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陜西新時期文學訪談及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46849
- 條形碼:9787520346849 ; 978-7-5203-4684-9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陜西新時期文學訪談及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試圖對陜西以至全國新時期文學發展的態勢做一次客觀的記錄與研究,從而概括文學發展的某種規律。 文學既不能成為經國之大業,文學也不可能淪落到街頭賣藝,真正的文學就是在平靜中做好自身,這就是在閑逸中抒情。 發達的物質生活往往會帶來文學的自由。困苦的文學、革命的文學都是把文學當作工具,文學大多是盛世的產物。
陜西新時期文學訪談及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7位陜西籍作家陳忠實、賈平凹、京夫、高建群、馮積岐、紅柯、吳克敬等,7位陜西籍批評家劉建軍、暢廣元、李星、肖云儒、費秉勛、李國平、邢小利等的口述,借助1977—2017年間陜西文壇發生的四大事件,即:“筆耕文學小組的活動”、“陜軍東征”、“博士直諫”、“民間社團與刊物的興起”等,試圖對陜西以至全國新時期文學發展的態勢做一次客觀的記錄與研究,從而概括文學發展的某種規律。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編,上編:作家、批評家口述陜西新時期文學;中編:口述陜西新時期文學研究;下編:新時期陜西文學大事記,作家、批評家小傳。
陜西新時期文學訪談及研究 目錄
陜西新時期文學訪談錄
【作家訪談錄】
陳忠實訪談錄(一)
陳忠實訪談錄(二)
賈平凹訪談錄(一)
賈平凹訪談錄(二)
京夫訪談錄
高建群訪談錄
馮積岐訪談錄
紅柯訪談錄
吳克敬訪談錄
【批評家訪談錄】
劉建軍訪談錄
費秉勛訪談錄
暢廣元訪談錄
肖云儒訪談錄
李星訪談錄
李國平訪談錄
邢小利訪談錄
紀念“筆耕”文學小組成立三十周年大會發言整理稿
——“筆耕”文學組成員集體回憶錄
陜西新時期文學研究
【文學事件研究】
“筆耕”文學研究組活動的始末及其對陜西文學的貢獻
“陜軍東征”事件及其文學史意義
“博士直諫”事件的起因與延續
民間文學社團、刊物的涌動
【作家作品研究】
族長的形象自覺及其文化學意義
——陳忠實《白鹿原》的價值
“意境敘事”的試驗及其成功范例
——賈平凹的民族化小說探索之路
創作觀念與創作實踐的錯位
——評高建群的《*后一個匈奴》和《統萬城》
長篇小說的機杼與火候
——吳克敬《初婚》評鑒
附錄
一 “筆耕”組成員簡介
二 《陜西日報》(1979-1982年)中有關陜西文學信息
三 《文藝報》目錄(1978-1984年)中有關陜西文學信息
四 《延河》(1977-2002年)中有關陜西文學信息
五 開展文藝評論促進創作繁榮
——記陜西“筆耕”文學研究組的活動
六 青年博士直諫陜西作家
后記
陜西新時期文學訪談及研究 節選
《陜西新時期文學訪談及研究》: 賈:《廢都》為什么會在當時引起那么大的反響?這個問題現在來看和在當時的情況下來回答這個問題會有所不同。現在可以說是時代的觀念不一樣,那個時代的環境與現在也不一樣,所以在那個時候的問題現在就不成問題了。當時人們的傳統觀念接受不了小說中描寫的情形。前段時間《廢都》再版時很多人問我當時有無預見。實際上,每個作家都有預見的成分。就像觀察河流一樣,水向東流,*后流入大海,大的趨勢是能夠預知的。再比如,冬天的樹和春天的樹就不一樣,只要你認真觀察都有規律可循。正因為作家觀察生活的時間長了必然就會有一種先知,這是作家這個職業的特性決定的,而不是說作家比別人聰明、特殊。如果一個作家整天寫一些無關痛癢的作品,那還有啥意思?在世界范圍內,好的作品都是和它所處的時代有所摩擦。作家始終關注的是生活的未來,將要發生的東西。這些東西當時可能還是萌芽,所以很多讀者可能就不能接受! 』叵肫饋,我迄今為止出版的所有作品都有過爭議。而讀者對作品各有各的看法這很正常。一個作家的作品始終只給部分人看的。就像開鉿鉻館的就賣鉿鉻不可能賣餃子,開餃子館的不賣鉿鉻。一個作家始終只針對部分人群,不可能把所有人的口味調劑起來。有人愛《三國》,有人則喜歡《紅樓》。 作家對于自己發表或出版的作品已經無法把握,就像自己的孩子長大以后家長無法控制一樣。如果硬要我自己對比一下《廢都》和《秦腔》。我只能說,《廢都》之后,文學觀念有所改變,即和《浮躁》時期已不一樣,主要是寫法,從《廢都》之后這種寫法一直延續下來。《秦腔》寫得混沌、豐富,《廢都》更有激情,畢竟它是我40歲左右寫的,而《秦腔》我已過了50歲。 邰:您剛才提到作家往往是和他所處的時代發生摩擦,是不是說他們的思想常常與主流的思想有所不同? 賈:是這樣。作家的職業決定了他的思考總是朝前的,而管理者則是現在時,他們考慮的是穩定。文學中總是有預知的東西,就像下圍棋,思謀的總是下幾步。文學作品的功能就在這里,它能給人啟發也是因此。作家不能當馬后炮,除非他寫歷史小說。 邰:20世紀90年代初在全國引起廣泛關注的“陜軍東征”現象,您是其中的主要參與者,這個現象為陜西文壇在全國擴大了影響,也有力地刺激了當時的中國文壇,在某種程度上也標示著文學創作的明確轉向,與此同時誕生了‘兩部很有分量的長篇小說《廢都》和《白鹿原》。時過境遷,對這個現象的出現您以為純粹出于偶然,還是有其必然的原因?另外,這個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正好趕上了應運而生的媒體炒作浪潮,所以有些作品因此搭車而受益,但這些作品實際上質量并不高。聽說當時還有作家因為自己的作品搭不上車(擠不進“陜軍東征”的作品系列)惱羞成怒與刊發這個報道的記者尋釁,而事后又有作家為誰*早提出這個名詞爭功邀寵。請問您怎么看待這些行為?如何評價“陜軍東征”現象? 賈:“陜軍東征”這個現象已經過去17年了。它的出現應該說既有必然的東西也有偶然的因素。必然的因素有兩點:在那個時期,陜西正好有一大批作家開始寫作長篇小說,這些作家寫作水平這時也比較成熟;另一個是這個時期的文學熱點開始轉變,80年代熱中短篇小說,這時開始熱中長篇。也就是說,陜西的文學就像進入秋季的植物到了收獲期,不管是蘋果樹、梨樹、棗樹在這時都要結果! 瓣冘姈|征”的某些作品在出版伊始并未熱銷,*熱的時候是從《廢都》開始的。而在此之前,整個中國的長篇小說也都不熱鬧,從這個事件之后,中國的長篇小說一直熱到現在,中、短篇的被關注度從此衰落。 ……
陜西新時期文學訪談及研究 作者簡介
邰科祥(1964-),陜西鳳翔縣人,西安工業大學文學院教授,兼任陜西作家協會中短篇小說委員會委員、陜西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現主要從事中國當代文學批評與地域文化研究。已出版《賈平凹語言世界》《賈平凹的心閾世界》《當代商洛作家群論》《“泡沫”中沸騰的(秦腔)》《陜南孝歌文化考察》著作5部、主編《大學讀寫導引》《漢字文化入門》教材2本,發表論文50余篇。主持完成省廳級基金項目8項,曾獲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次,陜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2次、三等獎1次,陜西省文聯第三屆文藝評論二等獎1次。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