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中華文化傳世典藏:第二輯:國學經典 啟蒙書院(全9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4210708
- 條形碼:9787214210708 ; 978-7-214-21070-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華文化傳世典藏:第二輯:國學經典 啟蒙書院(全9冊) 本書特色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北宋]張載 ★中華古詩文經典誦讀工程正在將文化的種子撒播在孩子的心里,撒播在希望的田野上,春華秋實,它的作用在不久的將來必會凸現。 ——季羨林 ★閱讀從經典開始,是孩子一生的幸事。 ——嚴軍
中華文化傳世典藏:第二輯:國學經典 啟蒙書院(全9冊) 內容簡介
《笠翁對韻》: 《笠翁對韻》是教導孩子掌握聲韻對仗、學習詩歌寫作的啟蒙讀物,作者為明末清初著名文學家李漁。全書分為上下兩卷,分為平聲三十韻,每韻分為若干段,每段文字由對仗工穩的韻文構成。從一字對至十一字對,聲韻協調,朗朗上口。 除了豐富的文字、音韻、修辭等方面的訓練,《笠翁對韻》還包含了大量的社會生活、自然科學等方面的知識以及古代傳說、名人故事等,自問世以來,《笠翁對韻》'一直用于詩歌學習的啟蒙教材,廣受教師和家長的歡迎。在國學復興的今天,《笠翁對韻》使用范圍也更為廣泛,成年人寫作詩歌亦多查考此書,其蘊含的豐富內容越來越受到各方的重視。 《聲律啟蒙》: 《聲律啟蒙》是教授基本聲律知識的古代教科書,它的作者是清代的車萬育。他編撰了這本書來教導兒童學習詩歌創作的基礎知識、掌握聲韻格律。全書分為上、下兩卷,按韻部分類,共有平聲三十韻。文中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的虛實應對,從單字對到雙字對,三字對、五字對、七字對到十一字對,錯落有致,節奏分明,音韻和諧,朗朗上口,使兒童在聲聲誦讀中自然而然地得到語音、詞匯、修辭的訓練。 《唐詩》: 《唐詩》是中國古典文學寶庫中的燦爛瑰寶,在中國詩歌的浩瀚星辰中,它是耀眼的一顆。 唐代是我國古典詩歌發展的全盛時期,這一時期孕育了眾多偉大的詩人:從“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到盛唐“詩仙”李白、“詩圣''杜甫,再到中唐元稹、白居易,晚唐”小李杜“李商隱、杜牧……除他們之外,還有其他許許多多的唐代詩人,像滿天的星斗一樣。 唐詩的題材非常廣泛。有的從側面反映當時社會的階級狀況和階級矛盾,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有的歌頌正義戰爭,抒發愛國思想;有的描繪祖國河山的秀麗多嬌;此外,還有抒寫個人抱負和遭遇的,有表達兒女愛慕之情的,有訴說朋友交情、人生悲歡的等等。 唐詩歷經千載而魅力不減,至今仍然廣為流傳,許多詩篇今天讀來依舊朗朗上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唐詩,領略它的永恒魅力吧! 《宋詞》: 《宋詞》人們常將唐詩宋詞并稱,作為古代詩歌的代表。詞雖然起源很早,但是其發展高峰是在宋代,產生了大批成就突出的詞人,名篇佳作層出不窮,并出現了各種風格、流派。宋詞是中國古代漢族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明珠。在古代漢族文學的閬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絢麗的園圃。她以姹紫嫣紅、千姿百態的神韻,與唐詩爭奇,與元曲斗艷,歷來與唐詩并稱“雙絕”,都代表一代文學之盛。經常閱讀背誦風格多樣的宋詞名篇,有助于感受古典文學的高雅之美,培養對古代文化的興趣,提高藝術鑒賞能力,進而改進自己的語言文字技巧,促進語文、歷史等課程的學習。 我們熱切地期望小讀者們來欣賞這些豐富精彩的文字,一起徜徉其中,品嘗文學盛宴。 《元曲》: 《元曲》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寶庫中的一支奇葩,它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上都體現了獨有的特色,和唐詩、宋詞鼎足并舉,成為我國文學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元曲將傳統詩詞、民歌和方言俗語糅為一體,形成了詼諧、灑脫、率真的藝術風格,對詞體的創新與發展帶來極為重要的一影響。繼唐朝詩、宋詞之后蔚為一文學之盛的元曲有著它獨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繼承了詩詞的清麗婉轉;一方面,政治專權,社會黑暗,使元曲放射出極為奪目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緒,鋒芒直指社會弊端。元曲中描寫愛情的作品也比歷代詩詞來得潑辣、大膽。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藝術魅力。 就讓我們走進元曲,領略它的永恒魅力吧!
中華文化傳世典藏:第二輯:國學經典 啟蒙書院(全9冊) 目錄
中華文化傳世典藏:第二輯:國學經典 啟蒙書院(全9冊) 作者簡介
李漁(1611-1680):原名仙侶,中年改名漁,號笠翁。明末清初文學家、戲劇家、戲劇理論家、美學家。一生著述豐富,著有《笠翁十種曲》《無聲戲》《十二樓》《閑情偶寄》《笠翁一家言》等。 車萬育(1632-1705):字雙亭,一字與三,號鶴田,又號敏州、云崔,湖南邵陽人。幼年家境貧寒,后任兵科給事中,學問淵博,善于書法,所藏明代墨跡多,著有《聲律啟蒙》《懷園集唐詩》等。 孫子,(約前551-約前479):名武,字長卿,齊國人,春秋戰國時期著名軍事家、政治家。他寫的《孫子兵法》被后世譽為“兵學圣典”,位列《武經七書》之首。 程登吉:明末西昌人,字允升,其生平事跡不詳。 鄒圣脈(1691-1762):字宜彥,別號梧岡,康熙三十年生于連城(原長汀)四堡霧閣。他工文學,善書法,為清代聲名頗著的學者之一。對《幼學須知》進行了增補,并改名為《幼學瓊林》。
- >
巴金-再思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與地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