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晚清時期天主教會在內蒙古地區活動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21037
- 條形碼:9787520321037 ; 978-7-5203-2103-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晚清時期天主教會在內蒙古地區活動研究 本書特色
《晚清時期天主教會在內蒙古地區活動研究》對晚清時期天主教會在內蒙古地區的傳教活動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該書首先介紹了晚清時期內蒙古地區的政治、社會形勢,簡要回顧了法國遣使會在內蒙古的活動情況。然后按照時間順序,對圣母圣心會在內蒙古展開的傳教活動,該修會的傳教策略,傳教過程中的蒙、民、教沖突,1900年的反洋教運動,1900年后的賠教,該修會興辦的各項事業等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圣母圣心會的傳教策略,蒙、民、教沖突,庚子年后的賠教是該書研究的重點。在此基礎上,該書對晚清圣母圣心會在內蒙古地區的傳教活動進行了整體性的評價:就傳教層面而言,該修會把天主教深入傳播到內蒙古的許多地區,建立了較為完整的教會組織,這是該修會的一大貢獻;該修會在傳教過程中興辦的各項事業,有一定的積極意義;該修會在傳教過程中依仗列強支持所進行的購地活動,以及在1900年后的賠教活動中所獲得的大量的賠款、賠地,*終加深了內蒙古地區的半殖民化程度。
晚清時期天主教會在內蒙古地區活動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對晚清時期天主教會在內蒙古地區的傳教活動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本書首先介紹了晚清時期內蒙古地區的政治、社會形勢,簡要回顧了法國遣使會在內蒙古的活動情況。然后按照時間順序,對圣母圣心會在內蒙古展開的傳教活動,該修會的傳教策略,傳教過程中的蒙、民、教沖突,1900年的反洋教運動,1900年后的賠教,該修會興辦的各項事業等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圣母圣心會的傳教策略,蒙、民、教沖突,庚子年后的賠教是本書研究的重點。在此基礎上,本書對晚清圣母圣心會在內蒙古地區的傳教活動進行了整體性的評價:就傳教層面而言,該修會把天主教深入傳播到內蒙古的許多地區,建立了較為完整的教會組織,這是該修會的一大貢獻;該修會在傳教過程中興辦的各項事業,有一定的積極意義;該修會在傳教過程中依仗列強支持所進行的購地活動,以及在1900年后的賠教活動中所獲得的大量的賠款、賠地,很終加深了內蒙古地區的半殖民化程度。
晚清時期天主教會在內蒙古地區活動研究 目錄
一 研究狀況概述
二 研究資料介紹
**章 晚清內蒙古地區的政治、社會形勢
**節 清代內蒙古地區的二元管理體制
一 盟旗制度
二 府廳州縣制度
第二節 蒙古民族的衰落與漢族移民的處境
一 蒙古民族的經濟觀念與蒙古民族的衰落
二 漢族移民的處境
三 漢族移民的信仰
第二章 天主教會在內蒙古地區傳教活動的展開
**節 清中前期天主教會在內蒙古地區的活動概況
一 天主教村落
二 蒙古教區成立
第二節 圣母圣心會接手蒙古教區后的傳教活動
一 從遣使會接手蒙古教區
二 圣母圣心會傳教士面臨的困難
第三節 豐鎮廳教民段振舉地畝案
一 遣使會時期的段振舉地畝案
二 圣母圣心會時期的段振舉地畝案
三 段振舉地畝案所反映的社會現實
第三章 圣母圣心會在內蒙古中西部地區的傳教探索
**節 向蒙古人傳教
一 察哈爾正黃旗
二 伊克昭盟、阿拉善旗等地
三 向蒙古人傳教未能奏效的原因
第二節 向城市居民傳教
一 呼和浩特
二 包頭等地
三 城市傳教未能奏效的原因
第三節 向鄉村漢人傳教
一 小橋畔
二 三道河子
三 二十四頃地
第四節 圣母圣心會在內蒙古地區的傳教策略
一 傳教士的傳教策略
二 傳教士傳教奏效的原因
第五節 蒙古三教區的發展
一 中蒙古教區的發展
二 西南蒙古教區的發展
三 東蒙古教區的發展
……
第四章 庚子年前內蒙古地區的蒙、民、教沖突
第五章 庚子年內蒙古地區的反洋教運動
第六章 庚子年后的賠教
第七章 賠教后教會的發展及在內蒙古地區的事業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晚清時期天主教會在內蒙古地區活動研究 作者簡介
張彧,歷史學博士,講師,現在福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代史,在《中國史研究動態》《中國邊疆史地研究》《西北民族研究》《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等刊物發表論文近20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與地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