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消費心理學(第二版)(高職高專市場營銷專業精品規劃教材)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426165
- 條形碼:9787302426165 ; 978-7-302-42616-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消費心理學(第二版)(高職高專市場營銷專業精品規劃教材) 內容簡介
《消費心理學(第二版)》按照高職高專人才培養目標,通過對消費心理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的介紹,全面而系統地闡述了消費心理學的知識結構及其在經營領域中的應用! 断M心理學(第二版)》共13章,內容簡明扼要,并附有學習目標、導入案例、拓展閱讀、知識銜接、小結、案例分析和思考與討論,有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掌握和應用! 断M心理學(第二版)》內容精煉、案例生動、實用性強、信息量大,既可作為高職高專經管類相關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企業營銷人員的培訓教材和參考讀物。
消費心理學(第二版)(高職高專市場營銷專業精品規劃教材) 目錄
1.1 消費心理概述
1.1.1 消費、消費者、消費者行為、消費心理
1.1.2 消費心理學的研究內容
1.2 研究消費心理的意義
1.2.1 幫助企業制定市場營銷戰略,贏得消費者
1.2.2 為消費者權益保護和有關消費政策制定提供依據
1.2.3 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
本章小結
思考與討論
案例分析
第2章 消費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2.1 消費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及應用技巧
2.1.1 觀察法
2.1.2 訪談法
2.1.3 問卷法
2.1.4 投射法
2.2 消費心理研究中應注意的問題
2.2.1 消費心理研究方法的科學性
2.2.2 消費心理研究結果的可應用性
2.2.3 消費心理研究的倫理性
本章小結
思考與討論
案例分析
第3章 消費者的感知覺
3.1 消費者的感覺
3.1.1 感覺的概念
3.1.2 感覺的基本規律
3.2 消費者的知覺
3.2.1 知覺的概念
3.2.2 知覺的特性
3.2.3 錯覺
3.2.4 消費者的知覺傾向
本章小結
思考與討論
案例分析
……
第4章 消費者的記憶與學習
第5章 消費者的情感與態度
第6章 消費者的需要與購買決策
第7章 消費者的個性與品牌個性塑造
第8章 社會群體與消費心理
第9章 文化、時尚與消費
第10章 設計符合消費心理的產品
第11章 營造適宜的購買情境
第12章 消費心理與廣告
第13章 電子商務與網絡消費心理
參考文獻
消費心理學(第二版)(高職高專市場營銷專業精品規劃教材) 節選
《消費心理學(第二版)》: 在影響消費者行為的諸因素中,態度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消費者在購買活動中,之所以做出這樣或那樣的不同決策,采取迥然不同的行為方式,無不與所持態度密切相關。深入分析消費者的態度及各種特殊心理反應,對于全面研究消費者心理與行為特點具有重要意義。 5.2.1 消費態度及其構成 1.消費者的態度 態度指個體對人對事所持有的一種具有持久而又一致的心理和行為傾向。態度不是行為,而是行為傾向,是一種心理準備狀態。態度說出來就是意見和看法,做出來就是行為! 【拖M者的態度來說,由于消費者通常以某類可供消費的商品或服務為具體接觸對象,其態度即為消費者在購買過程中對商品或服務等表現出的心理反應傾向。這種心理傾向通常以語言形式的意見,或非語言形式的動作、行為作為自身的表現形態。因此,通過消費者對某類商品、服務的意見、評價,以及積極、消極乃至拒絕的行為方式,可以了解其對該類商品、服務的態度。例如,當觀察到消費者對某品牌冰箱踴躍購買時,就可以推斷出消費者對該品牌冰箱持肯定、贊賞的態度。 2.消費者態度的一般特性 態度作為消費者的一種復雜的、復合型的心理活動,具有以下特性! 。1)社會性 消費者對某類商品或服務的態度并非與生俱來,而是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不斷學習、不斷總結,由直接或間接經驗逐步積累而成的。離開社會實踐,特別是消費實踐活動,離開與其他社會成員、群體、組織的互動,以及將社會信息內化的過程,則無從形成一定的消費態度。因此,消費者的態度必然帶有明顯的社會性和時代特點。 (2)效用性 在消費活動中,消費者之所以對某類商品或服務持有這樣或那樣的態度,無不取決于該商品或服務對自己具有的價值或效用大小。凡效用大的,消費者就持積極的態度傾向;效用小或無效用,則持消極的態度傾向。因此,一定意義上商品價值或效用成為決定消費者態度的關鍵因素。 。3)相對穩定性 由于消費者的態度是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逐漸積累形成的,因此,某種態度一旦形成,便保持相對穩定,而不會輕易改變。如對某種品牌的偏愛,對某老字號商店的信任等。態度的穩定性使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具有一定的相對穩定性、習慣性,從而有助于某些購買決策的常規化、程序化。 。4)差異性 消費者態度的形成受多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和制約。由于各種因素在內容、作用強度及組合方式上千差萬別,因此,消費者的態度也存在眾多差異。不僅不同的消費者對待同一商品可能持有完全不同的態度,同一消費者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和生活環境中,對同一商品也可能產生截然不同的態度。態度的差異性對區別和細分消費者市場具有重要意義! 。5)矢量性 消費者的態度不是中性的,而是可區分為良好的或是不良的。良好的態度存在如滿意、贊成、支持、欣賞等不同的傾向強度;不良的態度也存在如不滿、反對、拒絕、厭惡等不同的傾向強度。可見消費者的態度是一個矢量,具有方向和強度。如果消費者對某一對象保持中立或冷漠,則說明其對這一對象不存在任何態度! 3.消費者態度的構成 態度是由認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為傾向成分三種成分組成的! 。1)認知成分 認知是構成消費者態度的基石,由消費者關于某個事物的信念所構成。它表現為消費者對有關商品質量、價格、包裝、服務與信譽等的印象、理解、觀點和意見。消費者只有在對上述事物有所認知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形成對某類商品的具體態度。而認知是否正確,是否存在偏見或誤解,將直接決定消費者態度的傾向或方向性。因此,保持公正準確的認知是端正消費者態度的前提! 。2)情感成分 情感是構成消費者態度的動力。它表現為消費者對有關商品的質量、商標、信譽等喜好或厭惡、欣賞或反感的各種情緒反應。如果說認知是以消費者的理性為前提,那么情感則帶有非理性傾向,它往往更多地受到消費者的情緒及氣質、性格等心理素質的影響。情感對于消費者態度的形成具有特殊作用。在態度的基本傾向或方向已定的條件下,情感決定消費者態度的持久性和強度! 。3)行為傾向成分 行為傾向是構成消費者態度的準備狀態。它表現為消費者對有關商品、勞務采取的反應傾向,包括表達態度的語言和非語言的行動表現。例如,消費者向他人宣傳某商品的優越性,準備實際從事購買等。行為傾向是消費者態度的外在顯示,同時也是態度的*終體現。只有通過行為傾向,態度才能成為具有完整功能的有機系統。此外,行為傾向還是態度系統與外部環境進行交流和溝通的媒介。通過語言和非語言行為傾向,消費者可以向外界表明自己的態度,其他社會成員、群體、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也可以從行為傾向中充分了解消費者的真實態度。 一般情況下,認知、情感、行為傾向三種成分的作用方向是相互協調一致的,消費者態度表現為三者的統一。但是,在特殊情境中,上述三種要素成分的作用方向亦有可能發生背離,呈反向作用,致使消費者的態度呈現矛盾狀態。例如,消費者預先了解到某種商品在使用壽命或功能上存在不足,但由于對商品外觀具有強烈的好感或偏愛,因而促成其“明知故買”。由此可見,在態度的諸構成要素中,任何一項要素成分發生偏離,都會導致消費者態度的失調和作用的不完整。而其中尤以情感和行為習慣對完整態度的形成影響更大!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巴金-再思錄
- >
山海經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