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基于農戶需求的湖南林業社會化服務供給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644789
- 條形碼:9787564644789 ; 978-7-5646-4478-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基于農戶需求的湖南林業社會化服務供給研究 本書特色
《基于農戶需求的林業社會化服務供給研究/綠色發展研究論叢》通過提高探索林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旨在為林業生產經營活動提供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綜合配套的、能夠充分滿足農戶需求的相關服務,促進林業生產力發展,促進林業社會貢獻率的大幅增加,加速農戶增收致富步伐。同時,通過林業社會化服務多元供給機理、供需影響因素研究,有利于挖掘林業社會化服務與林業發展的內在聯系,有利于豐富林業社會化服務供給理論和生產組織理論:對深化林業經濟學理論具有一定價值。
基于農戶需求的湖南林業社會化服務供給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提高探索林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旨在為林業生產經營活動提供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綜合配套的、能夠充分滿足農戶需求的相關服務, 促進林業生產力發展, 促進林業社會貢獻率的大幅增加, 加速農戶增收致富步伐。同時, 通過林業社會化服務多元供給機理、供需影響因素研究, 有利于挖掘林業社會化服務與林業發展的內在聯系, 有利于豐富林業社會化服務供給理論和生產組織理論 ; 對深化林業經濟學理論具有一定價值。
基于農戶需求的湖南林業社會化服務供給研究 目錄
1.1 研究背景和問題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問題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義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義
1.3 研究內容
1.4 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術路線
1.5 本書的創新之處
第2章 概念界定與理論基礎
2.1 相關概念界定
2.1.1 農戶的概念
2.1.2 林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2.1.3 林業社會化服務供給內涵
2.1.4 林業社會化服務供給機制的內涵
2.2 研究的理論基礎
2.2.1 林業社會化服務的成因闡釋:農戶行為理論
2.2.2 社會化服務的依據闡釋:新公共服務理論
2.2.3 林業社會化服務的邏輯闡釋:交易成本理論
2.2.4 林業社會化服務的工具闡釋:多中心治理理論
2.3 國內外研究綜述
2.3.1 林業社會化服務內涵研究
2.3.2 林業社會化服務供給研究
2.3.3 林業社會化服務需求研究
2.3.4 林業社會化服務供需關系研究
2.3.5 林業社會化服務有效供給途徑研究
2.3.6 文獻研究評述
第3章 湖南林業社會化服務供需現狀分析
3.1 農戶林業社會化服務需求現狀分析
3.1.1 農戶林業社會化服務需求意愿分析
3.1.2 不同地區農戶林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的需求情況
3.2 基于農戶需求的湖南林業社會化服務供給現狀分析
3.2.1 林業社會化服務供給的總體現狀
3.2.2 不同地區林業生產社會化服務主體供給情況
3.2.3 農戶林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獲得便利性情況
3.3 本章小結
第4章 湖南林業社會化服務供需的IPA評價分析
4.1 IPA模型的理論基礎
4.2 IPA模型的建立
4.2.1 IPA模型的林業社會化服務需求重要性分析
4.2.2 IPA模型的林業社會化服務滿意度分析
4.3 IPA模型結論分析
4.3.1 林業社會化服務供需IPA評價分析
4.3.2 林業社會化服務□□需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4.4 農戶對林業社會化服務優化供給的需求意愿分析
4.4.1 □□部門
4.4.2 村集體
4.4.3 林業院校及科研院所
4.4.4 林業合作經濟組織
4.4.5 涉農企業
4.5 本章小結
第5章 湖南林業社會化服務供需的影響因素分析
5.1 基于BP神經網絡的農戶需求影響因素模型構建
5.1.1 數據描述
5.1.2 影響農戶需求因素的理論假設
5.1.3 模型自變量與因變量的確定
5.1.4 BP神經網絡模型建立
5.1.5 BP神經網絡模型結論分析
5.2 基于BP神經網絡的供給主體影響因素模型構建
5.2.1 湖南林業社會化服務供給主體比較分析
5.2.2 影響主體供給因素的理論假設
5.2.3 模型自變量與因變量的確定
5.2.4 .BP神經網絡模型建立
5.3 農戶對林業社會化服務供給主體的選擇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5.3.1 不同區域農戶的供給主體選擇
5.3.2 不同年齡段農戶的供給主體選擇
5.3.3 不同教育程度農戶的供給主體選擇
5.3.4 從事經營活動與否農戶的供給主體選擇
5.3.5 到城鎮距離不同農戶的供給主體選擇
5.4 本章小結
第6章 基于農戶需求的湖南林業社會化服務多元供給優化模型構建
6.1 供給主體與農戶間博弈模型
6.1.1 模型設置
6.1.2 無事前承諾下的執行
6.1.3 對抗性機制的引入
6.1.4 違約賠償的執行
6.2 林業社會化服務多元供給主體的非均衡模型
6.2.1 基本假設
6.2.2 多元主體供給林業社會化服務的非均衡模型
6.3 基于農戶需求的林業社會化服務供給三階段博弈模型構建
6.3.1 林業社會化服務供需動態演化過程的博弈分析
6.3.2 林業社會化服務供需博弈模型的動態演化
6.3.3 林業社會化服務供給系統三階段動態演化的博弈求解
6.4 林業社會化生產經營服務優化供給的實例分析
6.4.1 服務供給系統響應
6.4.2 服務供給系統設計與組建
6.4.3 服務供給系統更新
6.5 本章小結
第7章 湖南林業社會化服務多元供給滿意度與可行性測評
7.1 數據來源
7.2 供給滿意度影響因素的理論假設
7.3 評價指標體系的確定
7.4 結構方程模型的建立
7.4.1 結構方程模型的理論基礎
7.4.2 數據的信度和效度檢驗
7.5 結構方程模型結論分析
7.6 本章小結
第8章 湖南林業社會化服務多元供給機制及實現路徑
8.1 林業社會化服務供給體系建設的□□經驗借鑒
8.1.1 發達國家林業社會化服務供給體系的現狀與特征
8.1.2 發展中國家林業社會化服務供給體系的現狀與特征
8.1.3 對中國發展林業社會化服務模式的啟示
8.2 林業社會化服務多元供給機制的目標與原則
8.2.1 林業社會化服務供給機制的目標
8.2.2 林業社會化服務供給機制的原則
8.3 林業社會化服務多元供給的各主體定位與相互關系分析
8.3.1 合作模式下多元供給主體角色分析
8.3.2 合作模式下多元供給主體的互動關系
8.4 林業社會化服務多元供給運行機制分析與設計
8.4.1 林業社會化服務供給主體合作機制的運作機理
8.4.2 供給□□給主體運行機制的構建
8.5 林業社會化服務多元供給實現路徑
8.5.1 林業社會化服務合作供給的條件分析
8.5.2 林業社會化服務多元供給的實現路徑
8.6 本章小結
第9章 結論
9.1 主要結論
9.2 政策建議
9.3 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林業社會化服務專項調查問卷
后記
基于農戶需求的湖南林業社會化服務供給研究 作者簡介
宋璇,1978年9月出生,湖南益陽人,北京林業大學林業經濟管理專業管理學博士,主要從事林業經濟管理及林業政策等領域研究。現為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商學院教師,碩士生導師,擔任多門專業課程的教學工作。先后主持湖南省社科基金、湖南省教育廳青年項目、湖南省教育廳教改項目等多項省級課題,參與國家社科基金及國家林草局等委托的多項課題調查和研究,以作者的身份先后在CSSCI及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十余篇。
- >
經典常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二體千字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江西林木種質資源
¥102.6¥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