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傅恒大學士與竇爾敦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6152733
- 條形碼:9787206152733 ; 978-7-206-15273-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傅恒大學士與竇爾敦 本書特色
《傅恒大學士與竇爾敦/滿族口頭遺產傳統說部叢書》講述乾隆年間,少林奇俠竇爾敦在殺貪官的斗爭中被誘擒。大學士傅恒晉勸乾隆皇帝,“化敵為友,天下歸心”,將竇爾敦發配黑水愛輝。竇爾敦在愛輝教民眾武術,抗擊沙俄入侵,戰死疆場,以身殉國。《傅恒大學士與竇爾敦/滿族口頭遺產傳統說部叢書》是講了一位傳奇英雄人物,他的一生是輝煌的,奮勇殺敵,卻落入敵人手中,不得不被折磨,但是精神仍在,不屈不饒,*終為國獻身,也算死得其所了。這種大無畏的精神是值得后人學習和傳頌的,只有這樣的人物才能深入人心,書中對竇爾敦這個人物的描寫惟妙惟肖,印象深刻。
傅恒大學士與竇爾敦 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乾隆年間, 河北省獻縣的少林奇俠竇爾敦舉義旗、殺貪官、抗漁稅, 深得百姓同情。義軍迅速壯大, 但后來竇爾敦被誘捕, 經大學士傅恒巧言晉勸乾隆皇帝, “化敵為友, 天下歸心”, 將竇爾敦發配黑水璦琿。竇爾敦在璦琿教民眾武術, 抗擊沙俄入侵, 后來戰死疆場, 以身殉國。
傅恒大學士與竇爾敦 目錄
雅魯順(引文)
一、富察格格進京
二、白洋淀怒火
三、血染白洋淀
四、虎穴搶頭顱
五、火燒高斌府
六、少林結善緣
七、擂臺逞英豪
八、木蘭盜御馬
九、囚車抵璦琿
十、初建竇家屯
十一、北疆巡哨官
十二、火燒偏臉城
十三、踏平洛古堡
后記
竇勝祥與編者信函
傅恒大學士與竇爾敦 節選
三、血染白洋淀 二冬和義軍很快知道清軍來瘋狂剿殺報復,為避其鋒芒,決定向南撤退。來到固安,又退至雄縣的茂密森林中,總舵主陳吉海為安穩軍心,又以“金豆”問卜探查吉兇,他將小銅罐搖了搖,往桌布上一灑,端詳了半天說:“眾位兄弟,莫要驚慌,此卦相揭示只要我們向南進發,進入白洋淀地區,我們便可無恙!那里滿目汪洋一片,柳林葦塘茂密,*適合隱蔽和伏擊,我們就在那里撒下大網,讓清軍有來無回,束手就擒。” 此時,清軍在六保和巴祥的率領下,一路窮追猛打,義軍頓時大亂,這些義軍都是平日的平民百姓,只因生活無著落才投入義軍旗下,基本上沒有太高的軍事素質,聽到朝廷派軍馬來剿,殺聲震天,便有些慌亂。義軍在陳吉海總舵主、竇二冬、商家兄弟的帶領下,勇敢拼殺,抵擋清軍,邊打邊撤,一路上也是傷亡慘重。二冬很快根據戰情發現義軍在清軍馬隊的沖擊下很難正面抵擋,便和陳吉海總舵主商議,分別率兵向左右兩個方向分散突圍,然后,向白洋淀方向撤退會合。因為義軍大都是擅長水性,到了白洋淀才能發揮義軍的優勢。 話說竇二冬率領著義軍在向東撤退的時候,正好與巴祥率領的清軍遭遇,二冬挺身而出,迎面擋住巴祥將軍,見巴祥策馬沖了過來,二冬便從腰中的百寶囊中抓起一把小石子,如飛雨一般向清軍拋去。巴祥也是武功高超之人,見有暗器飛來,迅即用刀撥開飛石,可是他的坐騎卻被石子擊中。二冬的飛石暗器功夫非常了得,有千鈞之力,竟然貫通而入,戰馬頓時痛得暴跳亂縱,一下子把巴祥將軍拋出很遠,任憑巴祥如何喊叫,不顧一切地玩命揚鬃逃竄而去。更可憐的是那些馬甲兵丁,不少人都被二冬的飛石擊中,那真是飛石擊頭,腦漿進裂;飛石擊胸,穿膛而過;飛石擊腿,骨碎斷裂。片刻之間,兵丁們一片片癱倒在地,許多人當即斃命。 竇二冬正在抖擻精神,一把把拋出石子擊打敵軍,忽見得敵軍陣營大亂,只見兩員猛將沖入敵陣,手舞兵器,左突右殺,往來穿梭。敵軍一邊哭喊著“快跑啊!母夜叉下凡啦”一邊東逃西散。二冬定睛一看,原來是聞名遐邇的女中豪杰,綽號“一丈青”的龐大姑和被二冬救出的大老黑,這夫妻倆從側面殺人敵陣。龐大姑手使足有二十多斤重狼牙棒,上面還鑲有上百根狼牙般的利刺,砸在人或馬身上就會撕扯下一大片血肉,像是被虎狼撕咬過一般,要是被砸上兩三下,簡直跟受了凌遲酷刑一樣,血肉橫飛。大老黑也是一位不好惹的蠻人,手使一把大砍刀,人長得又很兇惡,半邊臉長滿黑痣,像個陰陽臉,和他照個面就會嚇得直哆嗦,大老黑渾身有股蠻勁,雙手扯著牛尾巴,能把牛拽得直往后退,他掄著大砍刀就像剁餃餡似的,在清軍中一頓亂砍濫殺,霎時間,許多兵士不是沒有了胳膊就是肩膀,更慘的是連腦袋都搬了家,見了閻王。 竇二冬有這兩員猛將助陣,真是如虎添翼,數千清兵頃刻間傷亡過半,剩下的便四散而逃。陳吉海總舵主和二冬很快又重新聚合,他們根據形勢判斷,知道清軍這次絕不會輕易善罷甘休,一定會重新調集人馬,卷土重來。于是,他們重新整頓好義軍隊伍,進入了白洋淀。先是把傷員、老幼和婦女藏在白洋淀深處的葦塘茂密的地方,而將義軍的主力由商家兄弟和龐大姑夫婦率領,埋伏在進入白洋淀必經的路上,準備伏擊清軍。大和尚陳吉海總舵主下令說:“我們是義軍,不是匪盜,這些清兵也是百姓家的子弟,所以,只要我們殺掉清軍的首領,其余的盡量活捉,爭取讓他們站到我們義軍這邊來。” 正如陳吉海、竇二冬所預料的,那六寶和巴祥兩人率領清軍在白洋淀一戰吃了大虧,三千多人馬在逃回固安的路上,一清點人數,不到一千人,許多人還受了重傷,一路上不停地哀嚎呻吟著。六寶、巴祥也騎著受傷的馬,狼狽地回到駐地。這次也讓他們知道了義軍是不好惹的。他們回到營地,見到坐鎮在大軍帳中的統帥都爾喜郎,將被義軍擊敗的情況如實稟報。都爾喜郎聞聽不由得大怒,他本以為在中軍大帳中會靜待捷報,而且,在戰前他也曾向皇帝和兵部等夸下海口,準備一戰擊潰義軍,為朝廷解除后顧之憂。沒想到剛剛與義軍交手,便被打得潰不成軍,這將如何向朝廷交代,有何面目向兵部復命!想到這兒,便拍案而起,大聲斥罵道:“六寶、巴祥你們都是四品以上堂堂的朝廷武將,論戰功無論是在云南、四川剿滅叛匪賊寇中屢立戰功,此番卻如何敗在一群烏合之眾之手,簡直豈有此理!”六寶、巴祥趕緊跪地磕頭請罪,只求都統大人殺掉自己,以死謝罪。都爾喜郎發完心中怒火,心想也不能只怪這兩名先鋒官,他們倆跟隨自己轉戰南北,功勛卓著,這次剿滅白洋淀失利也怪自己有些輕敵了。想到這兒,他平復了心情,命六寶和巴祥起身,共同商議下一步該如何剿滅叛匪。 六寶、巴祥謝過主帥不殺之恩,叩頭站起,佇立在桌案兩旁。見都爾喜郎問起下一步的剿匪之策,六寶上前一步稟奏道:“大人,末將此番與義軍交手,發現這股叛匪并不僅僅是一群烏合之眾,他們有旗號,有主帥,紀律嚴明,其中還有許多武功高超的人,我們不能小瞧啊。”巴祥也稟奏說:“這些叛民約有兩三千之眾,他們提出的口號很蠱惑人心,各方響應的甚多,勢力甚大,僅靠我們順天府的兵力,恐怕難以清剿,大人應速速與天津總督、河問府衙門共同商議,合力共剿叛匪,方能平息此亂。”都爾喜郎想了想覺得有道理,便讓軍中師爺額勒泰取來紙筆,向天津總督高斌大人稟報軍情,并且詳細陳述目前的危機局勢,請求發兵助剿平叛。否則,匪患日益嚴重,其害無窮,一定會傷及京畿一帶的安危,如此我們各方都很難向皇上交差。都爾喜郎當即命人用八百里加急送往天津總督府衙門。 高斌收到都爾喜郎的急報,也是急得滿頭大汗,方知直隸等地的民怨沸騰,這樣鬧下去不但會影響自己的烏紗帽也會直接威脅到京畿一帶的安危,絕不可小覷。于是當下命令召集總督府各位統領、協領、佐領共議軍情。眾將聽到軍情通報,也都大驚失色,眾人皆知都爾喜郎和他手下的六寶、巴祥將軍均非等閑之輩,戰功顯赫,屢受皇家褒獎,此次連他們都敗在義軍手下,可見這股叛民非同小可,必定有高人相助。直隸總督高斌也是久經沙場的老將,他不僅精通水利漕運也曾多次率兵剿匪,經驗豐富。他反復思量,要想平定這股叛匪,必定要找到智勇雙全的高人,方可奏效。他馬上想到了一個人,當朝大學士傅恒大人,他是皇上*寵信的忠臣,自己與他交情很深,請他出面幫忙,這才是萬全之策。想到這兒,吩咐眾人退下,命人備好車轎,當即直奔京師,去見傅恒大學士。 ……
傅恒大學士與竇爾敦 作者簡介
富育光,滿族,1933年5月生,黑龍江省璦琿縣人,1958年畢業于東北人民大學(現吉林大學)中文系,畢業后被分配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吉林省分院文學研究所,投身于民間口碑文學挖掘、搜集與研究工作。1984年9月,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其搜集整理的滿族傳說故事選《七彩神火》。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我國很早的一部滿族傳說故事選,受到靠前外好評。1986年2月,由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出版了其與他人合作整理的《康熙的傳說》。1989年2月,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了其與他人合作整理的滿族傳說《風流罕王秘傳》。 富育光曾任吉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副理事長,現為吉林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薩滿文學研究中心顧問、長春師范大學薩滿文化研究所名譽所長、吉林省民俗學會名譽理事長;1993年起享受國務院頒發社會科學有突出貢獻政府特殊津貼;曾承擔和主持國家“八五”“九五”薩滿教研究課題,參與國家“十五”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滿族史詩(烏布西奔媽媽)研究》;獨立或合作出版、發表薩滿文化研究專著及論文集六部、民族文化研究編著二十余部、論文七十余篇。
- >
推拿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山海經
- >
自卑與超越
- >
巴金-再思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