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新時代調解研究文叢(實務系列)調解學教程/新時代調解研究文叢(實務系列)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272979
- 條形碼:9787300272979 ; 978-7-300-27297-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時代調解研究文叢(實務系列)調解學教程/新時代調解研究文叢(實務系列) 本書特色
本書主要圍繞如何提升調解員的綜合素質,展開全面、系統的研究。調解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獨特的理念原則、多樣的制度規則和豐富的經驗技巧,這意味著其可以也應當作為專門的學科予以研究與介紹。然而,我國當前僅有少量以人民調解學、調解法學和調解技巧為主題的調解教材,存在研究視野狹窄、研究內容局限、研究方法單一等問題。因此,《調解學教程》試圖構建科學的調解學科體系,為調解研究與教學培訓提供強有力的教材支撐。
本書的主要特色在于:其一,研究視野開闊。本書既有古今調解發展的縱向梳理,對我國傳統調解與現代調解的背景、理念、主要內容和倫理規范等進行了系統地闡述;又有國內外調解的橫向比較,對西方調解的發展歷程與實踐現狀進行了全面的介紹。其二,研究內容豐富。在理論部分,本書創造性地提出了調解學獨特的研究對象與內容,對各類調解制度的性質、主體、適用范圍等進行了準確界定,并深入地分析了中國調解的時代挑戰與發展趨勢。在實務部分,本書詳細介紹了調解的方式、方法與技巧,保障了教材的實用性。其三,研究方法多元。本書運用了法學、歷史學、社會學、心理學、經濟學等跨學科方法,充分彰顯了調解學的學科交叉性。其中,*特色的是將心理學原理運用到調解的各個環節,以及使用經濟學的分析工具揭示調解的機理。
新時代調解研究文叢(實務系列)調解學教程/新時代調解研究文叢(實務系列)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圍繞如何提升調解員的綜合素質,展開全面、系統的研究。調解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獨特的理念原則、多樣的制度規則和豐富的經驗技巧,這意味著其可以也應當作為專門的學科予以研究與介紹。然而,我國當前僅有少量以人民調解學、調解法學和調解技巧為主題的調解教材,存在研究視野狹窄、研究內容局限、研究方法單一等問題。因此,《調解學教程》試圖構建科學的調解學科體系,為調解研究與教學培訓提供強有力的教材支撐。
本書的主要特色在于:其一,研究視野開闊。本書既有古今調解發展的縱向梳理,對我國傳統調解與現代調解的背景、理念、主要內容和倫理規范等進行了系統地闡述;又有靠前外調解的橫向比較,對西方調解的發展歷程與實踐現狀進行了全面的介紹。其二,研究內容豐富。在理論部分,本書創造性地提出了調解學獨特的研究對象與內容,對各類調解制度的性質、主體、適用范圍等進行了準確界定,并深入地分析了中國調解的時代挑戰與發展趨勢。在實務部分,本書詳細介紹了調解的方式、方法與技巧,保障了教材的實用性。其三,研究方法多元。本書運用了法學、歷史學、社會學、心理學、經濟學等跨學科方法,充分彰顯了調解學的學科交叉性。其中,擁有特色的是將心理學原理運用到調解的各個環節,以及使用經濟學的分析工具揭示調解的機理。
新時代調解研究文叢(實務系列)調解學教程/新時代調解研究文叢(實務系列) 目錄
**節調解學的概念、性質和研究對象 1
一、調解學的概念及研究的意義 1
二、調解學的性質和研究對象 3
第二節調解學的研究方法 9
一、調查研究方法 9
二、實驗研究方法 15
三、文獻研究方法 17
四、邏輯分析方法 19
第三節調解學與相關學科的關系 25
一、調解學與調解法學 25
二、調解學與民事訴訟法學 26
三、調解學與社會心理學 27
四、調解學與經濟學 28
第四節調解的概念、特征和類型 30
一、調解的概念和內涵 30
二、調解的特征 32
三、調解的分類 34
第五節裁決與調解的功能和作用 35
一、裁決的糾紛解決功能和作用 35
二、調解的糾紛解決功能和作用 37
第二章西方調解制度的發展概況 39
**節西方調解的發展歷程 40
一、普通法系國家調解的發展歷程 40
二、大陸法系國家調解的發展歷程 45
第二節西方調解的理論與實踐 51
一、西方調解的理論 51
二、西方調解的實踐 63
第三章我國傳統調解制度的發展概況 70
**節我國傳統調解的歷史階段與影響因素 70
一、我國傳統調解的歷史階段 70
二、我國傳統調解的影響因素 74
第二節我國傳統調解的基本理念與調解依據 78
一、我國傳統調解的基本理念 78
二、我國傳統調解的調解依據 81
第三節我國傳統調解的主要類型 85
一、民間調解 86
二、官府調解 88
三、官批民調 90
第四節我國傳統調解的案件種類和運作程序 91
一、我國傳統調解的案件種類 91
二、我國傳統調解的運作程序 96
第四章我國現代調解的制度沿革、理念與原則 101
**節我國現代調解制度的歷史沿革 101
一、人民調解制度的歷史沿革 102
二、法院調解制度的歷史沿革 106
三、行政調解制度的歷史沿革 108
四、仲裁調解制度的歷史沿革 111
第二節現代調解的理念 114
一、從利益對抗體到利益共同體 114
二、從靜態利益觀到動態利益觀 116
三、從切片式思維到綜合性思維 117
四、從向后看思維到向前看思維 118
第三節現代調解的原則 119
一、自愿原則 120
二、平等原則 122
三、誠信原則 123
四、中立原則 124
五、保密原則 126
第五章我國現代調解制度的主要內容 130
**節調解的主體 130
一、人民調解的主體 131
二、法院調解的主體 133
三、行政調解的主體 135
四、仲裁調解的主體 137
五、行業調解的主體 137
六、商事調解的主體 140
第二節調解制度的適用范圍 142
一、人民調解的適用范圍 142
二、法院調解的適用范圍 143
三、行政調解的適用范圍 144
四、仲裁調解的適用范圍 146
五、行業調解的適用范圍 147
六、商事調解的適用范圍 147
第三節調解的程序規則 148
一、調解程序的啟動 149
二、調解前的準備 152
三、調解的具體過程與方法 154
第四節調解協議的效力 156
一、人民調解協議的效力 156
二、法院調解協議的效力 159
三、行政調解協議的效力 161
四、仲裁調解協議的效力 161
五、行業調解協議的效力 162
第六章調解的方式、方法與技巧 164
**節調解方式 164
一、面對面調解 165
二、背靠背調解 169
三、運用各種調解方式應注意的問題 171
第二節調解的具體方法 175
一、苗頭預測法
新時代調解研究文叢(實務系列)調解學教程/新時代調解研究文叢(實務系列) 作者簡介
廖永安,湘潭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最高人民法院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研究基地主任,司法部調解理論研究與人才培訓基地主任,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提名獎獲得者,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構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研究”首席專家。
- >
莉莉和章魚
- >
山海經
- >
經典常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