(290)
第二節 “天國”應變(312)
小 結(331)
結 語(333)
主要參考文獻(369)
附 錄(400)
附錄一 太平天國統治區主要民變表(70起) (400)
附錄二 19世紀40—50年代蘇南、浙江地區主要
民變表(104起) (415)
附錄三 19世紀60年代太平天國主要鄉官表(231人) (452)
后 記(500)
太平天國社會史 作者簡介
劉晨,1986年生,山東濱州人。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首批“博雅”博士后。現為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研究員、助理教授。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史領域的教學與研究。著有《蕭朝貴與太平天國早期史》《義和團》等,在《近代史研究》《清史研究》《歷史檔案》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30余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煙與鏡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