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左傳·呂氏春秋·戰國策/中華傳統文化核心讀本:精選插圖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5548471
- 條形碼:9787545548471 ; 978-7-5455-4847-1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左傳·呂氏春秋·戰國策/中華傳統文化核心讀本:精選插圖版 本書特色
余秋雨、朱永新、錢文忠聯袂推薦 中國古代的重要典籍,先秦歷史的全面展現 精選內容:精選備受歡迎的國學書目,內容經典 精準注譯:針對原文進行精準的注譯、解析,易于理解 精美插圖:全書配以精美的古代插圖,輕松有趣
左傳·呂氏春秋·戰國策/中華傳統文化核心讀本:精選插圖版 內容簡介
《左傳》是一部編年體歷史著作,講述了公元前722年至前468年間各諸侯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的歷史,著重點在諸侯列國之間的矛盾與斗爭。它還開創了歷史文學的先河,對后世傳記文學,如《史記》等有很大影響。 《呂氏春秋》是百家九流學說的集成,融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眾家之長,形成包括政治、經濟、哲學、道德、軍事等方面的理論體系。作者呂不韋的用意是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為秦王朝提供治國理政方略。 《戰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書,按東周、西周、秦國、齊國、楚國、趙國、魏國、韓國、燕國、宋國、衛國、中山國等次第編寫,記述了戰國時期縱橫家的政治主張與策略,展現了戰國時代的歷史特點與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歷史的重要典籍。
左傳·呂氏春秋·戰國策/中華傳統文化核心讀本:精選插圖版 目錄
左 傳
鄭伯克段于鄢
周鄭交質
小白爭國
衛石碏大義滅親
曹劌論戰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衛懿公好鶴
齊桓公伐楚
宮之奇諫假道
晉驪姬之亂
宋襄圖霸
秦晉韓之戰
晉公子重耳之亡
晉文公勤王
魯展喜犒齊師
晉楚城濮之戰
燭之武退秦師
秦晉殽之戰
宋昭之弒
晉靈公不君
宋及楚人平
齊晉鞌之戰
楚歸晉知罃
晉侯夢大厲
呂相絕秦
晉楚鄢陵之戰
晉祁奚舉賢
師曠論衛人出其君
伯州犁問囚
蔡聲子論晉用楚材
吳季札觀樂
鄭子產相國
晏嬰叔向論齊晉季世
伍員奔吳
晏嬰論“和”與“同”
設諸刺吳王僚
申包胥如秦乞師
齊魯夾谷之會
伍員諫許越平
楚白公之難
呂氏春秋
本 生
重 己
貴 公
去 私
貴 生
情 欲
當 染
勸 學
尊 師
大 樂
侈 樂
古 樂
振 亂
論 威
愛 士
順 民
節 喪
去 尤
聽 言
本 味
義 賞
察 今
察 微
不 二
淫 辭
用 民
舉 難
察 賢
愛 類
慎 行
察 傳
貴 直
上 農
戰國策
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
蘇秦始將連橫說秦惠王曰
司馬錯與張儀爭論于秦惠王前
齊助楚攻秦
范雎至秦
鄒忌修八尺有余
昭陽為楚伐魏
齊人有馮諼者
齊宣王見顏斶曰
田單將攻狄
張儀為秦破從連橫
威王問于莫敖子華曰
魏王遺楚王美人
莊辛謂楚襄王曰
汗明見春申君
楚考烈王無子
知伯帥趙、韓、魏而伐范、中行氏
武靈王平晝閑居
秦攻趙于長平
秦圍趙之邯鄲
趙太后新用事
魏武侯與諸大夫浮于西河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
韓傀相韓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
昌國君樂毅為燕昭王合五國之兵而攻齊
燕太子丹質于秦
昭王既息民繕兵
左傳·呂氏春秋·戰國策/中華傳統文化核心讀本:精選插圖版 節選
宮之奇諫假道 【原文】 晉荀息請以屈產之乘與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公曰:“是吾寶也。”對曰:“若得道于虞,猶外府也。”公曰:“宮之奇存焉。”對曰:“宮之奇之為人也,懦而不能強諫。且少長于君,君昵之〔1〕。雖諫,將不聽。”乃使荀息假道于虞,曰:“冀為不道,入自顛,伐鄍三門。冀之既病,則亦唯君故。今虢為不道,保于逆旅〔2〕,以侵敝邑之南鄙。敢請假道,以請罪于虢。”虞公許之,且請先伐虢。宮之奇諫。不聽,遂起師。夏,晉里克、荀息帥師會虞師伐虢,滅下陽。 【注釋】 〔1〕昵:親近。 〔2〕逆旅:客舍。 【譯文】 晉大夫荀息請求用屈地所產的名馬和垂棘出產的美玉,向虞國借路去攻打虢國。晉獻公說:“這些是晉國的寶物啊。”荀息回答說:“假如從虞國借到路,寶物放在虞國,就如同放在晉國的外庫一樣。”晉獻公說:“有名臣宮之奇在那里,怕不能如愿吧。”荀息回答說:“宮之奇的為人,懦弱而不能堅決進諫,而且從小就和虞君一起在宮中長大,虞君很親近他,即使進諫,虞君也不會聽從。”于是晉獻公派荀息到虞國去借路,說:“從前冀國不講道義,由顛入侵你們虞國,攻打鄍邑的三面城門。晉國伐冀使冀國受到損傷,完全是為了給君王復仇。如今虢國也不講道義,在客舍修筑堡壘,以侵占鄙國的南部邊境。謹請求貴國借我們一條進兵之路,以便前往虢國興師問罪。”虞公答應了,并且請求自己先行攻打虢國。宮之奇勸諫。虞公不接受,便出兵伐虢。夏天,晉國的里克、荀息率兵會合虞軍,共同攻打虢國,滅亡了虢邑下陽。 【原文】 晉侯復假道于虞以伐虢。宮之奇諫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晉不可啟,寇不可玩〔1〕。一之謂甚,其可再乎?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公曰:“晉,吾宗也,豈害我哉?”對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從,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為文王卿士,勛在王室,藏于盟府。將虢是滅,何愛于虞?且虞能親于桓、莊乎?其愛之也,桓、莊之族何罪?而以為戮,不惟逼乎?親以寵逼,猶尚害之,況以國乎?”公曰:“吾享祀豐潔,神必據我〔2〕。”對曰:“臣聞之: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故《周書》曰:‘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則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馮依,將在德矣。若晉取虞,而明德以薦馨香,神其吐之乎?”弗聽,許晉使。宮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臘矣〔3〕!在此行也,晉不更舉矣。” 【注釋】 〔1〕玩:忽視。 〔2〕據:依靠,此指保護。 〔3〕臘:歲終大祭之名。 【譯文】 晉獻公再次向虞國借路去攻打虢國。宮之奇勸諫說:“虢國是虞國的外圍,假如虢國滅亡,虞國也必然跟著滅亡。晉國的野心不能啟發,外國軍隊不可忽視。一次借路已經有些過分,難道還可以借第二次嗎?俗話講的‘輔和車互相依存,嘴唇沒有了,牙床就會感到寒冷’,說的就是虞國和虢國的關系。”虞公說:“晉國是我的同宗,難道還會害我嗎?”宮之奇回答說:“太伯、虞仲,是周太王的兒子,太伯不跟隨在側,所以沒有嗣位。虢仲、虢叔,是王季的兒子,他們都做過文王的卿士,對王室有功績,受勛的記錄藏在盟府。如今晉國將要滅掉虢國,對虞國又怎么會愛惜呢?況且,虞國跟晉國的關系能比桓叔、莊伯更為親近嗎?如果晉國愛惜親族國家的話,那么桓叔、莊伯的族人有什么罪過? 但卻被殺戮,不就是因為他們使晉國感到了威脅嗎?親近的宗族由于受寵而有威脅,尚且殺害了他們,何況我們國家呢?”虞公說:“我祭祀用的祭品豐盛潔凈,神靈必定保護我。” 宮之奇回答說:“ 下臣聽說, 鬼神不親近任何人, 而只依從德行。所以《周書》說: ‘ 上天沒有私親, 它只幫助有德行的人。’ 又說:‘祭祀的黍稷不芳香,美德才芳香。’又說:‘百姓不能改變祭物,只有德行能當作祭物。’這樣說來,不是德行,百姓就不和順,神靈也就不愿享用了。神靈所憑的,就在于德行。假如晉國取得了虞國,再發揚美德,用芳香的祭物去供奉神靈,神靈難道會吐出來嗎?”虞公不聽,答應了晉獻公使者的要求。宮之 奇帶領著他的家族出走,說:“虞國今年舉行不了歲終大祭了!成功就在這一次,晉國不用另外出兵了。” 【原文】 冬十二月丙子朔,晉滅虢。虢公丑奔京師。師還,館于虞。遂襲虞,滅之。執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以媵秦穆姬。而修虞祀,且歸其職貢于王。 【譯文】 冬季,十二月初一,晉國滅掉虢國。虢公丑逃奔到京城。晉軍回國,住在虞國,趁機襲擊虞國,滅掉了它。俘虜了虞公和大夫井伯,將其作為秦穆姬的陪嫁隨從。從此晉國代替虞國進行祭祀,并且把虞國的賦稅奉獻給周王室。 ……
左傳·呂氏春秋·戰國策/中華傳統文化核心讀本:精選插圖版 作者簡介
左丘明,春秋時史學家。魯國人,雙目失明,相傳曾著《左氏春秋》(又稱《左傳》)和《國語》。 呂不韋,姜姓,呂氏,名不韋,衛國濮陽人。戰國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國丞相。 劉向,本名更生,字子政。漢高祖弟楚元王劉交四世孫。祖籍沛豐邑,西漢官吏,目錄學家,文學家。
- >
巴金-再思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煙與鏡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回憶愛瑪儂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