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民風族韻:長江流域的民族與融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9225286
- 條形碼:9787549225286 ; 978-7-5492-2528-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民風族韻:長江流域的民族與融合 本書特色
《中華長江文化大系40·民風族韻:長江流域的民族與融合》是一套全面介紹長江文化的系列讀本。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舉長江航運之力,集社會各界之智,擔綱編撰本套叢書,全力以赴、又好又快完成了這一精品之作。三年磨一劍、易稿十多遍,旨在打造賞心悅目、朗朗上口、優美動聽、愛不釋手的讀者體驗。本叢書時間跨度五千年,地域涵蓋全流域,力求以人文歷史的宏大視角、生動精練的史話語言,深入淺出,雅俗共賞,全方位展示多彩的長江文化,為讀者提供完整準確的長江印象。《中華長江文化大系40·民風族韻:長江流域的民族與融合》是該大系之一。
民風族韻:長江流域的民族與融合 內容簡介
自古以來,長江流域就是我國民族成分十分復雜的地區。今天生活在長江流域的少數民族,除一部分如蒙古、回、滿等族是元代及其以后從北方遷入外,大部分少數民族與先秦和秦漢時期形成的氐羌、苗蠻、百越三大民族集團有關。《中華長江文化大系40·民風族韻:長江流域的民族與融合》確定藏、羌、納西、彝、白、仫佬、土家、苗、侗、瑤10個民族為長江流域的主要少數民族,系統介紹了他們的環境和資源,民族來源和歷史變遷,民族風情。
民風族韻:長江流域的民族與融合 目錄
序二
緒言
**章 “世界屋脊”的藏族
**節 山為骨架,江為血脈
一 “斗”形分布,人口眾多
二 山河環抱,雪域大地
第二節 源遠流長,漫長艱辛
一 三種說法,撲朔迷離
二 吐蕃王朝,舅甥情誼
三 分裂割據,政教合一
第三節 高原胸襟,雪山情懷
一 服飾:濃墨重彩
二 飲食:豐盛多樣
三 住房:特色獨具
四 婚俗:別具風采
五 節慶:繁多隆重
六 喪葬:意蘊深遠
七 文化藝術:爭奇斗艷
第二章 群山之巔的羌族
**節 峰巒聳峙,河川縱橫
一 順勢而居,分布集中
二 依山傍水,峰高谷深
第二節 “龍來氐羌黃河頭,征程漫漫幾個秋”
一 兩次遷徙,一以貫之
二 建置沿革,歷程紛繁
第三節 綿延千年,神秘深邃
一 服飾:樸素大方
二 飲食:林林而群
三 建筑:獨特精湛
四 婚俗:饒有古風
五 喪葬:源遠流長
六 歌舞:古韻猶存
七 節日:莊嚴肅穆
第三章 長江**彎的納西族
**節 云嶺疊嶂,金沙拍浪
一 “山連云嶺幾千疊,家住長江**彎”
二 秀山麗水,古城古韻
第二節 夾縫周旋,艱難生存
一 族源探尋
二 融合變遷
第三節 地靈人杰,淳樸芬芳
一 服飾:披星戴月
二 飲食:山珍水味
三 住房:三房一照壁
四 婚俗:奇風異俗
五 喪葬:繁瑣奇特
六 節日:琳瑯滿目
七 東巴文化:博大精深
第四章 金沙兩岸的彝族
**節 群峰林立,江河環繞
一 分布廣泛,北聚南散
二 山曲水回,氣候多變
三 風景優美,資源富集
第二節 一脈相傳,幾經沉浮
一 族源探尋
二 融合變遷
第三節 粗獷細膩,古老迷人
一 服飾:多姿多彩
二 飲食:山里芬芳
三 住房:造型獨特
四 婚俗:奇特有趣
五 葬俗:新異多樣
六 節日:隆重熱鬧
七 文化藝術:豐厚絢爛
第五章 蒼山洱海的白族
**節 高原縱谷,銀蒼玉洱
一 點蒼之麓,洱海之濱
二 風花雪月,鐘靈毓秀
第二節 因時順勢,異源同流
一 族源探尋
二 融合變遷
第三節 開放包容,和而不同
一 服飾:明快協調
二 飲食:色香俱全
三 住房:精妙絕倫
四 婚俗:妙趣橫生
五 節慶:浪漫樂觀
六 文化藝術:獨樹一幟
第六章 烏江赤水的仡佬族
**節 奇山異峰,靈泉秀水
一 “地無三里平,天無三日晴”
二 碧水丹山,物產豐饒
第二節 黔中土著,夜郎遺裔
一 族源探尋
二 歷史沿革
第三節 寬容開放,博大善良
一 服飾:五彩貫珠
二 飲食:喜酸偏辣
三 住房:因地制宜
四 婚俗:神秘古樸
五 喪葬:虔誠隆重
六 節慶:豐富多彩
第七章 武陵山區的土家族
**節 山環水復,千溝萬壑
一 山巒重疊,溪河密布
二 物華天寶,千巖競秀
第二節 古老年輕,披荊斬棘
一 族源探尋
二 融合變遷
第三節 深遠豐厚,純樸自然
一 服飾:儉樸實用
二 飲食:山土氣息
三 住房:依山臨水
四 婚俗:繁雜講究
五 喪葬:喪事喜辦
六 節慶:古風依稀
七 文學藝術:絢爛多姿
第八章 山水畫廊的苗族
**節 山清水秀,風景如畫
一 分布遼闊,山河蜿蜒
二 氣候溫和,苗寨飄香
第二節 由來已久,坎坷前行
一 族源探尋
二 五次遷徙
第三節 豐富淳樸,瑰麗多彩
一 服飾:花中奇葩
二 飲食:酸鮮可口
三 住房:風格獨特
四 婚俗:唱歌覓偶
五 喪葬:古樸神秘
六 節慶:淋漓盡致
七 文化藝術:包羅萬象
第九章 沅江上游的侗族
**節 峰巒綿綿,溪流潺潺
一 交錯雜居,峰回水轉
二 四季分明,資源富饒
第二節 百越分支,歷史悠久
一 族源探尋
二 融合變遷
第三節 古樸典雅,異彩紛呈
一 服飾:翩翩起舞
二 飲食:酸鮮可口
三 建筑:古雅別致
四 婚俗:獨樹一幟
五 喪葬:程序繁多
六 節慶:色彩繽紛
七 文化藝術:繁星閃爍
第十章 湘江之源的瑤族
**節 峻嶺逶迤,層巒疊翠
一 分散而居,以山為家
二 滔滔湘江,茫茫林海
第二節 歷經滄桑,遷徙頻繁
一 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二 輾轉流離,遷徙頻繁
第三節 悠久獨特,古樸淳厚
一 服飾:五色斑斕
二 飲食:色美味佳
三 住房:依山而居
四 婚俗:饒有風趣
五 喪葬:不盡相同
六 節慶:獨具一格
七 文化藝術:千姿百態
參考文獻
后記
總后記
民風族韻:長江流域的民族與融合 作者簡介
鄧輝,1964年5月生,湖北天門人。1989年,蘭州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分配至中南民族大學任教。1997年晉升副教授,2000年起擔任旅游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師。2005—2007年,受湖北省委組織部選派,擔任湖北省羅田縣人民政府副縣長,主管旅游。1994~2007年,一直擔任中南民族大學旅游管理系主任。現任中南民簇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中南民族大學旅游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旅游管理專業碩士點負責人和旅游開發與管理方向碩士研究生導師。同時兼任湖北省旅游學會副理事長、湖北省旅游教育協會副會長、湖北省旅游心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等職。長期從事旅游開發和旅游文化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公開出版學術著作4部,其中獨著3部、合著1部;公開發表學術論文近30篇;主持編制各類旅游規劃10余項;承擔省部級課題2項;獲省部級和學校獎勵4次。 鄧小艷,土家族,1975年9月生,湖北長陽人,副教授,在湖北經濟學院旅游與酒店管理學院任教,主要研究方向為民族文化遺產保護和民族文化旅游。近年來。在《經濟地理》、《社會科學家》、《貴州民族研究》、《廣西民族研究》、《廣西社會科學》、《湖北社會科學》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近20篇,其中有3篇被人大報刊復印資料《旅游管理》全文轉載。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國家民委課題2項、湖北省社科基金項目1項、湖北省教育廳項目以及橫向課題若干項。曾獲湖北發展研究獎三等獎和國家民委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三等獎。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虎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煙與鏡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