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劇透 本書特色
依據一張明朝古畫《上元燈彩圖》,藝術家邱志杰生發出一個龐大的《邱注上元燈彩計劃》。其中《劇透》即《金陵劇場角色繡像》,是一套散文、書法、繪畫三位一體相得益彰的天才創作。作者將上百個中國歷史上循環出現和對應于人類情感中亙古不變部分的意象定義為“角色”,事涉宮廷、市井、華夷、治亂、文教、武功等,以文字和圖像一一為其制作“繡像”,將囈語、獨白、洞見、機鋒、冷酷的敘事和妖嬈的想象鑄造成一種犀利而幽默、奇崛而怪誕的文體,構建了一種融合中國當代文學和當代藝術*難以定義的跨文本存在。
劇透 內容簡介
經歷和閱讀歷史的人都難免對其產生輪回和循環之感,因為情節總是驚人地相似——
只要皇帝幼小,就一定會有一個權臣。這個權臣曾經是霍光,后來是諸葛亮,再后來改名為張居正或袁世凱。只要有權臣,馬上就會出現一個刺客,他有時候叫汪精衛,有時叫荊軻。仿佛工種、角色是固定的,來演的那個具體的人,是偶然的。而權力的本性不變,總是讓擁有它的人遺忘危機;女人的本性不變,她要捍衛的與其說是空間不如說是時間;糧食和土地總是生死攸關的;實在找不出借口的時候,復仇總是可以重新成為名義……
超越每一段具體的歷史,提煉出所有歷史中普遍存在的角色設定,于是就有了:幼帝、太監、廢后、權臣、東宮、昏君、南渡、中原、北伐、長城、國色、外戚……再延伸至人類感情中亙古不變之部分所對應的意象:鄉愁、夢、醉、相思、夜雨、明月、輪回,等等,就成此熱鬧紛呈的金陵劇場,演繹出一部可窺古今歷史腳本的“劇透”:“冥冥中何人寫就腳本,生旦凈末丑各有情節;營營間隨處搭起劇臺,做念唱打看各分角色。”
本書是當代藝術與當代文學融合交匯、形式與內容完美結合的極具創造性的作品。
1、本書是作者大型藝術計劃《邱注上元燈彩計劃》的組成部分,本身即為當代藝術作品。
2、散文、書法、繪畫三位一體的結構,以中國傳統繡像本的形式呈現,是融會貫通傳統技藝和當代藝術思維的藝術杰作,具有收藏價值。繪畫同時為《邱注上元燈彩計劃》之“金陵劇場”展覽中各個裝置的草圖,翻閱此書,即相當于漫步于展覽現場。
3、本書及相關藝術構想由明朝中晚期描繪金陵古董市場上元之夜的《上元燈彩圖》衍生,緣起獨特。直至20世紀90年代,此畫作一直流落民間,1991年才由當代書畫鑒定大家徐邦達題字“上元燈彩”而定名。
4、以獨特視角窺探中國文化的隱秘基因及循環往復的歷史腳本如何演繹。《上元燈彩圖》繪有人物兩千余個,身份各異,受此啟發,作者披覽史籍,搜尋故事,整飭模版,辨識典型,提煉出上百個“角色”,皆在國史劇本中一再登場,也可視為歷史基因。
5、作為文學作品極富閱讀快感。每個“角色”獨立成章,簡潔精悍,文字綺麗冷峻,氣勢磅礴,雖為散文形式,實富詩歌韻味。以孤絕抽離之姿態縱觀古今,短短數百字,有形有象,有思有議,意味深長,讓人不忍釋卷。經歷和閱讀歷史的人都難免對其產生輪回和循環之感,因為情節總是驚人地相似——
只要皇帝幼小,就一定會有一個權臣。這個權臣曾經是霍光,后來是諸葛亮,再后來改名為張居正或袁世凱。只要有權臣,馬上就會出現一個刺客,他有時候叫汪精衛,有時叫荊軻。仿佛工種、角色是固定的,來演的那個具體的人,是偶然的。而權力的本性不變,總是讓擁有它的人遺忘危機;女人的本性不變,她要捍衛的與其說是空間不如說是時間;糧食和土地總是生死攸關的;實在找不出借口的時候,復仇總是可以重新成為名義……
超越每一段具體的歷史,提煉出所有歷史中普遍存在的角色設定,于是就有了:幼帝、太監、廢后、權臣、東宮、昏君、南渡、中原、北伐、長城、國色、外戚……再延伸至人類感情中亙古不變之部分所對應的意象:鄉愁、夢、醉、相思、夜雨、明月、輪回,等等,就成此熱鬧紛呈的金陵劇場,演繹出一部可窺古今歷史腳本的“劇透”:“冥冥中何人寫就腳本,生旦凈末丑各有情節;營營間隨處搭起劇臺,做念唱打看各分角色。”
本書是當代藝術與當代文學融合交匯、形式與內容完美結合的極具創造性的作品。
1、本書是作者大型藝術計劃《邱注上元燈彩計劃》的組成部分,本身即為當代藝術作品。
2、散文、書法、繪畫三位一體的結構,以中國傳統繡像本的形式呈現,是融會貫通傳統技藝和當代藝術思維的藝術杰作,具有收藏價值。繪畫同時為《邱注上元燈彩計劃》之“金陵劇場”展覽中各個裝置的草圖,翻閱此書,即相當于漫步于展覽現場。
3、本書及相關藝術構想由明朝中晚期描繪金陵古董市場上元之夜的《上元燈彩圖》衍生,緣起獨特。直至20世紀90年代,此畫作一直流落民間,1991年才由當代書畫鑒定大家徐邦達題字“上元燈彩”而定名。
4、以獨特視角窺探中國文化的隱秘基因及循環往復的歷史腳本如何演繹。《上元燈彩圖》繪有人物兩千余個,身份各異,受此啟發,作者披覽史籍,搜尋故事,整飭模版,辨識典型,提煉出上百個“角色”,皆在國史劇本中一再登場,也可視為歷史基因。
5、作為文學作品極富閱讀快感。每個“角色”獨立成章,簡潔精悍,文字綺麗冷峻,氣勢磅礴,雖為散文形式,實富詩歌韻味。以孤絕抽離之姿態縱觀古今,短短數百字,有形有象,有思有議,意味深長,讓人不忍釋卷。
6、作者自小深受傳統文化熏染,后又成為中國當代藝術*早的實踐者之一,對于“傳統與現代”議題的思考深刻而獨到,并體現于其作品當中,本書即是一個跨文本的體現。
劇透 目錄
劇透 相關資料
邱志杰是中國當代*有創作激情的藝術家,他在架上藝術、影像藝術、行為藝術、裝置藝術、多媒體藝術等方面均做出了實驗性的探索,其作品形式多樣,觀念極有深度,實驗性強。如要了解當代中國的實驗藝術,不可不了解或閱讀邱志杰的作品和文字。 ——趙汀陽 這就是邱志杰,他的藝術是一種帶有責任的規劃,一步一步、一環一環,不為了引人矚目,只為了全力以赴的通透問題的根本。 ——國家美術金星獎 對邱志杰來說,不管在宣紙上臨摹古文還是在石頭上刻章,這些練習早已超越其本身的意義,成為一種通過書法接觸中國文化的重要表現方法。邱志杰將自幼學習的 “書法” 作為表現的核心,通過書寫這一行為,再一次對人類的存在發出普遍性、根源性的叩問。 ——日本金澤21世紀美術館 邱志杰的作品和其對生活的理解緊密相連。他在藝術教育和創作中,不斷發展“總體藝術”的理念,展示了藝術如何成為闡釋改變、傳統及全球化的引擎。 ——荷蘭凡納貝美術館
劇透 作者簡介
邱志杰 1969年生。現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實驗藝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學院教授。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當代藝術家之一。畢業于浙江美術學院版畫系。創作涉及書法、水墨繪畫、攝影、錄像、裝置、劇場等多種方式。 曾在國內外美術館舉辦幾十次個展,并參加過數百個群展。1996年中國最早的錄像藝術展《現象與影像》策展人。2012年第九屆上海雙年展總策展人。2017年度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策展人。 2003年以來投身于當代藝術教育。其“總體藝術”理念以文化研究為基礎,發展出一種將觀察、造物、現場、事件、寫作和策展等糅合于一體的實踐,尋求藝術與人生、藝術與社會的貫通。近年來致力于實驗藝術教育體系尤其是社會性藝術和科技藝術的構建。2017年在中央美術學院創立了EAST科技藝術教育國際聯盟。
- >
煙與鏡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推拿
- >
月亮虎
- >
隨園食單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