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移民跨國實踐中的社會地位補償:基于華南僑鄉三個華人移民群體的比較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38349
- 條形碼:9787520338349 ; 978-7-5203-3834-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移民跨國實踐中的社會地位補償:基于華南僑鄉三個華人移民群體的比較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在與以往國際移民及跨國主義理論對話的基礎上,運用跨國多點民族志的方法,將華人移民的跨國實踐納入“社會地位補償”的分析框架中來理解。移民的跨國實踐不僅與個人出國前后的社會經濟地位有關,還與祖籍國和移居國在世界體系中的位置以及群體在移居地的社會境遇有著密切關系,并同時受到僑鄉地方政府、地方社會以及海外離散社會等中觀因素的影響。在當代相對變動的世界體系之下,遵循不同遷移路徑、來自不同祖籍地及流向不同移居地的華人移民試圖通過豐富多元的跨國實踐來重構社會身份與協商所屬社會階層,并以此來抵抗現有世界體系給個體所帶來的原子化與邊緣感。
移民跨國實踐中的社會地位補償:基于華南僑鄉三個華人移民群體的比較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在國際移民及跨國主義理論的基礎上,運用跨國多點民族志的方法,分別從江門、福州及海南抽取坎鎮、官鎮及文鎮的移民群體作為研究對象,討論在變動中的世界體系之下,這些國際移民是如何重構社會身份與協商所屬社會階層,并以其豐富多元的跨國實踐來抵抗現有世界體系給個體所帶來的原子化與邊緣感。本書試圖跳脫單一民族國家的框架來分析遷移主體的多重位置與身份形塑。跨國實踐使個體可以充分利用不同民族國家在世界體系中的落差,實現社會地位表達的*大化。而跨國實踐作為遷移個體應對世界體系的微觀實踐,通過跨國空間下的消費價值剩余轉移的方式,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也減緩了跨國流動給祖籍國與移居國帶來的資源不平等分配的沖擊。
移民跨國實踐中的社會地位補償:基于華南僑鄉三個華人移民群體的比較研究 目錄
移民跨國實踐中的社會地位補償:基于華南僑鄉三個華人移民群體的比較研究 作者簡介
黎相宜 女,社會學博士,中山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山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華僑華人研究中心研究員,研究方向為國際移民研究、華僑華人研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社會與文化研究(主攻新加坡、泰國等)。曾獲第三屆“余天休社會學優秀博士論文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以及省部級人文社科基金項目多項,出版專著一部,在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社會學研究》《民族研究》等雜志發表論文數十篇,論文多次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轉載,多篇專報曾受到中央及省級部門的批示。
- >
我與地壇
- >
山海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巴金-再思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