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兩個歷史問題的決議及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對歷史的回顧(簡明注釋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822623
- 條形碼:9787509822623 ; 978-7-5098-2262-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兩個歷史問題的決議及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對歷史的回顧(簡明注釋本) 內容簡介
《兩個歷史問題的決議及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對歷史的回顧(簡明注釋本)》以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嚴格遵循兩個歷史問題決議和十二大以來中國共產黨歷次代表大會的有關結論,內容力求準確、簡明、適用。適用于黨、政、軍及各條戰線從事宣傳、教學、研究工作及開展學習活動之用。
《兩個歷史問題的決議及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對歷史的回顧(簡明注釋本)》由《關于若干歷史問題決議》、《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原文及注釋、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對歷史的回顧(十二大至十八大主題報告五年工作和十年基本總結)原文節錄及注釋三個部分組成,兩個決議和七次黨的代表大會中提到的重要事件、人物、會議、組織、理論觀點等,擬定了注釋條目,并作了簡明精當的解釋。
兩個歷史問題的決議及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對歷史的回顧(簡明注釋本) 目錄
**部分 《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原文及注釋
一、《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原文
二、《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注釋
[1]毛澤東
[2]新民主主義革命
[3]大革命(時期)
[4]土地革命(戰爭時期)
[5]抗日戰爭(時期)
[6]馬克思列寧主義
[7]半封建半殖民地
[8]列寧
[9]斯大林
[10]共產國際
[11]國民黨的改組
[12]國民革命軍
[13]東征
[14]北伐
[15]國民黨內的反動集團在一九二七年叛變了這個革命
[16]陳獨秀
[17]以陳獨秀為代表的右傾思想
[18]紅軍
[19]工農兵代表會議的政府
[20]革命根據地
[21]“九一八”
[22]托洛茨基陳獨秀派
[23]羅章龍
[24]張國燾
[25]馬克思
[26]恩格斯
[27]六屆四中全會
[28]遵義會議
[29]“懲前毖后,治病救人”
[30]六屆七中全會
[31]“國民會議”
[32]緊急會議(八七會議)
[33]命令主義
[34]宗派主義
[35]極端民主化
[36]一九二七年十一月黨中央的擴大會議
[37]盲動主義(即冒險主義)
[38]不斷革命”
[39]黨的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
[40]現代中國革命的基本矛盾
[41]民主革命的十大綱領
[42]蔣馮閻戰爭
[43]李立三
[44]《新的革命高潮與一省或數省的首先勝利》
[45]毛澤東同志在長期中用主要力量去創造農村根據地,以農村來包圍城市,以根據地來推動全國革命高潮的思想
[46]他不但始終沒有贊成立三路線,而且以極大的忍耐心糾正了紅一方面軍中的“左”傾錯誤
[47]**次“圍剿”
[48]六屆三中全會
[49]陳紹禹(王明)
[50]《兩條路線》即《為中共更加布爾什維克化而斗爭》
[51]中間營壘和第三派
第二部分 《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原文及注釋
第三部分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對歷史的回顧”原文節錄及注釋
后記
一、《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原文
二、《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注釋
[1]毛澤東
[2]新民主主義革命
[3]大革命(時期)
[4]土地革命(戰爭時期)
[5]抗日戰爭(時期)
[6]馬克思列寧主義
[7]半封建半殖民地
[8]列寧
[9]斯大林
[10]共產國際
[11]國民黨的改組
[12]國民革命軍
[13]東征
[14]北伐
[15]國民黨內的反動集團在一九二七年叛變了這個革命
[16]陳獨秀
[17]以陳獨秀為代表的右傾思想
[18]紅軍
[19]工農兵代表會議的政府
[20]革命根據地
[21]“九一八”
[22]托洛茨基陳獨秀派
[23]羅章龍
[24]張國燾
[25]馬克思
[26]恩格斯
[27]六屆四中全會
[28]遵義會議
[29]“懲前毖后,治病救人”
[30]六屆七中全會
[31]“國民會議”
[32]緊急會議(八七會議)
[33]命令主義
[34]宗派主義
[35]極端民主化
[36]一九二七年十一月黨中央的擴大會議
[37]盲動主義(即冒險主義)
[38]不斷革命”
[39]黨的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
[40]現代中國革命的基本矛盾
[41]民主革命的十大綱領
[42]蔣馮閻戰爭
[43]李立三
[44]《新的革命高潮與一省或數省的首先勝利》
[45]毛澤東同志在長期中用主要力量去創造農村根據地,以農村來包圍城市,以根據地來推動全國革命高潮的思想
[46]他不但始終沒有贊成立三路線,而且以極大的忍耐心糾正了紅一方面軍中的“左”傾錯誤
[47]**次“圍剿”
[48]六屆三中全會
[49]陳紹禹(王明)
[50]《兩條路線》即《為中共更加布爾什維克化而斗爭》
[51]中間營壘和第三派
第二部分 《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原文及注釋
第三部分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對歷史的回顧”原文節錄及注釋
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朝聞道
- >
月亮虎
- >
唐代進士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經典常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