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六祖慧能文化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46937
- 條形碼:9787520146937 ; 978-7-5201-4693-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六祖慧能文化研究 本書特色
為進一步做好象州六祖遺跡的認定、保護和弘揚工作,由廣西歷史學會主辦,廣西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和象州縣禪宗六祖文化研究會承辦,廣西佛教協會協辦的“廣西(象州)六祖文化研討會”于2018年6月19至21日在象州召開。來自北京、上海、江蘇、山東、浙江、安徽、四川、廣東和廣西等地的學者、佛教界人士共86位嘉賓出席,提交論文68篇,會務組遴選會議優秀論文集編輯成冊。本書共收入34篇文章,作者均為高校研究人員,從歷史學的角度圍繞六祖慧能的行跡、思想、傳播進行了討論。
六祖慧能文化研究 內容簡介
為進一步做好象州六祖遺跡的認定、保護和弘揚工作,由廣西歷史學會主辦,廣西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和象州縣禪宗六祖文化研究會承辦,廣西佛教協會協辦的“廣西(象州)六祖文化研討會”于2018年6月19至21日在象州召開。來自北京、上海、江蘇、山東、浙江、安徽、四川、廣東和廣西等地的學者、佛教界人士共86位嘉賓出席,提交論文68篇,會務組遴選會議很好論文集編輯成冊。本書共收入34篇文章,作者均為高校研究人員,從歷史學的角度圍繞六祖慧能的行跡、思想、傳播進行了討論。
六祖慧能文化研究 目錄
禪悟與語言管窺 楊維中/3
六祖惠能思想新論 徐文明/19
從“壁觀”到“頓入”:略論禪宗修禪方法的轉變及其意義 仲紅衛/33
大珠慧海對慧能南宗頓悟禪的發揮以及佛教的中國化 伍先林/41
“自性《壇經》”:試論《壇經》文化對明代思想的影響 陳永革/65
惠能禪宗的地域傳播與《壇經》的版本演化
——兼論象州“六祖巖”的文化價值 白光/74
惠昕本《六祖壇經》略考 吳孝斌/82
南禪宗思想和文化的海外影響 李曙豪/89
六祖慧能與《壇經》流傳 李英/106
從譚掞看宋代嶺南的文人與禪 黃雪暉/113
宋代黃龍宗二祖釋祖心生平事跡考述 金建鋒/121
元代民間文獻《新編連相搜神廣記》所構建的惠能形象 張勇/135
六祖惠能與中國傳統記誦教育 謝崇安/145 第二部分 行跡考證
六祖慧能行跡的已知和未知 林有能/153
六祖惠能“隱跡”行年、行跡考略 苗儀/166
六祖惠能行跡的若干分析 朱正國/175
六祖惠能道跡賢蹤述考——以嶺南古寺為中心 達亮/188
云游四方:由三水六祖傳說產生的聯想 劉正剛 楊憲釗/205
六祖慧能及其弟子的事跡載記考
——試論《壇經》、《曹溪大師別傳》和燈錄的參伍為用 江暉/216
禪宗六祖慧能南歸至出家時間考述——以北宗神秀禪師為切入點 廖銘德/240
廣東肇慶七星巖大鑒寺小考 劉曉生/259 第三部分 繼往開來
六祖慧能與廣州光孝寺 黃夏年/271
歷史上廣西佛教的若干亮點 黃錚/280
佛教在嶺南交州、粵西地區傳播探賾 溫愛民/298
珠江流域禪宗六祖文化的民間傳播——珠江三角洲考察略說 陳忠烈/312
對廣西象州六祖巖跡址相關問題及其文化價值的思考 李福標/323
重新發現“六祖巖”與象州禪文化旅游開發 羅彩娟 王玲霞/338
象州六祖遺跡保護與開發芻議 羅樹杰/347 后記/352
六祖慧能文化研究 作者簡介
林有能,男,1957年11月出生于廣東省高要縣,1979年考入中山大學歷史系,1983年大學畢業,分配到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的《學術研究》雜志社工作,先后任編輯、編輯部主任、副主編。1999年,廣東社會科學大學任專職副校長,負責學校的全面工作。2003年回到省社科聯本部,任學術規劃部主任。2008年當選為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專職副主席,分管省社科規劃、社科成果評獎、學術年會以及社科學術研討活動。兼任《學術研究》雜志社長。2017年退休。 科研方向及成果:歷史學、嶺南文化、佛教禪文化尤其是六祖慧能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課題《嶺南禪宗史》,發表關于歷史學、嶺南文化、禪宗文化論文數十篇,主編出版有關嶺南文化、禪宗文化和六祖慧能研究的文集十幾部,出版專著有《六祖慧能大智慧》(廣東人民出版社)、《禪宗六祖慧能跡址探真》(商務印書館)等。
- >
唐代進士錄
- >
史學評論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山海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