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二0二0-民俗掌故日歷-2.0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653850
- 條形碼:9787532653850 ; 978-7-5326-5385-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二0二0-民俗掌故日歷-2.0版 本書特色
作為《民俗掌故日歷(2019)》的升級版,《民俗掌故日歷2.0版(2020)》既有繼承又有創新。主體部分保留了原有框架:由“漫畫 掌故”和日歷的基本信息組成。其中,掌故部分進一步以初版于民國的《事物掌故叢談》為藍本。該書是中國民俗和文學史專家楊蔭深先生的代表作,探究了日常生活中五百多種事物的*初來源和歷史演變;既是一部濃縮了的中華民俗史,也是內涵廣博而底蘊厚重的百科全書。除此之外,掌故部分還廣泛吸取相關民俗文化的優秀資源,其中之一就是每周末呈現一條與當年生肖有關的成語、俗語或歇后語(例如,“老鼠嫁女”“老鼠燒尾”“獅子捉老鼠——大材小用”等)。漫畫部分仍以南京大家潘方爾的水墨畫為主,搭配色彩鮮艷的二十四節氣數碼繪圖,賞心悅目、相映成趣。日期部分以潘方爾秦風漢韻、古樸雅致的印章和趙澄襄鐵畫銀鉤、拙樸自然的書法呈現。書后附有三百年的星期速查表及便捷好用的音序索引,便于讀者查閱。另隨書附贈鼠年剪紙作品年歷卡。
二0二0-民俗掌故日歷-2.0版 內容簡介
你知道元旦在古時候是哪一天嗎?你知道二十四節氣分別應該吃些什么嗎?上古的“窗”指的是什么呢?“狗不理包子”這一名稱又是怎么來的?翻閱《民俗掌故日歷》吧,想必你收獲的不僅有知識,還有無窮的樂趣。 《民俗掌故日歷》的文字雅趣深可長,書畫傳神入三分,將現代人與古人的生活巧妙地聯系起來,表達了中華民族對于傳統信仰、人生價值等諸多方面的思考。每天一個通俗易懂的民俗掌故搭配形象有趣的漫畫,讓讀者能更直觀地感受中華民俗文化的魅力,可賞可藏,老少皆宜,具有極高的傳播價值,是饋贈親友,定制新年伴手禮的絕jia選擇。
二0二0-民俗掌故日歷-2.0版 目錄
二0二0-民俗掌故日歷-2.0版 相關資料
40多年前,剛開始學習民俗學,婁子匡、朱介凡這兩位如今已經辭世的民俗學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教過我,學習民俗學要做兩件事情:一是從編民俗日歷開始,一是留意各種影圖資料。道理很簡單,因為它們是構成中國民俗的獨特依據。 主編寄語 這本《民俗掌故日歷》確實是一本案頭必備之妙書。有文、有畫,有情、有趣;文字蘊藉,書畫典雅,如果您有緣收藏一部,想必會有你意想不到的收獲,或者更會給你帶來愉悅。 馬渭源(明史專家、全國多家電視臺與網站歷史文化欄目主講人) 楊蔭深前輩的《事物掌故叢談》一書,多年來一版再版,萬眾捧卷,流芳綿綿。今日上海辭書出版社再出良謀,將此作改編成《民俗掌故日歷》,方便更多讀者,置于案頭,一日一賞,晝夜晨暮,與歲月親昵無間。 石 磊(上海女作家。被譽為海派中產代言人) 潘方爾是一位以豁達、幽默的態度笑對生活、感悟日常并以他的漫畫、他的詩作、他的書法、他的印章解讀生活的妙人。你可不信我的解讀,但不可不信潘方爾的真誠與癡情。 周 濤(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曾主持《周濤講故事》等節目) 方爾兄的漫畫深受豐子愷先生的影響,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我覺得重要的是方爾兄也創造了一種屬于他心中、他筆下的新民俗漫畫,這種新民俗漫畫是方爾兄對于世事的洞察、思考后,以自己所擅長的繪畫語言、篆刻技藝、打油稟賦綜合而成的。 董寧文(《開卷》《譯林書評》執行主編)
二0二0-民俗掌故日歷-2.0版 作者簡介
【仲富蘭:主編】
民俗學家、上海市民俗學會會長,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博導。多年潛心研究中國民俗文化學、民俗傳播學,是中國民俗文化學科的開拓者和奠基人。承擔多項國家與上海市多項文創研究課題,已出版《上海六千年》《圖說中國人生禮儀》《中國民俗學通論》《水清土潤:江南民俗》等40多部著作,部分論著被譯為英、俄、日、韓等國文字。
【楊蔭深(1908-1989):編著】
原名楊德恩,字澤夫,浙江鄞縣(今寧波市鄞州區)人。中國古典文學史家、民俗學家。上海市第二至第六屆政協委員。曾任中國俗文學會顧問、上海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顧問,上海辭書學會理事。主要著作有《古今小說來源考》《中國古代游藝研究》《中國民間文學概說》《中國俗文學概論》《日常事物掌故叢書》(1985年改稱《事物掌故叢談》)等。
【仲富蘭:主編】
民俗學家、上海市民俗學會會長,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博導。多年潛心研究中國民俗文化學、民俗傳播學,是中國民俗文化學科的開拓者和奠基人。承擔多項國家與上海市多項文創研究課題,已出版《上海六千年》《圖說中國人生禮儀》《中國民俗學通論》《水清土潤:江南民俗》等40多部著作,部分論著被譯為英、俄、日、韓等國文字。
【楊蔭深(1908-1989):編著】
原名楊德恩,字澤夫,浙江鄞縣(今寧波市鄞州區)人。中國古典文學史家、民俗學家。上海市第二至第六屆政協委員。曾任中國俗文學會顧問、上海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顧問,上海辭書學會理事。主要著作有《古今小說來源考》《中國古代游藝研究》《中國民間文學概說》《中國俗文學概論》《日常事物掌故叢書》(1985年改稱《事物掌故叢談》)等。
【康橋:改編】
上海市語文學會會員、上海翻譯家協會會員。1985年起任教于上海大學文學院。曾出版專著、編著、譯著等幾十種。
【潘方爾:繪畫、篆刻】
篆刻家、水墨漫畫家。十四歲受何樂之先生啟蒙,后拜著名文物鑒定家、篆刻名家王敦化先生為師,成為其關門弟子。多次參加海內外書法篆刻展并屢獲獎項,作品入藏海內外相關機構團體。著有《潘方爾印譜》與漫畫集《潘童叟畫》《思想的顆粒與顆粒的思想》等。已連續兩年繪制《民俗掌故日歷》,2018年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原動力”中國原創動漫出版扶持計劃。
【趙澄襄:題簽、書法、剪紙】
筆名澄子、雅舍和風。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華文化促進會剪紙藝委會副主任,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汕頭畫院畫師。作品入藏中國美術館、中國藝術研究院等海內外相關機構團體。出版有個人畫集、剪紙集、散文集十余種。
【陳若煜:數碼繪畫】
羅德島設計學院插畫系大二學生。2017年作品曾在“藝術廈門”展出。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自卑與超越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回憶愛瑪儂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