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迷街 本書特色
《年華璀璨》全面展現新中國七十年祖孫三代10歲兒童的成長。包括上世紀50~70年代、80~90年代(改革開放新時期),以及2000年(新世紀)以來10歲左右孩子的成長故事。通過三個不同時代10歲孩子的精彩人生和喜怒哀樂,生動再現新中國七十年祖孫三代人的童年生活和成長歷程。本書是其中的《迷街》分冊。
迷街 內容簡介
通過描摹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新時期以及新世紀以來三個不同時代10歲孩子的喜怒哀樂,生動再現祖孫三代人的童年生活和成長歷程,獻禮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盛典
迷街 目錄
蘆葦叢中的呼救
怪鴨
放鴨郎
去遠方
迷失
長空鴨鳴
小銅匠
偵探
雙船大戰
賣花姑娘
布滿水洼的小巷
惡戰
五十枝花
翻越大墻
迷街
極其無聊的旅行
又是一次極其無聊的旅行
丟車
來自油麻地的聲援
大卸八塊
突然趴下
鶴立雞群
徹夜未眠
撫摸大地
再次撫摸大地
迷街 節選
《迷街》: 天邊,是四五只大鳥,看上去像是紙剪的,緩慢得幾乎讓人覺察不出它們在飛行。 油麻地的夏天,濃綠濃綠的,汁水隨時要流淌出來一般。 遠處稻田里,紡織娘在叫。 皮卡認識這種會吟唱的蟲子:有兩根細長的觸須,眼球是棕色的,身體、翅膀都是綠色的,翅膀上有網狀的花紋,鳴叫時,翅膀在不住地顫動,飛起來時,會露出翅膀里面鮮亮的紅色。 紡織娘的鳴叫讓油麻地的夏天變得十分悠長。 響在池塘或水田里的蛙鳴,東一聲西一聲,不斷,但并不稠密。 皮卡知道,到了黃昏,蛙D鳥就會四面八方響起,像下大雨一般。 遠處的蘆葦叢里,有一種無名的水鳥在叫。 皮卡熟悉這種鳥鳴。 它的聲音顯得有點哀怨,甚至詭秘。人們總是能聽到它們的鳴叫,但卻很難發現它們的身影。它們的顏色與泥土的顏色是一樣的,走到它跟前,也不一定能發現它。 “天要下雨了。” 這是爺爺奶奶告訴皮卡的:這種鳥一叫,天就會下雨。 皮卡來到一口水塘邊。 幾只青蛙剛才還在叫喚,聽到他的腳步聲,都不叫了。他聽到了幾聲“撲通撲通”的水聲。他知道,那是青蛙跳進水里時發出的聲音。 水塘邊有蘆葦和菖蒲,還有好幾種皮卡叫不出名字的野草,它們一直長到了水面上。水很清澈,有幾條小魚在水草間緩緩游動。 皮卡感覺到,它們轉動著鼓鼓的眼珠兒,特地看了他一眼。 從蘆葦叢中游出一條小蛇,只有筷子粗細,輕快地游動著。大概是看到了池塘邊有人,往水底游去了。但皮卡還是能看到它。皮卡想撿起一塊泥砸它,但轉念一想,放棄了。他盯著它,直到它消失在水底。 他往大堤跑去。 上了大堤,他看到了那條大河。這是離奶奶家*近的一條大河。皮卡曾無數次地見到過它。看帆船行過,看鴨群游過,看撒網捕魚,看輪船行過時,水波涌起,把岸邊的蘆葦淹沒…… 皮卡站在大堤上。 大河像從前一樣安靜地流淌著。 兩岸的農舍被高大樹木遮掩,時隱時現。有孩子嬉鬧的叫喊聲,但卻看不到他們的人影。 一些房子老了,一些新的房子出現在了岸邊。 蘆葦開花了,淡紫色的。 皮卡知道,再過些天,這花就會慢慢變化,直至變成亮閃閃的銀色。 河堤的斜坡上,有幾座土墳。 皮卡還依稀記得它們。他曾和其他孩子在土墳之間玩耍過、打過仗。但現在他可以肯定地說,有兩座墳是原先沒有的,是新墳。 皮卡明白,油麻地村又死人了。 死的是誰呢? 也許皮卡認識這個人,也許皮卡不認識。 皮卡心里有點兒難過。 *后,皮卡去了油麻地村。 ……
迷街 作者簡介
曹文軒,1954年1月出生于江蘇鹽城,中國兒童文學作家,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院客座教授,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是中國少年寫作的積極倡導者、推動者。主要著作有《草房子》《青銅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根鳥》等。作品被大量譯介到國外,翻譯為英、法、日、韓等文字。獲省部級以上學術獎、文學獎30余種。他是目前兒童喜愛的作家之一。2016年,他成為第一位獲得國際安徒生獎的中國作家。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煙與鏡
- >
二體千字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