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民俗密碼顯影與古代文學誤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450922
- 條形碼:9787519450922 ; 978-7-5194-5092-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民俗密碼顯影與古代文學誤讀 本書特色
《易經》文本看,很多民俗應當屬于前代遺留下來的,比如搶婚的婚俗就不應當是那個時代的社會秩序所允許的,然而這些在文本中卻經常表現出來。在《屯》卦中,詳細描寫了一個搶婚的場面:“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六二爻辭);“乘馬班如,求婚媾。往吉,無不利”(六四爻辭);“乘馬班如,泣血漣如”(上六爻辭)。從引文看,來求婚的這一群人女方肯定不認識,否則不會將他們誤認為寇盜,說不定是周邊部族來劫掠人口的。所以女子被劫掠的過程中“泣血漣如”傷心至極,以至于多年不肯和強盜般的所謂新郎過夫妻生活,因而沒有生育子女。但是這被劫掠的女子*后還是屈服于搶婚者,十年之后終于為他生了孩子。由于“屯邅”這一固定詞組的語言暗示影響,人們歷來認為《屯》卦是一個坎坷艱難的卦象。從卦象看,此卦震下坎上,有“動乎險中”(該卦彖辭)即身臨險境,或者“云雷屯”(該卦大象)即暴風雨即將來臨的樣子。但是從《卦辭》看,《屯》卦又基本上是一個好卦:“元亨,利貞。勿用有所往。利建侯。”《左傳》記載占卜中兩次遇到《屯》卦,都是猶疑冰釋皆大歡喜的結果(閔元、昭七)。該卦《彖辭》對卦象的解說自相矛盾搖擺不定:既說“剛柔始交而難生”,又說“動乎險中,大亨貞”,不知道是難還是亨;而大《象》在擺出卦象之后干脆交了白卷。倒是《雜卦》說出了該卦的真蘊:“《屯》,見(現也)而不失其居”,不管是“盈也”也好,還是“物之始生也”(序卦)也好,都是物象顯現(見),那《彖辭》的“雷雨之動滿盈,天造草昧”也是物象顯現,在顯現的時候不要離開從而失去居住的根據地,便是《卦辭》的“勿用有所往”。女子也是如此,在這個卦象出現的時候是不能離開生于斯長于斯的娘家的,故而不宜出嫁。這樣,搶婚的場景被攝入《易經》的原因就清楚了:在女子都不肯出嫁的屯邅環境中,就像后代所謂的白馬年那樣,文化心理結構不同因而不相信這一套的周邊部族要想“子克家”,就只有一個法子可想,那便是搶婚。因此,在遇到阻力比如“女子貞不字”或者哭哭啼啼破壞婚嫁氣氛的時候,“乘馬班如”即盤桓猶疑且不說,就是在“往吉,無不利”的情況下,照樣“乘馬班如”猶疑徘徊沒有信心,也是可以理解的了。如此看來,這搶婚的鬧劇還有一個包含巫卜意緒的大環境在起作用。這樣,《賁·六四》的“賁如皤如,白馬翰如,匪寇婚媾”便是另一種心情了——因為在《賁》卦中沒有不宜婚嫁的巫卜氛圍對男方構成心理壓力。
民俗密碼顯影與古代文學誤讀 內容簡介
《民俗密碼顯影與古代文學誤讀/光明社科文庫》圍繞民俗顯影還原在重估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國學文獻價值方面的作用展開討論。以女媧“造人”等神話為論說對象,討論了神話思維與歷史思維的區分;通過討論《易經》語言民俗、上古歌謠的智慧化石屬性、禮義文化的民俗屬性、典籍中的文化符號定向誤讀、楚漢文化的交融和兩漢樂府詩與文人詩中文化符號的民俗特質、南方文化與百越風俗展示的南北文化熔融的民俗因子互滲內因等,揭示了民俗密碼顯影與古代文學誤讀的關系。
民俗密碼顯影與古代文學誤讀 目錄
**章神話思維與歷史思維 **節女媧“造人”與盤古“造人” 第二節鯀腹〔復〕生禹與《萬畢術 》一、鯀復〔腹、愎〕生禹 二、術士風流的深層含義 三、虎文化與龍鳳呈祥 第三節夸父逐日與后羿射日
第二章三才思維與三代文明 **節《易經》民俗風情 一、搶婚風俗 二、搶劫為榮 三、正午星光 四、梅開二度 第二節《易經》語言民俗〔上:成型成語〕 一、不速之客二、無妄之災 三、憧憧往來(咸九四爻辭) 四、羝羊觸藩(大壯九三、上六爻辭) 五、闃其無人 第三節《易經》語言民俗〔下:衍生成語與格言〕 一、煥然一新 二、變卦(錯綜復雜、亂七八糟、八九不離十) 三、利欲熏心四、格言警句 第三章上古歌謠與智慧化石 **節在水一方:詩經·蒹葭 一、原典 二、蒹葭白露意象的文化學意義 三、關于“伊”的誤讀 四、春秋代序物動心搖 五、被充分演繹的美麗 第二節袍澤之誼:詩經·無衣 一、原典 二、黃裳與綠衣 三、從袍澤到袍哥四、軍旅歌曲的俗與雅 五、軍人的粗獷與細膩
第四章禮義文化與民俗屬性 **節古禮、五禮與 三禮一、華夏古禮 二、關于五禮三、關于 三禮 第二節《周禮》的制度魅力 一、圣人梯次歸位 二、經濟制度與生活情態 三、六部制與《周禮》的政治經驗積淀 第三節《禮記》《儀禮》與社會人生 一、禮和俗的關系 二、《禮記》《儀禮》理論與實踐的相應關系 三、社會人生的精彩畫卷
第五章典籍誤讀與傳承誤區 **節《尚書》并不佶屈聱牙 一、雅與俗的互動——《尚書》中的韻律 二、實錄與潤色——被曲解的本意 三、《尚書》中的民俗因子 第二節史傳典籍中的文化符號 一、二次葬的早期記錄 二、關鍵詞語的民俗密碼 三、斷背猜想與皖南風姿 第三節諸子精神的定向誤讀 一、《孟子》這樣被誤讀 二、汪洋恣肆不是語無倫次 三、怎樣讀《勸學》
第六章楚漢文化與跨界傳承 **節楚漢文化的交融 一、賦體文學的多元整合 二、從名不副實到全盛 三、怎樣讀漢賦 第二節兩漢樂府詩與文人詩的文化符號 一、愛情價值 二、社會生活 第三節《史記》三題 一、劉邦自我神化被惡搞 二、刺客為什么成為英雄? 三、殘酷的楚漢戰爭
附錄南方文化與百越風情〔代結語〕 **節美女與野獸 第二節云雨意象與馬屁文章 第三節陽春白雪與東鄰女孩
后記
民俗密碼顯影與古代文學誤讀 作者簡介
博士、教授。曾為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和民俗學方向碩士生導師;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博士生導師。現在擔任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文法學院教授,“豫閩臺民俗文化研究所”首席專家、所長。
- >
回憶愛瑪儂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推拿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與地壇
- >
史學評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