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心理學-如果漏讀人性.成功總是差一步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823217
- 條形碼:9787516823217 ; 978-7-5168-2321-7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性心理學-如果漏讀人性.成功總是差一步 本書特色
如果漏讀人性,成功總是差一步。
為什么林徽因選擇嫁給梁思成?為什么長得丑就當不上狀元?為什么沒有人相信張飛是書法家?是非成敗,其實都隱藏在微妙的人性中。
著名心理科普作家王溢嘉經過多年研究,將人性的應用場景分為自我認知、解讀他人、社會競爭、說服策略等十大類,以中國百余位偉大或平凡的人物為對象,觀察其在某一情境下的反應,并給出西方心理學界對該反應的研究成果。層層剖析之下,你會發現很多所謂的“人性”其實都建立在錯覺和幻象之上,這是人性*的特征,也是它的盲點和弱點。洞悉人性,能讓你了解別人也認識自己,掙脫“人性枷鎖”,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規避人性的陷阱,準確直接地達成目標。
人性心理學-如果漏讀人性.成功總是差一步 內容簡介
★名家力作
臺灣著名出版人、作家王溢嘉繼經典暢銷書《變態心理揭秘》《心靈捕手:弗洛伊德的愛欲推理》后又一力作。
★大咖強推
蔡康永兩度推薦本書作者;李銀河、雷米、潘幸知等眾多名家熱情推薦本系列作品。
★精雕細琢
裝幀精美,內外雙封設計,*佳品。
★以史為鑒的“成功之書”
百余個經典案例,講透歷史深處的人性。看曹操、李世民、趙匡胤、紀曉嵐、曾國藩、林徽因等人如何因為人性的抉擇而改變人生軌跡。洞察人性,就能改變命運。
★想成功路上少走彎路,不可漏讀藏在人性里的陷阱。一本書帶你洞察人性,掌握成功和命運的主動權。
人性心理學-如果漏讀人性.成功總是差一步 目錄
**章
自我認知里的人性
君子自重:李鴻章為什么去拜訪俾斯麥? /002
天鵝效應:隋文帝為什么立楊廣為太子? /004
本位主義:魏征為什么說守成比創業難? /006
歸因有別:崇禎皇帝為什么在煤山上吊? /008
匹配理論:武大郎為什么會死于非命? /010
自我調控1:王安石為什么堅持變法卻不洗臉? /012
自我調控2:洪承疇為什么會變節投降? /014
和而不同:張愛玲為什么落落寡合? /016
自我反省:王陽明為什么說舜是不孝子? /019
誰與爭鋒:孔子為什么贊賞榮啟期? /021
界定自我:歐陽鋒為什么問“我是誰?” /023
展現真我:陶淵明為什么要辭官歸田? /025
第二章
解讀他人時的人性
投射作用:林黛玉為什么會猜忌他人? /030
事出有因:孫子荊為什么在靈堂上學驢叫? /032
先入為主:孔子為什么感嘆看錯人? /034
先驗印象:楚留香為什么是個鬼靈精? /036
順序效應:莊子的猴子為什么轉怒為喜? /038
體諒作用:管仲為什么說知我者鮑叔牙? /040
定式效應:張飛為什么不像書法家? /042
負面效應:屈原為什么寫《離騷》? /045
自我兌現:劉秀為什么能成為天子? /047
立場問題:揚雄為什么說張儀、蘇秦是詐人? /050
涇渭合流:蘇曼殊為什么不守清規戒律? /052
第三章
生命辯解下的人性
生命的自主:東方不敗為什么喜歡繡花? /056
建設性錯覺:阿Q為什么總是能得勝? /058
自我辯護:徐志摩為什么和張幼儀離婚? /060
魚與熊掌:林徽因為什么選擇嫁給梁思成? /062
認知失調:李白為什么說愛酒不愧天? /064
防衛性歸因:賈誼為什么寫《過秦論》? /066
黃巢效應:洪秀全為什么要造反? /068
對價作用:康有為為什么堅持維新保皇? /070
偏執的意念:漢武帝為什么對長生術執迷不悟? /072
誘惑洗禮:顧炎武為什么不齒錢謙益? /075
歧路亡羊:項羽為什么不想東山再起? /077
第四章
社會競逐中的人性
光環效應:王衍為什么能誤盡天下蒼生? /080
天生倒霉:狀元為什么會變成榜眼? /082
美麗暗影:趙飛燕姐妹為什么被稱為禍水? /084
人要衣裝:趙匡胤為什么需要黃袍加身? /086
服飾策略:辜鴻銘為什么穿馬褂留辮子? /088
不同流俗:王羲之為什么東床袒腹? /090
女性打扮:秋瑾為什么喜歡穿男裝? /092
媒體效應:袁世凱為什么想當皇帝? /095
宣傳有術:陳子昂為什么當眾摔琴? /097
馬太效應:替關公刮骨療毒的為什么是華佗? /100
芝麻開門:姜太公釣魚為什么離水三尺? /102
第五章
人情好惡里的人性
投其所好:奕為什么能成為咸豐皇帝? /106
馬屁分野:薛寶釵為什么能討賈母歡心? /108
批評有理:李宗吾為什么要南懷瑾罵他? /110
增減效應:解縉的祝壽聯為什么受人喜愛? /112
物以類聚:崔沆為什么喜歡崔瀣? /115
同中有異:唐太宗為什么說宇文是小人? /118
失態效應:謝安為什么能讓人更加喜歡? /121
反敗為勝:唐德宗為什么要下詔罪己? /123
禮尚往來:少年包拯為什么不進富翁家? /125
自我揭露:韋小寶為什么能讓人剖腹相見? /127
邊際效益:司馬光為什么推薦劉器之當官? /130
得失皆宜:曾國藩為什么相信天命? /132
第六章
說服策略里的人性
投桃報李:慈禧太后為什么愛打麻將? /136
愛屋及烏:宋江為什么夜訪李師師? /138
師出有名:蘇東坡為什么在殿試時作假? /140
換位思考:利瑪竇為什么要改變世界地圖? /142
自己人效應:觸龍為什么能說服趙太后? /144
調和效應:魯迅為什么說要拆掉屋頂? /146
得寸進尺:黃石公為什么能讓張良替他穿鞋? /148
低球策略:襲人為什么能讓寶玉聽她規勸? /150
片面之詞:魯肅為什么能說服孫權不降曹? /152
動之以情:大樂透為什么登報急尋中獎者? /154
危言聳聽:鄭袖為什么會救張儀? /156
心理反動:周瑜為什么要與曹操決一死戰? /158
第七章
團體壓力下的人性
從眾行為:表決為什么要用舉手方式? /162
冒險偏移:李世民為什么發動玄武門之變? /164
眾口鑠金:曾參的母親為什么相信兒子殺人? /166
服從權威:趙高為什么能指鹿為馬? /168
符號關系:曹操為什么迎漢獻帝到許昌? /170
團體迷思:惠施為什么說異議被堵塞? /172
異端崛起:陳勝為什么需要吳廣? /175
社會刺激:王軍霞為什么能一馬當先? /177
共犯結構:王倫為什么要林沖獻上一個人頭? /179
決策參與:完顏阿骨打為什么能以寡擊眾? /182
第八章
情緒起伏時的人性
相濡以沫:伍子胥為什么喜歡與伯嚭為伴? /186
火上加油:禰衡擊鼓罵曹為什么越罵越火? /188
嫉恨根源:楊修為什么會惹來殺身之禍? /190
禁果效應:賈寶玉為什么愛讀《西廂記》? /192
愛憎有別:衛靈公為什么改變對彌子瑕的看法? /194
習得性無助:李斯為什么不再為自己申冤? /196
情緒認知:王旦為什么能對寇準寬宏大量? /198
嫉妒紋理:秦檜為什么給皇后送錯魚? /200
補償心理:老百姓為什么要齊桓公再丟臉? /202
預知效應:紀曉嵐為什么要測字算命? /204
生理回饋:彌勒佛為什么笑口常開? /206
信念作用:狄青為什么用銅錢占卜? /208
第九章
利益得失中的人性
沉沒的代價:諸葛亮為什么六出祁山? /212
需求的層次:李自成為什么會禁淫殺? /214
博弈分配:竊賊為什么發生內訌? /216
囚徒困境:胡雪巖為什么以戒欺為店訓? /219
選擇的吊詭:這個試吃攤為什么生意好? /221
得失與冒險:寇準為什么拿宋真宗孤注一擲? /223
德西效應:陳軫為什么勸昭陽不要畫蛇添足? /225
利己利人:臺灣為什么有那么多“功德會”? /227
因果錯覺:曹彬為什么要延緩處罰? /229
心理免疫:呂惠卿為什么無法感動宋哲宗? /231
口是心非:葉公為什么看到龍會嚇得半死? /233
第十章
水泥叢林里的人性
稀釋作用:公交車乘客為什么袖手旁觀? /236
社會惰化:濫竽為什么能充數? /238
匿名效應1:戴帽子進銀行為什么被打? /240
匿名效應2:王語嫣為什么會向段譽吐露心事? /242
公用地悲劇:雷峰塔為什么會倒塌? /244
破窗效應:禁倒垃圾牌下為什么堆滿垃圾? /246
二手資料效應:曹操為什么變成了大白臉? /249
燙火爐原則:王熙鳳為什么嚴懲寧國府仆婦? /251
權力效應:朱元璋為什么會誅殺功臣? /253
虛實相亂:秦王為什么驅逐公孫衍? /255
音樂效應:超市為什么播放慢節奏音樂? /257
展開全部
人性心理學-如果漏讀人性.成功總是差一步 作者簡介
王溢嘉
著名心理科普作家,臺大醫學系畢業,先后在《聯合報》《南方都市報》等十余家報章雜志撰寫專欄,歷任《健康世界》月刊總編輯、《心靈》雜志社及野鵝出版社社長等職。著作有《心靈捕手:弗洛伊德的愛欲推理》《變態心理揭秘》《人性心理學》《蟲洞書簡》《實習醫師手記》《前世今生的謎與惑》《漢民族的幽暗心靈系列》等暢銷書近50種。
作品涵蓋散文、心理、文化評論、科學論述、兩性議題、青少年勵志等范疇,曾獲臺灣《中國時報》開卷版年度十大好書獎、《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推薦書、臺灣大學生票選十大好書等,且有多篇作品被選入臺灣中小學和大專院校語文課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