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一代人天導師馬寅初解讀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3108382
- 條形碼:9787203108382 ; 978-7-203-10838-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一代人天導師馬寅初解讀 內容簡介
本書參考了大量的馬寅初生前著作, 并和當代一線教師教學生活實踐掛鉤, 不但還原了老一輩教育家馬寅初一生為教育事業貢獻終身的事跡, 也再現了當代人民教師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耕耘的無私奉獻。
一代人天導師馬寅初解讀 目錄
馬記酒坊小東家 不讓讀書就投江
求學滬上點油燈 北洋大學高才生
放棄理工學經濟 漂洋過海深造行
一篇杰出博士文 不寫中國寫美國
第二章 棄仕從教馬寅初 修身治學為百姓
留洋博士歸祖國 不為官來不為財
北京大學名教授 才高八斗管教務
創建上海商科大 學貴致用管經濟
入主浙江管財政 禁煙禁賭顯身手
第三章 山城重慶風云起 炸雷一聲獅子吼
大難不死來山城 重慶執教會英雄
國家民族利益重 嚴正聲明忿不平
言人不能言之事 平地一聲獅子吼
敢言敢怒惹老蔣 教授被關集中營
息烽營中馬教授 再被軟禁歌樂山
堅決不做真空管 棄舊迎新跟黨走
第四章 反對內戰爭民主 千里北上獲新生
校場口遭遇暴行 唇槍舌劍與敵爭
全面內戰失民心 再引馬老獅子吼
金蟬脫殼大轉移 神秘輪船教授行
輾轉香港返大陸 寅初再回北京城
第五章 依靠群策用群力 一流大學建浙東
就任浙大新校長 高等學府新創舉
素質教育與培養 管理科研集一身
社會工作校長事 高齡教授不耽擱
鳳凰山上祭烈士 教授題詞悼英雄
愛惜人才好領導 師生敬仰懷戀中
第六章 人天導師回北大 教育計劃大發展
再回北大就新職 慷慨激昂演說詞
學習政治換思想 整頓學風大動員
全面發展新北大 教育計劃拓展中
關愛師生老校長 關注成長為己任
學而不厭老教授 孜孜不倦學俄語
平易近人無架子 大俗大雅一君子
第七章 石破天驚人口論 計劃生育舉旗人
人口驟增成隱患 寒暑三度探緣由
小有心得求高見 計劃生育口號生
震耳欲聾一吶喊 人口理論破土成
第八章 維護學術著農書 真理面前人平等
憂國憂民老教授 晚年奮力著農書
高歲老人患癌癥 圍繞手術起爭端
姍姍來遲獲榮譽 喜度百年盛華誕
蓋棺論學界泰斗 浩氣存人天導師
馬寅初大事年表
參考文獻
一代人天導師馬寅初解讀 節選
《一代人天導師馬寅初解讀》: **章 路漫漫其修遠兮 吾將上下而求索 浙江紹興,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青山秀水哺育出一代又一代的名人,真可謂是人杰地靈。紹興文化積淀深厚,是中國“盛產”才子的地方,無數古今文化名人都誕生或生活于此,如東漢哲學家王充、晉代書法家王羲之、唐代詩人賀知章、南宋愛國詩人陸游;近代則有著名教育家蔡元培、鑒湖女俠秋瑾、文學巨匠魯迅、著名科學家竺可楨、著名歷史學家范文瀾等等,因此,毛澤東曾譽紹興為“名士之鄉”。 浙江嵊縣(今嵊州市),地處紹興地區,位于紹興市東南,本書的主人公馬寅初就是紹興人,他出生于嵊縣浦口鎮,家中并不富足,父親是個開酒坊的,他的童年也并不幸福,求學更是不順利,所追求的理想也并非如他所愿。在求學一事上,父親曾多方阻撓,后來幾經努力,不愛做生意的馬寅初讀了私塾,*后在舅舅的幫助下進了紹興學堂。一心想要讀書的馬寅初,并沒有得到父親的理解和支持,他為了能去上海讀書,以死抗爭,*后,父親沒有辦法,只好由他了。 19世紀末期,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西方列強對中國的瘋狂掠奪讓年輕的馬寅初深切感覺到,中國要想從獨立走向富強,就需要懂實業的人。在上海讀書時,他刻苦努力,連點電燈的錢都舍不得花。就這樣,他在一根油燈芯的陪伴下完成了在上海的學業,然后進入天津的北洋大學學習礦冶。 馬寅初以優異的成績提前從北洋大學畢業,開始了他的留學生涯。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他改變了當初實業救國的想法,開始在耶魯大學攻讀經濟學,并依靠自己的勤奮努力,很快進入美國的另外一所高等學府哥倫比亞大學攻讀經濟學博士。他的畢業論文——《紐約市的財政》得到美國學術界的廣泛關注,馬寅初也成為中國歷史上*早的經濟學博士之一。 馬記酒坊小東家不讓讀書就投江 馬寅初小時候很頑皮,聰明過人,七歲開始讀私塾。隨著年齡的增長,馬寅初覺得這樣讀死書的模式越來越不適合自己了。在母親的一再要求下,父親給他請來了才高八斗的老師俞桂軒,俞老師不但教馬寅初基本的國學知識,而且在課余時間還給他講岳飛的精忠報國、文天祥的浩然正氣、于謙的清白人生、海瑞的剛直不阿等歷史故事。這些人物的品格深深打動了馬寅初,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做一個像他們那樣的人。 馬寅初生長在一個社會動蕩的年代里,國家和人民都處在外強欺辱、政府腐朽的環境中。隨著年齡的增長,看到國家“朝局紛更甚,群夷要挾頻”,他不由感嘆:“獨上高樓思悄然,四方多難起硝煙。溪山依舊千秋在,獨立蒼茫欲問天。”從此,他下定決心,不能庸庸碌碌地虛度終生,一定要走出去,要多讀書,看看外面的世界,將來干一番大的事業。 在老師俞桂軒的指導下,馬寅初學習了國學知識,也懂得了很多人生的大道理。兩年以后,老師俞桂軒的教育已經不能滿足馬寅初的求知欲了。但是,父親從來沒有讓馬寅初繼續學習的想法,父親頑固地認為,目前他所學習的知識就足夠用了。 十七歲那年,父親開設的酒坊生意越來越不景氣,年近半百的父親也因此越來越暴躁,后來又染上了吸大煙的惡習。父親為了節省酒坊的開支,準備解雇賬房先生,就讓馬寅初和賬房先生學記賬。父親的如意算盤是等馬寅初成人后好繼承自己辛苦創下的家業。 ……
- >
二體千字文
- >
我與地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