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正義之思: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的對峙及出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39988
- 條形碼:9787520339988 ; 978-7-5203-3998-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正義之思: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的對峙及出路 本書特色
夏慶波著的《正義之思--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的對峙及出路》是在作者的博士畢業論文基礎上修改而成。作者認為,在政治哲學的語境中,正義是以人的自我實現為核心的社會之有效整合。如果說,社會秩序的整合構成了正義的工具價值,那么人的自我實現則構成了正義的核心價值。正是以這樣一種正義概念為藍本,本書對自由主義正義和社群主義兩種正義理論的成敗得失作出評價,試圖指明正義的生成路徑,并嘗試對這個問題作出回答:只有以馬克思主義實踐哲學為基礎,從實踐的觀點出發,才有可能實現權利與德性之間的辯證統一,從而實現正義。質言之,正義的實現是一個實踐中的生成過程。
正義之思: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的對峙及出路 內容簡介
20世紀晚近以來,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的論戰構成了當代西方政治哲學中很為引人注目的學術景觀之一。本書以一種核心是關切社會秩序與自我實現的正義概念為分析框架,揭示了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之間的緊張與對峙。正義何以可能?本書進而試圖論證:馬克思主義實踐哲學能夠克服傳統本體論哲學所造成的主體與客體、自由與共同體以及權利與德性的二元對立,從而為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正義理論之間懸而未決的論爭提供一種可能的解決方案。
正義之思: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的對峙及出路 目錄
**節 正義研究的理論背景
第二節 國內外學界的正義研究綜述
一 國外學界的正義理論研究
二 國內學界的正義理論研究
第三節 本書的研究立場和基本結構
第二章 政治哲學視野中的正義
**節 社會秩序與正義
一 社會秩序問題
二 正義的功能性目標:良序的社會
第二節 人的自我實現與正義
一 人的自我實現
二 正義的核心價值:人的自我實現
第三章 自由主義正義倫理的權利進路
**節 權利的起源及其本質
一 權利的起源
二 權利的本質:一種消極自由的觀念
第二節 權利本位的社會秩序:權利與權力的辯證
一 作為權利之保障者的權力
二 作為權利之潛在侵犯者的權力
第三節 權利正義觀的局限
一 虛無主義
二 合法性的危機
第四章 社群主義正義倫理的德性進路
**節 德性、至善與共同體(社群)
一 德性的概念及其特點
二 至善與人生的目的
三 共同體(社群)
第二節 德性本位的社會及其特點
一 德性本位的社會秩序
二 德性本位的社會之特點
第三節 德性正義觀的局限
一 整體主義
二 道德中心主義與道德相對主義
第五章 權利與德性的統一:基于馬克思主義實踐哲學的正義生成
**節 三種實踐觀及其哲學
一 康德主義的實踐觀及其哲學
二 亞里士多德主義的實踐觀及其哲學
三 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及其哲學
第二節 人的主體性與社會性的辯證統一
一 實踐哲學中的人的主體性
二 實踐哲學中的人的社會性
三 人的主體性與社會性的統一
第三節 生成的正義
一 自我實現的正義
二 社會整合的正義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正義之思: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的對峙及出路 節選
《正義之思: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的對峙及出路》: 一人的自我實現 人是哲學的永恒主題!叭耸鞘裁础边@一“斯芬克斯之謎”,構成了哲學史的一條主線。可以說,“哲學的根本問題乃是人本身的存在問題,它所關切的是那種未定型的開放的作為價值性存在的人本身,是人類的生存狀況、精神困境和行為選擇,因而是關乎人的生存和意義的價值論”。古往今來,思想家們不斷審視人的生存狀況,探求人的生命價值,追尋人的生活意義。在卡西爾看來,“認識自我乃是哲學研究的*高目標——這看來是眾所公認的。在各種不同哲學流派之間的一切爭論中,這個目標始終未被改變和動搖過:它已被證明是阿基米德點,是一切思潮的牢固而不可動搖的中心。即使連*極端的懷疑論思想家也從不否認認識自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從哲學的角度來看,人是未完成的、人生是不確定的,人總是處于發展的各種可能性之中。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人是具有自然性與超自然性的雙重存在。“人處在有限的物與無限的神之間——這就是人性結構的奧妙所在。如果說,人與自然界的特殊關聯使人永遠也變不成神的話,那么,人與神的特殊關聯又使人永遠也不會成為動物。”換言之,一方面,人具有自然的本性,物欲的驅動、世俗的生活使人有可能走向沉淪;另一方面,人的世界又不同于動物式的自然世界。人從自然中進化過來后,就不再是純粹的自然存在,而是一種具有超越性的存在,人不能滿足于簡單的、本能的生存。只有當人實現了對自身之自然性的辯證否定后,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這正是人的尊嚴之所在。因此,人應該設立超出自身生命本能活動以外的理想,用自由、價值、道德、文化來證明和肯定人的生命存在,以超越當下,向未來投射,從而提升自己的生命境界、實現自我的價值。正如奧伊肯所言,有理性的人必須把生活看作一個整體,“他不能完全沉湎于流逝的瞬間,而必須追求某種包羅一切的目標。然而,無論這種要求有多強烈,無論推動它的激情有多深沉,不超越人類的特殊范圍便無法滿足它”。 可以看出,所謂人的自我實現實際上是“個人在實踐活動中不斷提高滿足自身生存和發展需要的能力,發展自己的能力、才干與個性,實現自己確立起來的人生理想等價值追求的過程”,是處在不斷超越中的人的自我價值和生存意義的完滿實現。人的生命價值的充分實現意味著“成己”,意味著個人占有了自己的全面本質,獲得了人之為人的規定性和做人的意義、尊嚴感! ∽匀祟惿鐣a生之日起,人就沒有停止過對自我實現以及生存的價值和意義的追求。“人類在其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總是不斷地確證著自身。確證什么?確證自己是人,而不是人之外的動物!弊鳛閭惱淼拇嬖冢丝偸蔷哂幸欢ǖ膬r值理想。從根本上說,人對自我實現和生存價值的追問實際上是一種來自生命之內在精神向度的、對本真性自我的呼喚。顯然,對自我實現的尋求構成了人的生存方式!啊摇讶辉谑来嬖,而且以自身為目的即追尋、實現著自身的存在,而‘追尋、實現自身的存在’本身正是人的存在方式……以自身為目的的‘我向性’恰恰表明人的現存狀態意味著缺欠和局限,人并沒有達到他自己,沒有達到他的本真的也是應有的生存方式,因而人必須從自身出發,擔當起自己的責任,‘自力更生’,‘自求多!瑥亩*終實現或者說成就自己。” ……
正義之思: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的對峙及出路 作者簡介
夏慶波,安徽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2007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師從袁貴仁教授,獲馬克思主義哲學博士學位;2011年在南京大學哲學系從事外國哲學博士后研究,合作導師為顧肅教授;2016年訪學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哲學系,聯系導師為Gerald Gaus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當代西方政治哲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虎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史學評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