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zhàn)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tài)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曹文軒撰序力薦:一字一世界.5,F-G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3964126
- 條形碼:9787553964126 ; 978-7-5539-6412-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曹文軒撰序力薦:一字一世界.5,F-G 本書特色
尋根測源學漢字,輕松易又有趣。 語文老師、小學中高年以上學生、漢宇文化愛者的不二之選
曹文軒撰序力薦:一字一世界.5,F-G 內容簡介
《一字一世界(5 F-G)》共收錄兩千左右個常用字,所涉及的漢字約五千余字。每個字分兩部分。左頁講這一字的形、音、義。由字形分析這一字的來歷及古人造字的原理,加深讀者對這一字的理解。明白這一字的構造與字義字音之間的關系。其次分析這一字字義的演變過程和字形之間的關系。以使讀者對這一字有個通盤的認識。每篇解釋約七百余字。右頁依據這一字的形、音、義編寫一篇與這一字相關的有趣的小故事。故事通俗、有趣、情節(jié)圍繞這個字的形、音、義展開,使讀者在寓教于樂中記牢這個故事,并與其它同音或形似義近的字相區(qū)別。故事種類有測字故事,字謎故事,詩詞故事等十余種。每則故事八百余字。書稿中對漢字的解釋,博采眾長,也融入作者本人的觀點和見解,但不超出辭書的范圍。力求規(guī)范準確。編寫出版該書的宗旨是:宏揚中華文化,普及漢字知識。為中小學語文教師提供教學的參考資料;為少年兒童提供一本漢字可以閱讀的情景識字讀物。也為對研究漢字感興趣的朋友提供一份綜合資料。
曹文軒撰序力薦:一字一世界.5,F-G 目錄
用手輕輕抹去——拂/溪漲清風“拂”面
物體漂在水面上——浮/浮水而生
調兵憑證——兵符/半碗豆腐——符
布帛等的寬度——幅/“截后幅”和“抱財土”
向神靈敬酒求福/慈禧太后賜福
飛行中的蝙r蝠/五“蝠”捧壽
砍東西的工具——斧/三寫“斧”字
存財物文書之地一府/“城府”和“心機”
古代的炊事用具——釜/“無釜”和“無婦”
車輪外兩條直木——輔/拆解“輔”字說跳槽
教訓子女的父親/“父”字戴帽子
人背貨幣有依靠——負/忍辱“負”重
手持掃帚的婦女/婦女推翻山
小土山長著草木——附/“附子”和父子
急速奔向兇險處一赴/“赴”和“赴湯蹈火”
在出人口來回走——復/康有為挽譚嗣同——復
用刀把一物分開一副/割除其害得后福——副
用武力收稅——賦/錯把“賦”字看成“賊”
輔助帝王子弟的太傅/“師傅”一詞的來歷
家中有酒就是富/福災各一半——富
人的肚子——腹/腹誹之罪
底朝上翻轉過來——覆/“覆”和“覆水難收”
G
軍隊里的戒律——該/豬八戒的話不能聽——該
手持鞭子教子改過/自己的文章多修改
用茅草編成的蓋子/五人說“蓋”字
含在嘴里的美味——甘/請問貴姓——甘
人主要內臟之——肝/“豬肝”與“竹竿”
竹子的主干——竿/實物謎諷刺貪腐——竿
翹著尾巴奔跑——趕/李賀說“趕”字
手持獵叉刺野豬——敢/敢為人先
用盡全部心力——感/從“感”字說到
“成”“喊”“惑”“憾”
上端帶杈的木棍——干/“干”和“干卿何事”
利刀堅硬如山岡——剛/“剛”和“剛愎自用”
腹大盛物的陶器——缸/“頂缸”和“頂缺”
江河湖泊的支流——港/“港口”與“講口”
有樓頂樓臺的高樓/一點一橫長——高
肉肥脂肪厚而多——膏/“膏”和“膏肓”
撐船用的竹竿——篙/川江號子訴冤情——篙
米粉做的美味糕點/趙云“老賣粘糕
太陽升上了樹梢——杲/霍去病解“杲”字
谷類細長的莖稈一稿/“稿”和“腹稿”
告訴別人這牛抵人/王老漢怒斥假廣告
長柄橫刃的兵器——戈/“戈”和“倒戈”
兩可為哥/“哥”字三解
放下不動——擱/“擱”和“擱筆”
用刀截斷——割/章太炎為慈禧題壽聯——割
固定門的長木樁一閣/不愿擔任“直密閣”——閣
殼能開能合的蛤蜊/蛤合鴿
人多嘴雜各說各/客人脫帽再進門——各
持續(xù)不斷地供應——給/殘命未絕——給
植物的地下部分——根/樹“根”的啟示
腳的后部——跟/孝子翻“跟”斗
響鈴之類的樂器——庚/廣結慧人心——庚
用犁耙翻耕土地/已經來到鄉(xiāng)井——耕
手持木杖在翻餅——更/“更”和“半夜三更
匠人使用的工具/三人行酒令一工
射箭或發(fā)彈丸的弓/談婚論嫁測“弓”字
與私相背為公/蔣琬夢牛——公
努力工作勞動——功/工作加努力才能成功
人居住的地方——宮/“宮室”與“呂至”
對人尊重恭敬/黃頭小人來作亂——龔
野牛角做的酒杯——觥/“觥”和“觥籌交錯”
兩手同捧一物——共/與人“共”處和同舟共濟
田問交錯的水渠——溝/“代溝”和“溝通”
刀柄上纏繞的繩——緱/一條繩上拴倆侯——緱
一種草的名稱——茍/“毋茍得”和“母狗得”
靈敏機警的動物——狗/千里回家的大黑狗
被言語所羞辱——詬/“詬”和“詬如不聞”
喪失父母的孩子——孤兒/瓜子合起為“孤”字
父親的姐妹——姑/給“姑”娘戴頂草帽吧
菌類植物——蘑菇/三人祈夢——菇
抽筋剝皮的重刑——辜/無“辜”的旁觀者
手引竹篾捆緊——箍/打圓“箍”,箍扁桶
十張嘴將往事傳千古/十口年代久——古
流經山間的水道一谷/母雞下蛋“谷”谷蛋
毒蟲在皿中廝殺——蠱/蠱惑人心
肉多長條形大腿——股/為炒股者測“股”字
空骨頭和肉相連——骨/骨頭上沒肉財不多
做買賣的地方——賈/酒席宴上出妙聯——賈
手拿鼓槌在擊鼓/擊“鼓”鳴冤
舊事流傳有原故/故事大王講故事
回過頭來看——顧/“顧”與“惠顧
藤蔓上結的瓜/商場職工品“瓜”字
用刀削高平低——刮/“刮地三尺”和“天高三尺”
大屋內只有一人——寡/“寡”和“鰥寡孤獨”
古代占卜的符號——卦/兩土為圭,添卜成卦
手將物懸吊高處——掛/“掛”和“掛冠”
違背又不協(xié)調——乖/北千相合——乖
騙取錢財拐賣人口/丫鬟被“拐”了
奇異的怪物/圣人有心變“怪”人
用橫木將門關上/實地考察講“關鍵
有目的地仔細看——觀/觀音閣上關“觀”音
屋里有管理之人——官/三兄弟賦詩戲知縣——官
用手戴帽子——冠/冠多發(fā)亂
關閉尸體的棺材/趕考途中見“棺”材
曹文軒撰序力薦:一字一世界.5,F-G 作者簡介
顏煦之,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編審。1942年生于江蘇建湖,1966年畢業(yè)于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在無錫任教師多年。1981年調江蘇人民出版社,曾任《少年文藝》主編及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負責人。一生鐘情兒童文學,自1958年1月在上海《少年文藝》發(fā)表習作至今,已發(fā)表兒童文學作品300余篇,出版兒童小說和故事集十余部,主編《1001個兒童故事》等叢書數十種,創(chuàng)作兒童電視劇多部,創(chuàng)作幼兒卡通片《寶貝疙瘩丁呱呱》52集,創(chuàng)作兒童電影《這個假期特別長》一部,策劃、編輯大型圖書《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實用兒童故事大全》《一字一世界》等數十種。系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并榮獲第三屆全國百佳出版工作者稱號。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推拿
- >
煙與鏡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姑媽的寶刀
- >
自卑與超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