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文化中國導引:文明傳習與精神塑造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9118521
- 條形碼:9787209118521 ; 978-7-209-11852-1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化中國導引:文明傳習與精神塑造 本書特色
《文化中國導引--文明傳習與精神塑造》分上下兩篇:中國文明傳習、中國精神塑造,分別從中國思想道德文化體系建構、中國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換、中國誠信文化建設、中國主流文化演變歷程、中國英雄精神、中國地域精神、中國社會精神進行了論述。
文化中國導引:文明傳習與精神塑造 內容簡介
《文化中國導引:文明傳習與精神塑造》,分上下兩篇,中國文明傳習、中國精神塑造,分別從中國思想道德文化體系建構、中國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換、中國誠信文化建設、中國主流文化演變歷程、中國英雄精神、中國地域精神、中國社會精神進行了論述。
文化中國導引:文明傳習與精神塑造 目錄
上篇 中國文明傳習
**章 中國思想道德文化體系建構
**節 當代中國思想道德體系基本框架
第二節 中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
第三節 中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
第二章 中國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換與創新性發展
**節 儒家文化傳統與現代價值觀建構
第二節 山東儒家文化與中國儒家文化傳統
第三節 臨清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與創新發展
第三章 當代中國文化發展
**節 “四種文化”
第二節 “三俗文化”
第三節 魯商文化
第四節 沂南文化產業
第四章 中國誠信文化建設
**節 傳統誠信的基本內容
第二節 中國傳統誠信的歷史發展
第三節 傳統誠信文化的當代意義與發展
第五章 新時期中國主流文化建設
**節 貫徹落實“雙百”方針和“二為”方向
第二節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第三節 倡導弘揚優秀民族精神
第四節 大力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
第五節 文化體制改革的戰略部署
第六節 大力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
第七節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第八節 文化的繼承、借鑒和創新
下篇 中國精神塑造
**章 中國英雄精神(一):共和國英雄群體精神的內涵剖析
**節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公仆意識:從焦裕祿到孔繁森
第二節 助人為樂的共產主義道德:從雷鋒到徐虎
第三節 見義勇為的崇高品德:從羅盛教到徐洪剛
第四節 艱苦創業的奮斗精神:從“鐵人”王進喜到“新時期鐵人”王啟民
第五節 身殘志堅的鋼鐵意志:從高士其到張海迪
第六節 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從姚濯新到李素麗
第七節 勇攀科學知識的高峰:從華羅庚到陳景潤
第八節 矢志不渝的愛國情懷:從楊剛到邵云環
第九節 共同致富的帶頭人:從史來賀到吳仁寶
第十節 軍中之魂:從黃繼光到李向群
第十一節 熱愛子弟兵的擁軍楷模:從李玉枝到韓素云
第十二節 少年英雄:從草原英雄小姐妹到戴碧蓉
第二章 中國英雄精神(二):共和國英雄群體精神的發生學思考
**節 英雄群體精神生成的時代條件
第二節 共和國英雄群體精神生成的政治前提
第三節 共和國英雄群體精神生成的傳統文化基因
第四節 共和國英雄群體精神生成的革命傳統因素
第五節 共和國英雄群體精神生成的社會基礎
第五節 共和國英雄群體精神生成的主觀條件
第三章 中國英雄精神(三):共和國英雄群體精神的社會功能闡釋
**節 共和國英雄群體精神的社會價值
第二節 共和國英雄群體精神的功能展示
第三節 共和國英雄群體精神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
第四章 中國英雄精神(四):共和國英雄群體精神的文化價值解讀
**節 共和國英雄群體精神與黨員干部的培養
第二節 共和國英雄群體精神與培育新人
第三節 共和國英雄群體精神與精神文明建設
第五章 中國地域精神
**節 山東精神
第二節 濟南城市精神
第三節 長清精神
第四節 沂蒙精神
第六章 中國社會精神
**節 萊蕪戰役精神的核心內涵
第二節 魯西監獄精神的責任意涵
第三節 山東海事精神
文化中國導引:文明傳習與精神塑造 節選
(二)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創新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和形式存在四種組合模式:舊內容舊形式、新內容舊形式、舊內容新形式、新內容新形式,這四種關聯方式究竟效率如何,要視實際情形而定。對于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形式不能“一棍子打死”。極少數人斷定傳統計劃經濟體制條件下的大報告、大動員、大學習、大討論等思想政治工作形式,根本不適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因而應加以拋棄。這種說法未免有點走極端。實際上,由于思想政治工作所要解決的是涉及全局和絕大多數人利益的共同問題,我們過去慣用的某些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只要合理利用就仍然有效。為了能夠有效地完成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標和任務,必須在繼承過去行之有效的形式基礎上創造出為職工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新形式。概括起來,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創新主要有以下幾套思路。1.多樣化對象(客體)不同,工作方式也應不同。針對不同對象,一些企業創造出靈活多樣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式,使其呈現出多樣化的網絡式教育局面。社會的多樣化,企業干部職工思想的多樣化,要求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造和使用多種新的形式。過去我們常采用的脫產培訓、家訪談心、領導報告宣傳、班組座談討論、辦學習班等方式在企業思想政治教育中仍然能夠取得一定的效果。近年來,許多企業采用了媒體傳播、社會調查、參觀訪問、競賽評比、中心組學習、成立宣講團等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不同年齡段的職工,其思想存在一定的差異。針對這種情況,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也應有所不同,老職工文化水平較低,所以對他們仍主要采取灌輸辦法,而根據青工思想活躍、獨立思考能力強、接受新事物快、追求實惠等特點,則應采取行為規范——自我教育——輿論監督等教育方式。 新時期以來黨中央多次強調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應把先進性要求同普遍性要求有機結合起來。一些企業正是根據層次化要求創造和采用了許多新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在對黨員教育中,大力開展以爭當先鋒模范為主要內容的黨員責任區活動,而對各種活動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大力加以表彰和推廣,對帶有不良傾向的職工,則通過電視曝光、民主討論評議等方式,揚善抑惡,互相教育。 不同個體,其思想、觀念、利益、興趣、條件等各有不同,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要做活、做細,就要以人為本、采取人情化方式去促使每個人的思想轉化和提升。這些方式大致有過生日、個別談話、交朋友等。要注意區分職工不同層次、不同方面的需要和特點,做到人情人理、人腦人心,才可以收到實效。 2.注重擴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蓋面 有少數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只重視核心群體(如**線工人)而忽視“邊緣群體”,導致思想政治工作出現許多盲點,導致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格局畸形化、片面化。大多數企業則十分重視思想政治工作的全員化,注意將工作對象從在職職工擴展到離退休人員、臨時工、老年人、外來流動人口、自謀職業者和職工家屬。對改革開放后產生的一些新興職業群體,要盡量將他們納入思想政治管理網絡之中——對于企業下崗人員,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自強精神,幫助他們再就業;對于自謀職業人員,鼓勵他們在市場經濟中求得生存和發展。
文化中國導引:文明傳習與精神塑造 作者簡介
涂可國,現任山東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所所長。從事儒學、哲學和文化研究30多年,是山東社會科學院儒家哲學重點學科帶頭人。兼任山東孔子學會副會長、山東省哲學學會副會長、山東省企業文化學會副會長、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中國人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實學研究會理事等。入選山東省“社會科學家人才庫”、山東省智庫高端人才入庫專家、首批齊魯文化英才,2016年底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17年被評為二級研究員。入職以來共出版個人專著3部,合著6部,主編及參著40多部,發表論文、研究報告300余篇,獲山東省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合作)、二等獎5項、三等獎1項、全國“五個一工程”獎1項(合作)。 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即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儒學對人發展的影響研究”(2011年結項)、主持2014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西倫理學比較視閾中的儒家責任倫理思想研究”,主持完成山東省社科基金項目“儒家倫理哲學思想與當代中國道德建設”“儒家道德價值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研究”“生態倫理研究”“儒家哲學研究叢書”等10余項。《論儒學的個人本位與社會本位悖論及其影響》等20多篇文章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新華文摘》《光明日報》《高校文科學報學術文摘》、人大復印報刊資料等報刊摘登或轉載。參寫的《倡導孔繁森精神》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對儒家哲學、儒學人學、儒家文化、文化儒學和社會儒學的研究多有建樹,國內影響較大,對社會哲學、社會文化的研究在學界獨樹一幟。
- >
推拿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煙與鏡
- >
山海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