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中國宏觀審慎監管:工具評價與創新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47255
- 條形碼:9787520147255 ; 978-7-5201-4725-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宏觀審慎監管:工具評價與創新 本書特色
本書通過梳理金融監管理念與制度的發展脈絡,闡述了宏觀審慎監管的政策意義與內涵,對宏觀審慎監管工具進行了空間維度和時間維度的分類。在此基礎上,首先從信貸周期調控角度出發,在總體上考察了中國宏觀審慎監管的政策效果,并與走在宏觀審慎監管實踐前列的日本進行比較,揭示了可借鑒的成功經驗;其次,分別檢驗了宏觀審慎監管常用工具,包括動態撥備、資本充足率和LTV比率的有效性;再次,在“雙支柱”調控框架背景下,基于宏觀審慎監管政策與貨幣政策協調性原則,討論了中國人民銀行作為宏觀審慎監管主體的可行性與問題;*后,鑒于中國銀行主導型金融體系的特點,分析了銀行預期作為宏觀預期管理的新型工具納入到宏觀審慎監管工具箱的合理性。本書研究將為我國宏觀審慎監管框架的完善、工具選擇和實施細則等問題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和合理的政策建議。
中國宏觀審慎監管:工具評價與創新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梳理金融監管理念與制度的發展脈絡,闡述了宏觀審慎監管的政策意義與內涵,對宏觀審慎監管工具進行了空間維度和時間維度的分類。在此基礎上,首先從信貸周期調控角度出發,在總體上考察了中國宏觀審慎監管的政策效果,并與走在宏觀審慎監管實踐前列的日本進行比較,揭示了可借鑒的成功經驗;其次,分別檢驗了宏觀審慎監管常用工具,包括動態撥備、資本充足率和LTV比率的有效性;再次,在“雙支柱”調控框架背景下,基于宏觀審慎監管政策與貨幣政策協調性原則,討論了中國人民銀行作為宏觀審慎監管主體的可行性與問題;很后,鑒于中國銀行型金融體系的特點,分析了銀行預期作為宏觀預期管理的新型工具納入到宏觀審慎監管工具箱的合理性。本書研究將為我國宏觀審慎監管框架的完善、工具選擇和實施細則等問題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和合理的政策建議。
中國宏觀審慎監管:工具評價與創新 目錄
中國宏觀審慎監管:工具評價與創新 作者簡介
于 震 吉林大學中國國有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吉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是宏觀金融理論與政策、應用計量經濟學。在《經濟研究》《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先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基金等項目10余項。
- >
山海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自卑與超越
- >
煙與鏡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