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箋染墨香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196921
- 條形碼:9787562196921 ; 978-7-5621-9692-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箋染墨香 本書特色
抗戰文化,是一座寶藏、是一座富礦,他沉淀著厚重的國家歷史,留下諸多民族記憶。抗戰時期,中國各界精英匯聚山城,在重慶這座山水環抱的沃土上,用手中的紙筆在大后方與前線戰場上的中華兒女一同戰斗。包括客居或世居重慶的名流學者、民主人士、文化精英、佛教高僧,如林森、馮玉祥、張治中、郭沫若、梁漱溟、徐悲鴻、太虛等人所開展的文化活動、藝術創作、逸聞趣事,均在書稿中呈現彰顯。《箋染墨香》精選影印各位巨匠的筆墨佳作,旨在引導讀者了解巴渝濃郁的文史氣息。《箋染墨香》圖文并茂,彼此交相輝印;文字清新流暢,宛若行云流水。有較強的可讀性,趣味性。
箋染墨香 內容簡介
本書包括客居或世居重慶的名流學者、民主人士、文化精英、佛教高僧, 如林森、馮玉祥、張治中、郭沫若、梁漱溟、徐悲鴻、太虛等人所開展的文化活動、藝術創作、逸聞趣事, 均在書稿中呈現彰顯。本書精選影印各位巨匠的筆墨佳作, 旨在引導讀者了解巴渝濃郁的文史氣息。本書圖文并茂, 彼此交相輝印 ; 文字清新流暢, 宛若行云流水。有較強的可讀性, 趣味性。
箋染墨香 目錄
一本不應遺忘的冊頁
氣定神閑 寧靜致遠——佛學大師太虛書法之管見
林森翰墨潤渝州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憶甲骨學泰斗商承祚先生
我生有涯愿無盡 心期填海力移山——梁漱溟先生的書法給人們諸多啟示
民族大業同心鑄 渝州歲月千秋美——勞君展先生與父親的一段往事
筆墨放異彩 正氣滿乾坤——符克先生紀念冊之兩幀珍貴題詞及其聯想
歲月留痕
縉云山中的絕唱
馮玉祥翰墨賦異彩
郭沫若題詩記轟炸
何魯詩美字佳今流芳——一代數學大師的書法情
“和談將軍”張治中書藝風流
寄情翰墨 高風亮節——愛國將領何遂詩書畫三絕
遺聞軼事
張書旃和他的抗戰名畫《百鴿圖》
防空洞內呈現的《巴人汲水》
陪都故里留史詩一一代文理大師顧毓琇先生的詩歌情懷
吳作人題“搜妙創真
商承祚巧提意見獲雙利
梁漱溟辦學登報索筆潤
一位數學家未出版的字帖
“消失”的抗戰名畫《中國怒吼了》——兼談張氏兄弟與臺靜農先生
緬懷斯人
夫妻登高壽 并蒂詩書畫——記文理大師顧毓琇夫婦
家藏書作憶故人
嘔心瀝血釀花香——品高德厚憶方華
筆帶墨香字留永恒——憶蘇葆楨先生
老樹新枝競芳華——緬懷李虛侯先生
志高致遠淡泊無塵——寫在父親100周年誕辰之際
一位應該重新認識的藝術家——瑣憶梁白云先生
人物春秋
文理大師顧毓琇妙手寫華章
勤耕不輟——訪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劉兆吉先生
百手共扶蝴蝶舞——漆器工藝美術大師藍有智先生與《百蝶圖》
飽含激情寫嘉陵——李映銓先生山水畫印象
潛心農耕文化 樂于老有所為——劉映升先生與他的重慶巴渝農耕文化陳列館
佳作覽勝
采百花釀蜜 匯涓流成海——劉兆吉先生與《西南采風錄》
墨奏雅韻 筆瀉時風——追憶何方華先生畫雞
隨情賦彩 春花結緣——郭克先生花鳥畫作品賞析
松挺云海 鶴舞吉祥——試析方鳳富先生的中國畫《百鶴朝陽》
光耀奪目 富麗多彩——藍國雄先生與《螺甸鑲嵌三魚盤》
勿忘國恥 圓夢中華——王德年先生國畫新作《北碚抗戰文化名人》
王德年先生再推國畫新作《中華抗戰名將》
序跋擷珍
《縉云書畫》序
《縉云風采》序
《重慶市2008·長江(豐都)——嘉陵江(北碚)書畫作品展作品集》序
“桂海丹青韻縉云翰墨香”書畫聯展序
“墨韻嘉陵”書畫展序
《中國書畫百杰作品集——李富于》序
藝林寫真
薪火相傳樂奉獻
名人青睞北泉石硯
摩崖石刻裝扮嘉陵古道
事業無窮年 藝苑溢芬芳——淺談甘錫青先生的城市雕塑
神工啟迪后學微刻惠澤藝苑——潘啟慧先生微刻書畫解析
淡泊明志 情系民藝——民間藝術的跋涉者張明志先生素描
智達高遠妙手煥彩——試論巴渝書畫裝裱與修復兼及傳承人
后記
補記
箋染墨香 作者簡介
朱渝生,字怡心,號蒼梧,筆名朱渝、一生、靜思,祖籍山東曹縣。1955年生于渝州,中國國學研究會會員、西南大學當代城市美學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重慶市北碚區第十二屆政協委員、北碚區第二屆文聯委員。著有《歲月留痕》《硯磨春秋》等書。撰寫文史文章、評論、隨筆、序、跋、論文數百篇,發表在《人民日報(海外版)》《光明日報》《文史雜志》《齊魯名人》《**春秋》《中國美術報》《中國書畫報》《書法報》等30余家報刊上。 2009年,受聘于重慶電視臺《聚焦新重慶》欄目,任執行總監兼總策劃,拍攝制作《藝苑擷英》《視覺浪潮》兩檔文化節目,共計100集,連續播出。這兩檔節目酋次利用電視媒體對巴渝傳統工藝美術、民間藝術、學院派藝術進行全方位采訪報道,這是筆者的創舉。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自卑與超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