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中國蘇州發展報告(2013)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4601914
- 條形碼:9787554601914 ; 978-7-5546-0191-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蘇州發展報告(2013)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綜合篇、經濟篇、科技篇、農村篇、社會篇、區域篇等, 立足反映蘇州經濟社會發展的狀況, 記錄了蘇州的前進軌跡和巨大變化。
中國蘇州發展報告(2013) 目錄
綜合篇
關于新形勢下蘇州改革發展穩定的若干思考
在現代化進程中的古城保護與復興
——蘇州古城保護30年調研報告
蘇州經濟社會發展:2013年回顧與2014年展望
經濟篇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蘇州擴大內需的機遇與對策研究
增創蘇州開放型經濟新優勢的研究與思考
蘇州現代服務業產業集群發展研究
蘇州總部經濟發展的影響因素和對策探析
蘇州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蘇州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對策研究
科技篇
以改革精神推動蘇州科技創新發展
以健全技術轉移機制促科技成果轉化
蘇州市科技服務體系建設現狀及發展對策
對蘇州納米技術科教結合創新試點基地產學研協同創新的實踐與思考
蘇州國家級高科技園區創新生態系統發展狀況研究
蘇州市醫療器械產業發展路徑研究
農村篇
城鄉一體化打造蘇州城鎮化升級版
蘇州市生態補償的實踐與探索
蘇州現代農業園區發展路徑研究
農村股份合作改革的吳中創新
蘇州創意農業發展現狀及品牌建設策略研究
蘇州城鄉一體化背景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研究
社會篇
蘇州市基層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關于創新經濟發展類財政專項資金使用方式的幾點思考
蘇州教育現代化20年的實踐與思考
蘇州培育發展新興文化業態現狀與對策研究
蘇州市新生代流動人口現狀及其服務管理對策研究
蘇州城郊接合部和諧社區建設現狀與對策研究
區域篇
張家港市在新起點上全面推進現代化建設的對策思考
常熟市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太倉市建設“現代田園城、美麗金太倉”的戰略構想
昆山市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吳江區大力提升產業發展層次的調查與思考
吳中區打響“美麗吳中、美在太湖”新品牌的探索與實踐
相城區加快望亭物流業發展的若干問題研究
姑蘇區加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探索與思考
蘇州工業園區加快區域一體化發展研究
蘇州高新區加快生態科技城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附錄
蘇州市1999-2013年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中國蘇州發展報告(2013) 節選
《中國蘇州發展報告(2013)/蘇州藍皮書》: 一 在價值觀、使命感和保護觀的統一上形成共識 古城保護需要全社會形成共識。應當指出,對于要不要保護,認識上基本是一致的。但是,在怎么保護,保護什么,保護多大范圍、多大程度等問題上,當保護與經濟發展及其他各種利益發生矛盾和沖突時,形成共識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在價值觀上獲得共識。蘇州古城的歷史價值和意義,既表現在物質形態,也表現于無形的精神和藝術層面。古城是物質、精神、藝術融會貫通的整體。從物質層面看,古城內遺存的大量古跡從多個方面映現了中國古代城市發展形態。從精神層面看,古城內含中國文化精神和哲學理念的城市建設思想、空間處理手法和建筑藝術特色,尤其是“整體觀”、“區域觀”、“自然觀”等中國城市建設的基本理念,在蘇州古城中有集中而突出的體現,是現代中國城市建設和發展取之不盡的巨大寶庫。從藝術層面看,蘇州古城內擁有極其豐富和燦爛的優秀地方文化藝術,同樣是蘇州古城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蘇州人強烈地意識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越是現代化,古城的價值越高,與城市的其他社會經濟發展比較,古城保護始終是**位的,只有古城保護好,才談得上發展好,才能給后人一個完整、無價的歷史蘇州。 在使命感上形成一致。當代人不僅要發展自己,更要為子孫后代造福。因此,當經濟利益與古城保護發生沖突時,應自覺服從和服務于保護,已成為蘇州人的一種使命、一種責任。正是這種使命感,使蘇州古城得以在工業化、城市化、信息化、全球化融為一體的快速發展時期,始終能夠得到精心呵護。 在保護觀上達到統一。古城是歷史見證,也是生活場所,是人與物結合的復合體。蘇州古城方圓14.2平方公里,有幾十萬現代人生活其中;文物古跡多,堪稱巨大的綜合博物館;地處長江三角洲,經濟活動繁榮,是中國*發達的地區之一。在這樣的環境中,蘇州古城保護就與一般的文物保護有很大區別,必須用創新理念、開放理念、國際理念,與時俱進,活態保護,有機更新,才能保證古城具有強勁生命力。 二 在規劃引領、法制保障、實踐創新的一致性上謀求務實推進 30年的經驗證明,蘇州古城保護的實踐,說到底是在法制化軌道上運行、在規劃指導下的實踐活動,意義深遠。 30年來,蘇州社會經濟發展的速度和水平超出預想,因此,要做到規劃引領實為不易,古城保護時不時就會與經濟發展相矛盾,特別是稍有GDP沖動就有可能產生“建設性破壞”,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而蘇州古城之所以能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得到全面保護,就與古城保護始終在規劃和法制化軌道上運行分不開。 一是堅持規劃的科學性、系統性、可持續性、可操作性。做到“三抓”。一抓規劃編制。蘇州古城保護規劃一開始就有高起點,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不僅體系健全完整,內容豐富,而且強調創新、務實;不僅有總規,還有詳規、控規,還有多門類的專題規劃;不僅有歷史古跡保護規劃,還有歷史街區保護規劃;不僅有空間布局規劃,還有項目業態規劃;不僅有物質形態的保護規劃,還有非物質形態的保護規劃。二抓規劃修編。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古城保護的實際情況及時進行調整、完善和優化。30年間.蘇州城市總體規劃先后三次修編,修編不是對上次規劃的否定,而是通過比較和修正,使總規精神得到延續、優化、完善和創新,逐步走向成熟。*近,又做了2013-2030年蘇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使之更加符合古城保護自身特征和規律,古城保護獲得更大空間,綜合價值得到全面提升。三抓規劃落實。重點把古城保護的宣傳發動,落實貫穿到規劃編制、實施、修編、督查的全進程。 ……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自卑與超越
- >
我與地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