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風雅樓庭 本書特色
十位熟稔筆墨的“文苑宿將”,十部古色古香的“文化典范”。
風雅樓庭 內容簡介
中國式建筑是中國人智慧的結晶,蘊含著豐富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內涵,具有極高的實用價值和觀賞價值。其中,“樓”“亭”“閣”“臺”“園”“寺”“橋”等是中國式建筑的典型代表。馬力結緣旅游媒體,名樓勝跡的萬千氣象于他既是胸中丘壑,又是筆端風采。在《風雅樓庭》中,馬力將他探訪蘭亭、煙水亭、黃鶴樓、滕王閣、山海關、釣魚城、醒園、少林寺、莫高窟、趙州橋等各類建筑的足跡記錄于筆端,亭臺樓閣在千百年的歷史沉淀中,于他的字里行間又煥發新的活力,其背后的歷史文化又熠熠生輝。
風雅樓庭 目錄
蘭亭
煙水亭
三醉亭
仙梅亭
滄浪亭
燕喜亭
叢臺
觀星臺
戲馬臺
歌風臺
郁孤臺
越王臺
嚴子陵釣臺
黃鶴樓
岳陽樓
甲秀樓
芙蓉樓
披云樓
雕花樓
潯陽樓
花戲樓
鸛雀樓
承啟樓
赤嵌樓
天心閣
天一閣
滕王閣
蓬萊閣
文昌閣
山海關
黃崖關
居庸關
函谷關
劍門關
婁山關
臺城
佗城
釣魚城
昭化古城
長汀古城
鳳凰古城
沅陵古城
芷江古城
富陽古城
平遙古城
安陽古城
廣府古城
高昌故城
交河故城
沈園
醒園
水繪園
清華園
介壽堂
快雪堂
留余堂
會老堂
白馬寺
少林寺
法王寺
相國寺
靈巖寺
匯宗寺
開元寺
承天寺
南華寺
云門寺
天童寺
寶華寺
普救寺
古圣寺
塔爾寺
晉祠
陽明祠
米公祠
霸王祠
三蘇祠
五公祠
莫高窟
榆林窟
云岡石窟
龍門石窟
大足石窟
麥積山石窟
須彌山石窟
響堂山石窟
趙州橋
弘濟橋
學步橋
洛陽橋
五里橋
風雅樓庭 節選
蘭 亭 在蘭亭的竹蔭荷影里走,晉人的名士氣韻雖已遠,也能入心,易于惹我對舊物和古境著迷。 山中風景,頗近桃花源,也就宜邀竹林七賢歌嘯或者陶翁耕鋤。曾鞏謂“方羲之之不可強以仕,而嘗極東方,出滄海,以娛其意于山水之間”,是摹狀性情之筆。魏晉文人的所好,一是服丹散,一是醉自然,旁的,難說。 右軍祠廊下的碑刻,多以王羲之為宗,氣象雖然難比長安城里的古碑之林,但放在這里,可以使山陰道在人煙竹樹、畦花河橋之外,別添一種深邃的美,猶勝新稻之香。蘭渚、鑒湖一帶,恍若可望長髯翁叟筆落山水,笑伴牧童清歌。河岸鱗瓦萬家,同魯迅《故鄉》中“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的深冬景象,大不相近。墨華亭獨在池水之上,有人坐在那里搖扇,門外荷花送來一片碧影。亭上一聯頗好,是“竹陰滿地清于水,蘭氣當風靜若人”,似能應景。
風雅樓庭 作者簡介
馬力,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中國旅游報社原總編輯。致力于散文創作與理論研究。著有散文集《鴻影雪痕》《南北行吟》《走遍名山》《走遍名水》《什剎海的心靈游吟》《紙上煙霞》《橋邊雜俎》,文學評論集《山水文心》,專著《中國現代風景散文史》(上下卷),大型畫冊《魅力長江》等。獲冰心散文獎、中國報紙副刊作品獎等文學、新聞獎項數十種。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回憶愛瑪儂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與地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