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現代作家研究(2018年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206180
- 條形碼:9787521206180 ; 978-7-5212-0618-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現代作家研究(2018年卷) 內容簡介
本書為評論集。內容包括: 那個叫林語堂的漳州人 ; 林語堂以理趣入文 ; 楊騷與林語堂及其家人 ; 李代桃僵話柏英 ; 尋找一條大河的源頭 ; 王愿堅腳下的一畝三分地等。
現代作家研究(2018年卷) 目錄
陳忠實
白燁 走向《白鹿原》的重要過渡
高志明 重讀《白鹿原》:鄉土中國的精神世界
弘明 論《白鹿原》中的四次死亡
郭文瑞 陳忠實散文中的“鄉黨”意識
楊輝 陳忠實小說的“前史”考察(1966-1977)
黃金萍 《白鹿原》中的“白鹿”敘事
林語堂
陳子銘 那個叫林語堂的漳州人
高顯瑩 林語堂以理趣人文
楊西北 楊騷與林語堂及其家人
陳煜斕 李代桃僵話柏英
曾麗琴 早期海外華人形象的重塑與文化自信
文卿 尋找一條大河的源頭
王愿堅
翁亞尼 王愿堅腳下的一畝三分地
段崇軒 用“微雕”藝術寫戰爭“詩史”
李迪 牛海荃 不煽情,才動情
崔慶蕾 王愿堅與李傳鋒交往側記
安孟瑤 王愿堅短篇小說中的符號、敘事與文化認同建構
王雪 八通書信檔案中的王愿堅
吳伯蕭
梁向陽 梁爽 吳伯簫的延安之路
申朝暉 吳伯簫早期文學活動的現代性反思
邱俊平 吳伯簫1961年的兩份手稿
張欣 《黑紅點》三題
張元珂 《吳伯簫致雷加》輯錄記
陳荒煤
白燁 新時期文學的開路先鋒
孫艷琳 荒野中的萌芽
冷冰 從“被撇棄的砂子”到堅定的革命者
嚴平 路上的風景
楊志君 生于斯,長于斯,成于斯
汪靜茹 電影劇本怎么寫?
茹志鵑
郭文瑞 茹志鵑的文學原點
楊志君 茹志鵑早期小說的敘事特征
北喬 一朵永不凋謝的文學之花
金星 茹志鵑在1980年代初的心境與趣識
張旻昉 從“第三人稱意識中心”敘事方式談茹志鵑的《靜靜的產院》
周馳覲 后方世界的生活變革與觀念迭新
俞平伯
鮑良兵 俞平伯與《再說樂府詩〈羽林郎〉》爭論
金傳勝 俞平伯的集外文字與新見筆名
宮立 俞平伯集外文兩篇釋讀
張立群 白婉寧“俞平伯傳”的現狀與價值
邱俊平 俞平伯致李治華書信六通
王辛笛
王圣思 父親書房史錄
沈喜陽 我感覺我在,我信我在,我思我在
劉屏 王辛笛與中國現代文學館
王芳 辛笛詩歌創作的雙重寂寞
北塔 量多、質優、罕有其匹
汪靜茹 “我與三四十年代的血緣關系”
蔣光慈
方銘 蔣光慈的文學貢獻
余學玉 《咆哮了的土地》的文學史地位
潘應 《麗莎的哀怨》
王鳳霞 蔣光慈作品中的皖西地域文化
馬德俊 蔣光慈佚文考論
史鐵生
耿弘明 從有限眺望無限
郝澤華 于夜晚中等待自由
周毅 郝靜 史鐵生——困頓苦厄中的先知
張夢 寫作是他的解藥
慕津鋒 從一部手稿談“史鐵生與足球”
左聯五戰士
馬文飛 馮鏗《紅的日記》研究及其他
郭文瑞 “想你的紅磚映著天白,嬈嬌的桃枝親你孤拔”
李星辰 柔石翻譯小論
金傳勝 胡也頻史料二題
朱元軍 論李偉森小說
秦牧
慕津鋒 秦牧與鐘敬文的情誼
張露 追尋戰時的民主與自由
張元珂 《花街十里一城春》的稿簽、手稿及其他
邱俊平 《土地》手稿談
許建輝 《秦牧致姚雪垠》簡介
后記
白燁 走向《白鹿原》的重要過渡
高志明 重讀《白鹿原》:鄉土中國的精神世界
弘明 論《白鹿原》中的四次死亡
郭文瑞 陳忠實散文中的“鄉黨”意識
楊輝 陳忠實小說的“前史”考察(1966-1977)
黃金萍 《白鹿原》中的“白鹿”敘事
林語堂
陳子銘 那個叫林語堂的漳州人
高顯瑩 林語堂以理趣人文
楊西北 楊騷與林語堂及其家人
陳煜斕 李代桃僵話柏英
曾麗琴 早期海外華人形象的重塑與文化自信
文卿 尋找一條大河的源頭
王愿堅
翁亞尼 王愿堅腳下的一畝三分地
段崇軒 用“微雕”藝術寫戰爭“詩史”
李迪 牛海荃 不煽情,才動情
崔慶蕾 王愿堅與李傳鋒交往側記
安孟瑤 王愿堅短篇小說中的符號、敘事與文化認同建構
王雪 八通書信檔案中的王愿堅
吳伯蕭
梁向陽 梁爽 吳伯簫的延安之路
申朝暉 吳伯簫早期文學活動的現代性反思
邱俊平 吳伯簫1961年的兩份手稿
張欣 《黑紅點》三題
張元珂 《吳伯簫致雷加》輯錄記
陳荒煤
白燁 新時期文學的開路先鋒
孫艷琳 荒野中的萌芽
冷冰 從“被撇棄的砂子”到堅定的革命者
嚴平 路上的風景
楊志君 生于斯,長于斯,成于斯
汪靜茹 電影劇本怎么寫?
茹志鵑
郭文瑞 茹志鵑的文學原點
楊志君 茹志鵑早期小說的敘事特征
北喬 一朵永不凋謝的文學之花
金星 茹志鵑在1980年代初的心境與趣識
張旻昉 從“第三人稱意識中心”敘事方式談茹志鵑的《靜靜的產院》
周馳覲 后方世界的生活變革與觀念迭新
俞平伯
鮑良兵 俞平伯與《再說樂府詩〈羽林郎〉》爭論
金傳勝 俞平伯的集外文字與新見筆名
宮立 俞平伯集外文兩篇釋讀
張立群 白婉寧“俞平伯傳”的現狀與價值
邱俊平 俞平伯致李治華書信六通
王辛笛
王圣思 父親書房史錄
沈喜陽 我感覺我在,我信我在,我思我在
劉屏 王辛笛與中國現代文學館
王芳 辛笛詩歌創作的雙重寂寞
北塔 量多、質優、罕有其匹
汪靜茹 “我與三四十年代的血緣關系”
蔣光慈
方銘 蔣光慈的文學貢獻
余學玉 《咆哮了的土地》的文學史地位
潘應 《麗莎的哀怨》
王鳳霞 蔣光慈作品中的皖西地域文化
馬德俊 蔣光慈佚文考論
史鐵生
耿弘明 從有限眺望無限
郝澤華 于夜晚中等待自由
周毅 郝靜 史鐵生——困頓苦厄中的先知
張夢 寫作是他的解藥
慕津鋒 從一部手稿談“史鐵生與足球”
左聯五戰士
馬文飛 馮鏗《紅的日記》研究及其他
郭文瑞 “想你的紅磚映著天白,嬈嬌的桃枝親你孤拔”
李星辰 柔石翻譯小論
金傳勝 胡也頻史料二題
朱元軍 論李偉森小說
秦牧
慕津鋒 秦牧與鐘敬文的情誼
張露 追尋戰時的民主與自由
張元珂 《花街十里一城春》的稿簽、手稿及其他
邱俊平 《土地》手稿談
許建輝 《秦牧致姚雪垠》簡介
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回憶愛瑪儂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