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莫扎特(鋼琴四手聯彈曲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429603
- 條形碼:9787544429603 ; 978-7-5444-2960-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莫扎特(鋼琴四手聯彈曲集) 內容簡介
《莫扎特:鋼琴四手聯彈曲集(中外文對照)》為兩架鍵盤樂器寫的作品從17世紀后期就開始盛行,而早的四手聯彈鋼琴曲卻是18世紀下半葉才出現的。這并不令人吃驚,因為如果想兩個人能自如地坐在一起彈奏一個鍵盤。那么它的音域就必須大于四個八度,尤其是通常演奏者之一是女士.而當時的風尚女士的服裝很寬敞。聯系到一封已遺失的利奧波德·莫扎特寫于1765年7月9日的信,喬格·馮·尼森將這種體裁的發明歸功于沃爾夫岡·阿馬德烏斯·莫扎特:“年輕的沃爾夫岡在倫敦寫了他的首四手聯彈曲。在那以前,從未有人寫過四手聯彈奏鳴曲。”對這首曲子的確認一直有爭議,不過小莫扎特1765年在倫敦逗留斯間以及在回薩爾茨堡的路上,他確實與姐姐那諾爾在一架和兩架鍵盤樂器上合作公開演出過。查爾斯·伯爾尼的《德國,尼德蘭聯邦的音樂現狀》(倫敦,1773年)中有一段有關沃爾夫岡與那諾爾于薩爾茨堡在“同一架撥弦鍵琴上表演重奏的”簡短的記述;約翰·尼波穆克·德拉·克羅斯作于1780-1781年那幅有名的畫中表現的是莫扎特與其姐姐坐在同一架鍵盤樂器前,這表明四手聯彈曲目在這個家庭中的重要地位。
莫扎特(鋼琴四手聯彈曲集) 目錄
前言
演奏評注
Vorwort
Hinweise zur Interpretation
Preface
Notes on interpretation
Preface
Notes sur l’interpr&ation
Quellenkurzel Sigla of the sources Sigles des sources
Facsimilia
Kritische Anmerkungen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隨園食單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推拿
- >
姑媽的寶刀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