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2019年ICT深度觀察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5510228
- 條形碼:9787115510228 ; 978-7-115-51022-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019年ICT深度觀察 本書特色
本書主要內容為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2019年在ICT產業、兩化融合與產業互聯網、無線移動、信息網絡、先進計算、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數字經濟與法律監管、網絡安全與國際治理八大軟科學研究領域的深度觀察、研究報告,具有較強的時效性、權威性和實用性。
2019年ICT深度觀察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為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2019年在ICT產業、兩化融合與產業互聯網、無線移動、信息網絡、優選計算、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數字經濟與法律監管、網絡安全與靠前治理八大軟科學研究領域的深度觀察、研究報告,具有較強的時效性、很好不錯性和實用性。
2019年ICT深度觀察 目錄
一、2018年信息通信(ICT)產業發展綜述 3
(一)2018年全球ICT產業發展趨勢 3
1.ICT產業是數字經濟先導產業,帶動傳統行業技術變革 3
2.全球電信業持續低速徘徊,企業負增長陣營擴大 4
3.4G成為全球*主流的移動制式,5G拉開商用序幕 5
4.全球互聯網用戶普及率超過50%,增長趨緩 5
5.全球互聯網企業實力持續壯大,云服務勢頭強勁 6
6.全球電子信息制造業持續增長,元器件價格上升有所放緩 6
7.電子信息制造核心技術創新活躍,眾多領域實現突破 7
(二)2018年我國ICT產業發展成效 8
1.ICT產業規模增長略有放緩,對GDP貢獻仍持續提升 8
2.中國成為ICT專利申請大國,但發明專利授權量不及美、日 9
3.4G進入成熟期,電信業收入增長進入周期性下降通道 10
4.移動連接數規模快速增長,電信業務量收差持續加大 10
5.我國互聯網企業營收保持高速增長,對經濟的影響增強 12
6.我國互聯網企業總市值緩慢下降,初創企業持續壯大 12
7.互聯網領軍企業全力拓展新領域,BAT以資本紐帶全力擴展護城河 13
8.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平穩增長,對工業增長拉動作用日益增強 14
9.產業出現集聚發展態勢,核心基礎技術加快突破 15
二、2018年信息通信(ICT)產業熱點分析 16
(一)提速降費切實落實,支撐經濟轉型發展 16
1.“提速降費”助力轉型升級,支撐經濟新動能發展 16
2.網絡供給能力持續增強,下載速率進入全球前列 16
3.電信業務資費持續降低,支撐帶動效應日益凸顯 16
4.電信普遍服務持續深化,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 18
(二)ICT產業全球各國分工協作,我國關鍵技術仍有待突破 18
1.中美貿易摩擦跌宕起伏,影響全球ICT產業發展 18
2.各國ICT產業貿易分工協作,我國整機制造一枝獨秀 19
3.整機制造優勢領域增長乏力,增長動力轉換迫切 19
4.我國上游關鍵技術不斷取得突破,但差距仍然較大 20
(三)互聯網進入新一輪發展周期,企業探索突破方向 22
1.新技術形成發展合力,助推新一輪發展周期來臨 22
2.互聯網新模式新業態頻現,沖擊原有業務格局 22
3.跨界融合創造新藍海空間,融合應用不斷深化 23
4.國內企業海外布局迎來熱潮,全球化戰略布局獲取新流量 24
三、2019年信息通信(ICT)產業趨勢展望 25
(一)ICT產業規模仍將保持兩位數增長,服務業占比繼續提升 25
(二)電信業“提速降費”重心轉換,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5
(三)物聯網應用創新百花齊放,連接數將逼近移動電話用戶 26
(四)互聯網政企市場快速崛起,全球公有云市場將逼近2000億美元 27
(五)5G推動ICT制造產業升級發展,新產業環節、新應用興起 27
(六)ICT技術創新以數字化服務需求為核心,加速推動產業生態變革 28
(七)ICT產業持續賦能傳統行業,將拓展出新的產業邊界 29
兩化融合與產業互聯網篇 31
一、2018年兩化融合與產業互聯網領域發展綜述 33
(一)產業互聯網系統架構 33
1.產業互聯網的概念 33
2.產業互聯網系統架構:使能技術+核心應用 33
(二)兩化融合與產業互聯網細分領域發展情況綜述 33
1.新型網絡技術逐步成熟,構建產業互聯網連接基礎 33
2.產業互聯網平臺構建技術成熟,支持應用快速開發部署 34
3.安全技術與信息技術走向融合,解決方案不斷涌現 35
4.工業互聯網:政策落地推進,加快應用探索 36
5.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相對聚焦,垂直領域各具特色 37
6.智慧能源:推動能源全周期智能升級 37
7.智慧醫療:覆蓋三類主體,應用不斷深化 38
8.智慧交通:發展進入新階段,支撐體系不斷完善 39
9.數字孿生城市:概念和技術逐步成熟,國內外開展應用探索 40
二、2018年兩化融合與產業互聯網領域熱點分析 41
(一)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持續深化,進入務實落地新階段 41
1.全球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的“三足鼎立”格局日漸清晰 41
2.行業巨頭布局更加積極,初創企業表現更加活躍 41
3.技術提升與應用普及協同發力,全面推動平臺做深做實 42
4.國內平臺發展迅猛,但仍需進一步打磨硬實力 43
(二)工業軟件持續迭代創新,產業生態日益活躍 44
1.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新型軟件架構正在推動工業軟件變革 44
2.數據科學與模型化技術賦能新型工業軟件 45
3.新興軟件架構推動工業軟件向更快、更通用、更敏捷發展 45
4.新型商業模式與銷售通道正在逐步成形 46
(三)數字孿生城市推動智慧城市建設進入新階段 47
1.構建數字孿生城市是發展新型智慧城市的技術支撐基礎 47
2.多領域融合性技術支撐數字孿生城市快速發展 48
3.國外兩類路徑加快推動數字孿生城市應用落地 48
4.國內借鑒國外經驗,分類施策開展數字孿生城市建設 49
三、2019年兩化融合與產業互聯網領域趨勢展望 50
(一)兩化融合邁上發展新臺階,產業互聯網成熟商業化仍需時日 50
(二)人工智能技術將極大地提升傳統產業解決問題的邊界與能力 51
(三)開源技術迅速成熟,在產業互聯網領域得到迅速運用 51
(四)商業模式走向互利共贏與平臺運營 52
(五)工業數據空間治理體系初步形成并不斷完善 53
(六)產業互聯網助力邁向智慧社會 54
無線移動篇 57
一、2018年無線移動領域發展綜述 59
(一)用戶 59
1.全球各地區移動用戶發展不平衡,2G用戶快速下滑 59
2.我國移動用戶數進一步提升,4G用戶占比已超過七成 59
(二)網絡 61
1.全球4G網絡持續增長,同時加快5G發展 61
2.我國4G網絡深度覆蓋效果顯著,繼續保持全球*大4G網絡地位 61
(三)流量 62
1.國內移動數據流量增速再創新高 62
2.語音業務持續下降,短信業務開始回升 62
(四)終端 63
1.全球手機出貨量穩定 63
2.國內手機出貨量出現負增長,4G手機占比穩步提升 63
3.國內全網通4G手機出貨量占比持續提升 64
4.窄帶物聯網終端增長態勢顯著 64
5.車載終端向4G演進效應明顯 65
二、2018年無線移動領域熱點分析 67
(一)5G發展進入商用部署的關鍵階段 67
1.3GPP完成5G國際標準第 一版本的研制 67
2.5G標準版本的關鍵特征 67
3.全球5G頻率規劃和許可工作進展迅速 68
4.全球主要國家紛紛明確5G商用計劃 69
5.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測試工作有序推進 70
6.支持非獨立組網的測試工作已經完成 70
7.工業和信息化部成功組織“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 70
8.我國快速穩步推進5G商用進程 71
9.5G推動基礎器件市場迅猛發展 71
10.5G對基礎器件的要求全新升級 72
(二)車聯網規模化部署條件逐步成熟 73
1.頂層設計規劃發布,奠定了車聯網產業的發展基礎 73
2.核心關鍵技術標準制定完成,加強跨行業協同 74
3.LTE-V2X芯片、終端研發取得重要突破 74
4.LTE-V2X測試驗證取得階段性成果 75
5.應用示范,促進產業化成熟和應用推廣 76
(三)衛星互聯網成為國際競爭焦點 76
1.全球高軌寬帶衛星已實現跨越式發展,低軌星座系統建設成為競爭焦點 76
2.各國政府積極支持衛星互聯網發展,以建設低軌星座為重點,將服務能力向全球拓展 77
3.我國已實現寬帶衛星的重要突破,衛星互聯網建設正處于關鍵籌備期,業務應用場景較為明確 78
4.頻率軌位、衛星制造、無線組網及業務應用四大關鍵技術是現階段我國衛星互聯網建設的關鍵問題 78
三、2019年無線移動領域發展展望 80
(一)用戶:隨著4G的普及,全球移動用戶持續增長,2G和3G用戶加快向4G用戶轉移 80
(二)流量:4G普及將持續釋放移動用戶流量需求,未來
兩三年我國的移動數據流量仍將保持高速增長 81
(三)WRC-19即將召開,5G等無線系統有望獲得全球頻段 82
1.1.12議題:智能交通系統(ITS) 82
2.1.13議題:移動通信系統(IMT) 82
3.1.14議題:高空平臺(HAPS) 83
信息網絡篇 85
一、2018年信息網絡領域發展綜述 88
(一)骨干網絡第三張網建設突飛猛進,骨干網設備已全部支持IPv6 88
(二)100Gbit/s繼續引領骨干傳送網建設,三種5G典型承載方案協同并行發展 90
(三)光纖寬帶部署規模和普及水平均穩步提升,速率提升尤為明顯 91
(四)發展中國家國際通信網絡發展提速,我國國際傳輸網絡布局在全球范圍內加速延伸 92
(五)云計算企業馬太效應加劇,全球根鏡像破千個 93
(六)我國骨干網平均時延已優于國際主要運營商平均水平,下載速率大幅提升,但國際訪問性能仍有待提升 95
二、2018年信息網絡領域熱點分析 98
(一)云網一體化服務趨勢顯現,重塑云網產業生態 98
(二)我國IPv6規模部署進入加速階段 100
1.國際IPv6應用持續升級演進 100
2.我國IPv6網絡基礎設施改造初見成效 101
3.我國加快推進IPv6應用基礎設施改造 103
4.我國互聯網應用的IPv6改造進展已經起步 103
(三)邊緣計算發展迅速,將成為驅動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能力 103
1.行業的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為邊緣計算的發展壯大提供直接的驅動力 103
2.邊緣計算的認識和實現技術思路逐步形成共識,但形成了不同的發展路徑和產品形態 104
3.IT、CT、OT企業依托自身優勢,布局邊緣計算,掌握發展的主動權 105
4.邊緣計算應用處于探索階段,重點在視頻處理、車聯網和工業互聯網等方向開展 106
5.邊緣計算正在從機遇期邁向成熟期,仍需面對多項挑戰 107
三、2019年信息網絡領域發展展望 108
(一)骨干網智能化持續演進,網間互聯格局或迎新變 108
(二)傳輸網200/400Gbit/s應用增速,組網管控演進穩步推進 109
(三)接入網10Gbit/s PON規模部署,下一代PON標準啟動 111
(四)國際互聯網出入口帶寬有望實現200%增長,新建國際路由進一步縮短我國與世界的距離 112
(五)“邊云協同”逐步形成,新技術引領應用基礎設施創新與融合發展 112
先進計算篇 115
一、2018年先進計算領域發展綜述 118
(一)計算從工藝到部件、從系統到體系的創新空前活躍 118
(二)通信、傳感和顯示正在為未來產業的重大升級做準備 119
(三)供需關系逆轉:應用而非硬件,定義計算平臺 119
(四)產業重心轉移:從封閉軟硬件到開源軟件 121
(五)開啟ICT新浪潮的顛覆性技術轉換:從硬件平臺到算法模型 122
(六)挑戰:需求與技術能力之間的鴻溝 123
(七)四大技術產業的未來趨勢 125
1.計算硬件:計算硬件的處理、存儲和I/O協同創新 125
2.計算軟件:基礎軟件架構的縱向融合與橫向擴展 126
3.通信:全方位提升通信射頻、處理和傳輸能力 127
4.傳感:基礎技術、系統技術、算法融合全方位創新 128
5.顯示:材料、工藝和光學系統創新 129
二、2018年先進計算領域熱點分析 131
(一)新需求的升級路徑:AI計算 131
1.AI計算的升級:技術體系全面演進 131
2.AI芯片升級路徑:并行計算架構、內存架構、互聯接口創新 131
3.AI軟件升級路徑:以學習框架為核心整合貫通 132
(二)新方向的未來之路:類腦計算 134
1.類腦計算是人工智能發展的*可能路徑 134
2.類腦計算的發展歷程和技術體系 135
3.腦機接口先行起步,成為*先產業化的領域 136
(三)新生態的戰略高地:開源軟件 137
1.開源技術的發展:由軟到硬、由端到云,逐步壯大 137
2.開源軟件成為新領域技術創新和擴散的主導方式 138
3.RISC-V指令架構開始在新興領域嶄露頭角 138
4.網絡開源化進程加速,但爭議不少,處于探索期 139
三、2019年先進計算領域發展展望 141
(一)計算:專用加速架構將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141
(二)通信:5G開啟通信和計算融合的起點 142
(三)傳感:需求導向的新型傳感器產品創新快速推進 143
(四)顯示:畫質性能持續突破,光場/全息顯示之路任重道遠 143
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篇 145
一、2018年大數據與人工智能領域發展綜述 148
(一)云計算 148
1.云計算發展穩中向好,全球公有云格局基本確定 148
2.行業云百花齊放,多云成企業上云必然階段 149
(二)大數據 150
(三)人工智能 152
(四)區塊鏈 154
二、2018年大數據與人工智能領域熱點分析 156
(一)云計算:技術體系加強,行業應用深入 156
(二)大數據:數據價值受重視,資產管理成為熱點 157
(三)人工智能:技術產業快速發展,智能終端驅動終端市場 161
(四)區塊鏈:產業“脫虛向實”,供應鏈金融領先落地 163
三、2019年大數據與人工智能領域發展展望 165
(一)“云邊協同”助力產業互聯網,“云網融合”引領新浪潮 165
(二)大數據技術不斷創新,呈現諸多融合趨勢 165
(三)國外大數據市場發生激烈變化,帶動技術及市場發展 166
(四)“人工智能 ”前景美好但道路曲折 166
(五)人工智能技術及應用領域不斷深入拓展,“強人工智能”尚需時日 167
(六)區塊鏈底層不斷迭代更新,提升技術成熟度 168
數字經濟與法律監管篇 169
一、2018年數字經濟與法律監管領域發展綜述 172
(一)全球總體態勢 172
1.全球數字化進程加快 172
2.主要國家數字經濟快速增長 173
3.各國積極部署數字經濟發展 174
4.數字經濟相關法律體系初步成形 175
5.數字經濟監管體系持續演進 176
(二)我國總體態勢 177
1.數字經濟成為高質量發展主戰場 177
2.我國對發展數字經濟作出戰略部署 178
3.我國相關法律法規陸續出臺 180
4.數字經濟營商環境明顯改善 181
二、2018年數字經濟與法律監管領域熱點分析 182
(一)工業數字化轉型縱深推進 182
1.深入推動工業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 182
2.數字化轉型推動工業發展深刻變革 182
3.不同行業進行各具特色的差異化路徑探索 183
4.多主體協同推動工業數字化轉型加速發展 183
(二)互聯網平臺治理迫在眉睫 184
1.新興互聯網平臺壯大成熟 184
2.平臺問題集中爆發 184
3.為平臺算法賦予價值觀成社會共識 185
4.反壟斷應注重數字經濟競爭特性 185
5.強化平臺法律與社會責任意識 185
(三)數據規則亟待建立 186
1.數據活動日益活躍問題凸顯 186
2.開放政府數據曲折前進 187
3.個人信息保護持續升溫 188
4.數據安全管理制度亟待完善 189
(四)“知識產權”成國際貿易競爭焦點 190
1.“知識產權”逐漸成為國際貿易競爭的焦點 190
2.中國積極參與全球貿易治理體系建設 190
3.數字經濟時代知識產權問題的動向及啟示 191
三、2019年數字經濟與法律監管領域發展展望 192
(一)數字經濟引領經濟社會全方位轉型升級 192
(二)數字經濟領域重點立法進程加快 192
(三)監管更加注重規范健康發展 193
網絡安全與國際治理篇 195
一、2018年網絡安全與國際治理總體形勢分析 198
(一)網絡空間安全威脅持續加重 198
1.芯片漏洞引發全球關切,關鍵基礎設施頻遭網絡攻擊 198
2.全球大規模數據泄露事件頻發,危害更加嚴重 198
3.臉書事件引起廣泛關注,數據流動安全威脅不斷升級 199
4.人工智能安全問題凸顯,各國積極采取應對措施 199
5.網絡空間對抗性因素增強,美、歐尋求跨境調取數據 200
(二)我國網絡安全和國際治理取得新進展 201
1.5G安全標準制定處于關鍵階段,試驗規范年底完成 201
2.工業互聯網安全建設扎實推進,安全生態雛形初現 201
3.車聯網/物聯網安全轉入部署實施,安全防范能力提升 202
4.我國安全產業保持快速發展,與國際間的差距仍待縮小 202
5.中國積極參與網絡空間全球治理,做出重要貢獻 204
二、2018年網絡安全與國際治理重大熱點問題剖析 205
(一)GDPR實施引領全球數據保護規則升級,我國數據保護
法律體系亟待完善 205
1.歐盟GDPR擁有兩大利器,已產生全球連鎖影響 205
2.歐盟GDPR維護數據主體各項權益,力圖支持數字經濟發展 205
3.歐盟欲引領全球數據保護規則,我國對策應兼顧發展與安全 206
(二)假新聞問題爆發引發網絡治理變局,我國需改進治理、做好預防 206
1.假新聞問題爆發,影響進一步深化 206
2.多管齊下治理,企業承擔更大壓力和更多責任 207
3.合作是解決問題的重要方向,能力差距或致分裂風險 209
4.需防患于未然,匯聚多方力量實現共治 209
(三)“區塊鏈+網絡安全”雙向布局,安全服務和應用前景可期 210
1.政產學研各界不斷發力,聚焦區塊鏈安全發展 210
2.多方加緊探索,“區塊鏈+網絡安全”開始落地 211
3.區塊鏈安全隱患不容忽視,服務需要加強監管規范 212
三、2019年網絡安全與國際治理發展趨勢判斷 213
(一)網絡空間不穩定因素仍將增加,各方繼續推動互信共治 213
(二)全球數據安全立法與監管實踐將進入活躍期 213
(三)大型互聯網平臺企業將更加主動,承擔更多責任 214
(四)區塊鏈的安全監管與安全服務將同步推進 214
(五)智能攻防重構網絡空間安全保障范式 215
2019年ICT深度觀察 作者簡介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信通院”)始建于1957年,是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科研事業單位。多年來,中國信通院始終秉持“國家高端專業智庫 產業創新發展平臺”的發展定位和“厚德實學 興業致遠”的核心文化價值理念,在行業發展的重大戰略、規劃、政策、標準和測試認證等方面發揮了有力支撐作用,為我國通信業跨越式發展和信息技術產業創新壯大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近年來,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圍繞國家“網絡強國”和“制造強國”新戰略,中國信通院著力加強研究創新,在強化電信業和互聯網研究優勢的同時,不斷擴展研究領域、提升研究深度,在4G/5G、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移動互聯網、物聯網、車聯網、未來網絡、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未來網絡、虛擬現實/增強現實(VR/AR)、智能硬件、網絡與信息安全、工業經濟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與前瞻布局,在國家信息通信及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領域的戰略和政策研究、技術創新、產業發展、安全保障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有力支撐了互聯網 、中國制造2025、寬帶中國等重大戰略與政策出臺和各領域重要任務的實施。
- >
朝聞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