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陽明與明中后期文學批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46764
- 條形碼:9787520346764 ; 978-7-5203-4676-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陽明與明中后期文學批評 本書特色
明代前期理學思想滲透于文學創作和文學理論之中,成為一種普遍的意識觀念、思維模式。正德、嘉靖年間是明代社會轉變的一大樞紐,王陽明創立了心學思想體系。心學以“心外無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為核心命題,肯定并弘揚了人的主體精神。心學的出現,是明代文學思想由“師古”向“師心”轉變的標志。從明代中期以后,文學批評呈現出重個體、重個性的特征,一批文論家從童心、性靈、情真等視角展開文學批評,體現出迥異于前代的風格;隨著小說、戲曲等俗文學創作的繁榮,傳統詩文和小說、戲曲批評呈現異常活躍態勢:心學的大面積傳播也深刻地影響了文學審美的內涵和文學批評的話語樣式。
《陽明心學與明中后期文學批評》綜合考察陽明心學與明中后期文學批評的關系,研究哲學思潮如何作用和反作用于文學批評,以及在這種作用下明代文學批評的內質和表現特征的變化。
陽明與明中后期文學批評 內容簡介
明代是中國思想目前的轉型期,文學批評也隨之步入一個轉型階段。明代前期理學思想滲透于文學創作和文學理論之中,成為一種普遍的意識觀念、思維模式。正德、嘉靖年間是明代社會轉變的一大樞紐,在陸九淵、陳獻章學說的基礎上,創立**的思想體系。**以“心外無理”、“**”、“致良知”為核心命題,肯定并弘揚了人的主體精神,具有思想解放的傾向。**的出現,無疑是明代文學思想由“師古”向“師心”轉變的標志。從明代中期以后,文學批評上出現了一種新的氣象,既有對宋元文學批評的慣性延續,又有異于前代的新質,具有明顯的多變性、復雜性,其間雅、俗、師古、師心文學觀在博弈中此消彼長。明代文學批評的發展軌跡,與明代哲學思想的演進過程大致同步,具有對應關系,陽明**的確立和流播某種程度上改變了明中后期文學批評的走向。
陽明與明中后期文學批評 目錄
**章 王陽明及心學概說
**節 王陽明其人
第二節 心學的基本命題
第三節 心學對文學的影響
第二章 陽明心學與明中后期文學觀
**節 泰州學派與晚明文學
第二節 陽明心學與唐順之的文學觀
第三節 陽明心學與徐渭的文學觀
第四節 陽明心學與李贄的文學觀
第五節 陽明心學與湯顯祖的文學觀
第六節 陽明心學與袁宏道的文學觀
第三章 陽明心學與明中后期諸體文學批評
**節 心學背景下諸體文學批評的繼承和發展
第二節 詩歌理論批評
第三節 散文理論批評
第四節 小說理論批評
第五節 戲曲理論批評
第四章 陽明心學與明中后期審美理論批評
**節 理欲沖突中審美觀念的變革
第二節 心學背景下審美特征的內涵
第三節 感性視角下審美范疇的確立
第五章 陽明心學與明中后期文論話語
**節 明中后期文論的話語特征
第二節 明中后期文論話語的表層范疇
第三節 明中后期文論話語的深層意義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陽明與明中后期文學批評 作者簡介
馬曉虹,女,1969年2月生,黑龍江哈爾濱人。東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古代文學與傳播。1987年考入東北師范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1991年本科畢業,獲學士學位;同年攻讀東北師范大學中文系文藝學專業碩士研究生,1994年畢業,獲碩士學位。畢業后,在長春晚報社從事記者、編輯工作。2004年底,調入東北師范大學文學院,從事新聞教學工作。2007年考取東北師范大學古代文學專業博士研究生,2013年獲博士學位。主持、參與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五項,出版著作三部,發表論文三十余篇,獲獎十余項。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隨園食單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煙與鏡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