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中國法律史學文叢中國刑法史講義:先秦至清代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73230
- 條形碼:9787100173230 ; 978-7-100-17323-0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法律史學文叢中國刑法史講義:先秦至清代 本書特色
《中國刑法史講義:先秦至清代》共分十一講,包括緒論、上篇、下篇三部分,是中國刑法史的古代部分。 *講,中國古代刑法的起源,是本講義的緒論。上篇從第二講到第八講,依照王朝更替的順序,系統介紹各朝各代的刑法。其中,每個朝代先介紹刑事立法概況,再具體講述刑法的內容,包括刑名、罪名、刑法原則和刑法的特點,這種以朝代為經問題為緯的寫作方法,是以往一些刑法史通行的方式,如周密所著《中國刑法史綱》,張晉藩主編《中國刑法史稿》等,其優點是線索清晰,缺點是一些問題的產生、發展及演變,往往貫穿幾個朝代甚至千年之久,在分朝代論述中就難免顯得零散;而有些問題千年不變,各朝各代大同小異,反復論述就顯得重復累贅。對此,本講義又特設下篇作為專題,第九講,以唐宋律的刑事罪名為核心,介紹中古時期的罪名之制及其演化。第十講,歷代刑法原則的發展、演變,在上篇中因篇幅限制僅介紹了15項比較重要的原則,而在此則增設了中國古代的33條刑法原則,留給讀者自己思索求解。第十一講,刑名之制的演化,即古代以五刑制度為核心的刑罰制度的發展、演變,作為本講義的尾論。
中國法律史學文叢中國刑法史講義:先秦至清代 內容簡介
作者對中國古代刑法專題問題的探討,抓住了刑法思想史上特別側重報應天罰、重刑主義的要害,由此鋪陳開來,有點帶面,渾然一體。這些刑法特色是中國法律文化中法家法治儒家禮治思想的集中反映,這些特色的歸納為我們研究中國傳統法治文化的現代意義留下了諸多思考的空間。同時,也提醒學人諸家,只有切入部門法研究中國法律的歷史,才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中國法律文化的多層面與多向度,也才可以將中國法律文化史研究囿于儒法之維度的內容更加具體化,從而盡快提升上實踐的層面,以此,期許改變法律研究一面西化的現狀與頑癥。
中國法律史學文叢中國刑法史講義:先秦至清代 目錄
中國法律史學文叢中國刑法史講義:先秦至清代 作者簡介
王宏治,1948年生,原籍湖北武漢。1981年本科畢業于北京師范學院(今首都師范大學)歷史系,后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攻讀中國古代史專業研究生,師從著名歷史學家王永興教授,專攻隋唐五代史及敦煌學,1984年畢業獲碩士學位。畢業后分配到中國政法大學,從事中國法律史教學與研究工作,1999年被評為教授、研究生導師,指導中國法律思想史專業及中國法制史專業碩士研究生。主要科研成果為:《中華文明史》之“法制史卷”,《中華文化通志》之“法學志”,《中國官制通史》之“隋唐五代史”部分,《中國司法制度史》之“隋唐五代。現在是甘肅政法學院兼職教授。
- >
隨園食單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自卑與超越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