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南菁書院與近世學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64790
- 條形碼:9787108064790 ; 978-7-108-06479-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南菁書院與近世學術 本書特色
在清末民初的經學研究中,“漢宋兼采”是一股不可回避的風潮,這股風潮流行于晚清,卻并非是對乾嘉漢學的反動,而是乾嘉經學的進一步發展。清末江蘇學政黃體芳于光緒八年在江陰建立南菁書院,高揚漢宋兼采旗幟。南菁書院的理念匯集并培育了眾多經學大師,如黃以周、王先謙、張錫恭、曹元弼、唐文治等,他們的學術研究在古今、中西的碰撞之間促成了晚清經學的又一座高峰,也成為連接清代與近代學術的重要橋梁,可以看作對清代經學的總結。 本書精選三十篇關于南菁書院與近世學術的文章,展現了南菁學者們在晚清經學和教育等多領域的研究與作為,對全面認識南菁書院及其對晚清民國經學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對今日的經學與禮學研究亦有珍貴的啟發價值。
南菁書院與近世學術 內容簡介
在清末民初的經學研究中,“漢宋兼采”是一股不可回避的風潮,這股風潮流行于晚清,卻并非是對乾嘉漢學的反動,而是乾嘉經學的進一步發展。清末江蘇學政黃體芳于光緒八年在江陰建立南菁書院,高揚漢宋兼采旗幟。南菁書院的理念匯集并培育了眾多經學大師,如黃以周、王先謙、張錫恭、曹元弼、唐文治等,他們的學術研究在古今、中西的碰撞之間促成了晚清經學的又一座高峰,也成為連接清代與近代學術的重要橋梁,可以看作對清代經學的總結。本書精選三十篇關于南菁書院與近世學術的文章,展現了南菁學者們在晚清經學和教育等多領域的研究與作為,對全面認識南菁書院及其對晚清民國經學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對今日的經學與禮學研究亦有珍貴的啟發價值。
南菁書院與近世學術 目錄
南菁書院與近世學術 作者簡介
吳飛,1973 年生于河北肅寧,2005 年獲哈佛大學人類學博士,現為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北京大學禮學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基督教哲學、人類學、中西文化比較、禮學等,著有《自殺作為中國問題》(2007)、《浮生取義:對華北某縣自殺現象的文化解讀》(2009)、《心靈秩序與世界歷史:奧古斯丁對西方古典文明的終結》(2013)、《人倫的“解體”:形質論傳統中的家國焦慮》(2017)等,點校整理有:張錫恭《喪服鄭氏學》(2017)。
- >
朝聞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隨園食單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